周洄三十六歲的生日要大辦。
先帝和晏子歸都迷信,身弱的人不可大肆辦壽,周洄無論是做太子還是做陛下,生日都是普普通通過,當(dāng)太子時,先帝會以太子的名義去寺里布施,當(dāng)皇帝時大方了些,給朝臣們發(fā)壽金。
其余什么排場儀式都是沒有的。
也不讓底下人送萬壽禮。
周洄的生日都是如此,晏子歸自然也不想大辦生日,周洄不同意,但是他拗不過晏子歸,不過總算是保留了皇后千秋升殿,受命婦朝拜賀壽這一禮節(jié)。
“我不缺生日百官這一拜,湊齊這么多命婦給你磕頭,除了過年,也就是你生日了。”周洄解釋。
“那平常皇后也沒有上朝受百官的禮。”晏子歸受不受命婦的禮并不在意。
“那是另外一回事,命婦給你拜壽是皇后的權(quán)利,不能輕省?!?/p>
周洄生日就請親近的幾家進宮赴宴,晏子歸生日就請晏家,林媛一家子進來吃個飯,簡簡單單的也溫馨。
周洄這幾年的身體就那樣,日常生活沒有問題,但是換季稍微不慎就要病上一場,得躺上小半個月才能徹底好全,朝事上基本不掛心,由著皇后指導(dǎo)太子去辦。
三十六歲那年的開春,周洄的病的有點重,藥石無效下,晏子歸又開始求神拜佛走偏門,算卦的相師沒說其他,倒是提了一嘴陛下過三十六的時候可以大辦一場,用喜氣沖一下。
周洄病好后,晏子歸就想到這點,早早就吩咐下去,今年萬壽要大辦,循之前的萬壽禮,只能多不能少,好好熱鬧一番。
四月里,太子妃誕下第二女,范珞珠倚在床頭,補湯也讓她喝出一口苦味來,室內(nèi)熏得暖暖的,小嬰兒躺在悠車里,溫順乖覺。
太子進來看她,他近日因為父皇萬壽的事忙的很,只是再忙也會過來陪陪范珞珠,又生了一個女兒,太子覺得挺好,只是他怕范珞珠多想。
“我想同母后商議,就這兩日替殿下?lián)襁x秀女,充盈東宮,若是有運道的,能以腹中好消息來賀父皇萬壽,就再好不過。”范珞珠放下湯碗同太子說。
太子按住她的手,“我最近忙的很,哪里還顧得上這些,你也別胡思亂想,父皇母后都很喜歡豚兒。”
范珞珠心底嘆氣,她嫁給太子,圓房后各處就盯著東宮的子嗣,尤其父皇這個身子充滿著不確定性,大家都希望早點有孫子,能看到三代同堂也是喜事。
所以生了大女兒出月子不過月載,她就又懷上,現(xiàn)在生出來,又要過上被人盼著生兒子的日子,身心疲憊。
她當(dāng)然不能就這么接著生下去,就為了一個兒子,到時候她身體都垮了,還說什么其他。
所以范珞珠沒有多做考慮,就定下要給太子納正經(jīng)妾室,有她們生孩子,讓自已從窒息的期盼里松口氣。
“我知道殿下心里愛重我,我也知道殿下不會為了旁人來輕視忽略我,這個妾室說是給殿下納的,其實是替我納的?!狈剁笾榭嘈?,“我實在不愿意讓父皇母后失望,但是我,總歸是少了點運氣。”
“生兒女這種事誰說的準(zhǔn),再說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你真要說,那就我少了點運氣。”太子安慰她,“不礙事的,你別多想了,好好把身子調(diào)理好,咱們再生就是。”
范珞珠因為這句話險些落下淚來,你說的好輕巧啊,生個孩子是那么簡單的事嗎?
等出了月子,范珞珠去給晏子歸請安,晏子歸看她樣子就心疼的不得了,“這次得好好歇歇,不急著生了?!?/p>
“你們父皇倒也沒有那么急,孫子可以慢慢等。”
范珞珠說了想給東宮納妾,晏子歸不語,范珞珠為難的看一眼四周,紫蘇知機帶著宮人們都下去,范珞珠看著晏子歸,珍珠大的淚滴就滾下來,“母后救我,我現(xiàn)在實在不想生了,現(xiàn)在看到太子近身,我都心慌氣短。”
“再這么下去,我怕真的要命不久矣?!?/p>
“胡說什么,小孩子也不知道避讖?!标套託w埋怨,“不急著生,慢慢養(yǎng)好身體,兩三年后再生就沒事了?!?/p>
“東宮沒有其他人侍奉,殿下也早不去那幾個寶林那,只我一個人侍奉殿下,哪能讓我慢慢養(yǎng),四面八方都盯著我的肚子,要再是個女兒怎么辦?我要生到第幾個才是頭。”
“我不妒忌,我真的不妒忌,這是救我命來了。”所以范珞珠想的好好的,擇選家世人品樣貌都好的貴女,進宮給殿下生孩子,這樣殿下也不會嫌棄卑劣,若真要抱到她膝下養(yǎng),好母親也能帶來好孩子。
“你和太子商議好了就行,這是你們東宮的事。”晏子歸嘆息后只能說,“不必選家世太好的,這是給未來太子埋隱患,選身家清白的平民女子就行了,也不用多,有兩個就足夠,緩解一下你的壓力,人太多了,管起來也麻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