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的快。
損了太后一通后,去的也快。
直留下,想將長公主訓(xùn)斥一通,給她一點顏色扳回臉面,卻反被懟的臉色鐵青的太后。
等長公主徹底離去。
太后才沒忍住大發(fā)雷霆。
她砸了不少的東西。
怒罵了長公主一通。
心底的怒火更甚。
于是太后果斷派人將長公主的無禮告訴皇上。
要他好好教導(dǎo)自已的長公主。
別不懂禮孝。
誰知皇上叫人回她“長公主出使蒙原,為蕭國掙了不少的臉面,比任何人都知大是大非,她的禮教任何人都沒資格置喙?!?/p>
皇上這句話變相的說明,太后的禮教缺失。
本就怒火上頭的太后氣得直接生了恨。
作為太后
她最是知道怎么對付人。
于是她以剛回宮為由。
召集了所有妃嬪,在眾位嬪妃跟前,含沙射影說長公主不知禮數(shù)。
表露對長公主的不滿。
只要有人想要巴結(jié)太后。
就一定會主動變成太后手里的刀,對付長公主。
消息很快傳到皇后耳里。
皇后就派人將此事一五一十的透露給了長公主。
長公主早就知道老妖婆不會安寧。
于是
長公主召喚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得知長公主召見。
麻溜的就趕了過來。
“見過長公主?!?/p>
長公主問他“孫家一案辦的怎么樣了?”
大理寺卿心底當(dāng)下就是一驚。
孫家之事有些復(fù)雜。
目前除了將孫健下獄,根本沒做任何刑罰。
聽聞太后回宮了。
長公主這般問他。
到底是希望孫健被動刑,還是希望他將人找個理由放了?
太后到底是長公主的祖母。
她雖在朝堂上言之鑿鑿。
但依著皇上這層關(guān)系。
應(yīng)該是不想跟太后鬧得太僵才是。
自認(rèn)為揣測到長公主心意的大理寺卿道“回長公主,孫公子雖然下了獄,但在牢中依舊完好無損?!?/p>
長公主挑眉抬眼問“哦?他下獄幾天了?”
大理寺卿時刻關(guān)注孫健動靜,當(dāng)下毫不猶豫就回道“小半月了。”
“原來已經(jīng)有小半月了。”長公主眼神微涼。
大理寺卿聽著長公主幽幽的話。
莫名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抬眼瞧去,恰好就對上了長公主一雙冰冷的眼。
大理寺卿頓時一驚。
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自已會錯了意,就聽長公主發(fā)難“小半月了,孫健一案依舊沒動靜,大理寺卿,你將天家威嚴(yán)置于何地?”
大理寺卿嚇得不輕。
趕忙跪下請罪“回長公主,孫家到底是太后娘家,臣覺得將他下獄,已經(jīng)是很嚴(yán)重的刑罰了,要是再受懲,您跟太后的關(guān)系,會不會鬧得太僵?”
長公主眸色幽幽“那依你看,本公主當(dāng)如何?”
大理寺卿一顆心猛跳。
雖然長公主是在問他。
但他能感覺到,長公主已經(jīng)不悅了。
但思慮再三。
他還是開口“要不,臣尋個由頭將孫健放了,這樣,既全了太后的顏面,也不會損了長公主的威嚴(yán),長公主覺得如何?”
長公主回他“難為大理寺卿思慮如此周全,本公主自當(dāng)?shù)弥x謝大理寺卿,這樣吧,本公主身邊正好缺個大太監(jiān),大理寺卿如此會揣測本公主的心思,不如到本公主身邊做個太監(jiān)?”
大理寺卿當(dāng)下嚇得不輕,連忙請罪“長公主恕罪,是臣愚昧妄加揣測,長公主恕罪,長公主恕罪?!?/p>
長公主斥責(zé)他“你身為大理寺卿,審問犯人,以正公道是你身為大理寺卿的職責(zé),你要是戴不好這頂烏紗帽,有的是人搶著戴,再有下次瀆職,本公主先摘了你的腦袋。”
“回去給本公主審,便是嚴(yán)刑拷問,也得把孫健所有罪行給本公主一條不落的審出來,但凡有一條沒落到實處,大理寺卿,你應(yīng)該知道忤逆本公主的后果。”
“滾?!?/p>
大理寺卿從長公主的宮殿內(nèi)出來后。
滿身都是冷汗。
冷風(fēng)一吹,讓他直哆嗦。
他深呼吸,吐出心口的濁氣,這才神色嚴(yán)肅的出了宮。
出了宮
大理寺卿便乘坐馬車直接去了大理寺。
一入大理寺他便帶人去了大理寺的地牢。
恰巧
太后身邊的嬤嬤帶了禁衛(wèi)軍正在地牢指手畫腳。
一是斥責(zé)獄卒給孫健安排了如此臟亂差的獄房。
二是斥責(zé)他們沒伺候好孫健,讓他整個人狼狽不堪。
三是質(zhì)問他們給孫健吃了什么?竟讓他如此消瘦?
嬤嬤為了替孫健立威。
還當(dāng)場掌摑獄卒。
獄卒身份低微。
自然不敢跟太后身邊的貼身嬤嬤反抗。
只能受了耳光。
大理寺卿還未靠近。
便聽見了巴掌聲。
但他并未制止。
而是待耳光之后,這才出聲“太后身邊的人,果然是威風(fēng),竟然跑到大理寺來指手畫腳?!?/p>
孫嬤嬤聽到動靜回頭。
看到大理寺卿沉著臉走來,她也并不畏懼。
而是傲氣道“奴奉太后之命前來,看望侄公子,大人,侄公子只要沒有犯死罪,他就總有一天會出獄,可大人你呢?太后乃一國太后,您確定要為了一個公道,得罪太后?堵上自已的前程?”
若是沒被長公主召見。
大理寺卿還真就順從的找個由頭,將孫健放了。
可他被長公主召見了。
比起得罪一個太后。
大理寺卿覺得。
還是更不要得罪長公主。
畢竟犯在她手里的人,真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而反觀太后。
她便是搞些小動作。
只要這國還是蕭家的。
她就翻不出大浪。
于是
他不但不將孫健找個由頭放了。
反而冷聲下令
“來人,將孫健提出來,大刑審問?!?/p>
牢里正看孫嬤嬤發(fā)難而得意的孫健面色一變。
而外面發(fā)難大理寺卿的孫嬤嬤面色也是一沉。
她都如此警告大理寺卿了。
他不放人便罷了。
竟還要大刑伺候。
他這不僅是不將她身為太后身邊的嬤嬤放在眼里。
也是故意跟太后作對。
“大人,你什么意思?”孫嬤嬤質(zhì)問。
大理寺卿回他“臣奉長公主之命,給受害人公道,嬤嬤,你身為后宮之人,這牢獄不是你該來的地,還是快快離去,還有,今日你在牢獄里逞威風(fēng)之事,本官定會一五一十上奏,嬤嬤,可要好自為之,來人,將閑雜人等給本官請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