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縣這是何意?”
原本場面上,還算平靜的氣氛,在李斌那句“侯爺能走,他不能走”說出后,瞬間變得劍拔弩張了起來。
看著李斌身后跟著的錦衣衛(wèi),張延齡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但無論是他那咬牙切齒的語氣,還是微微顫抖的面頰,都暴露了他內(nèi)心的不平靜。
“依律辦事,侯爺莫非不知《大明律》乎?”
陰搓搓地一頂帽子扣過去,李斌絲毫不在意張延齡的感受。
反而,李斌這會正因這狗艸的《大明律》條款,心煩不已。
在《大明律》的規(guī)定中,所有皇親國戚的違法行為,除謀反外,一律由皇帝裁決。
而在自己與建昌侯的對峙,乃至斗爭中。
弱勢方的自己,能依靠的,只有借題發(fā)揮。
借文官集團、皇帝這兩個政治勢力的利益導(dǎo)向,去做自己的事,是借題發(fā)揮;此時,借《大明律》,這一大義、這一成文法的勢,去讓建昌侯付出代價,去立自己這位宛平正堂的威,亦是借題發(fā)揮。
可那明律中的條款,卻又讓李斌無法將矛頭直接指向建昌侯。
雖然理論上,能敲打其家仆、乃至逼著建昌侯為家仆出血,亦能達成李斌立威的目標(biāo)。
但這效果上,李斌總感覺沒有狠狠敲一次建昌侯本人,來得干脆利落。
“吾身為大明建昌侯,豈能不知明律。但若是本侯沒記錯的話,爾等宛平,似乎沒資格傳本侯問案吧?”
“侯爺當(dāng)真好記性,我宛平的確沒有傳侯爺?shù)馁Y格。但你身后那家仆...本縣莫非也沒資格傳嗎?”
李斌笑吟吟地看著建昌侯跳過了自己挖的第一坑后,反手再挖出第二個。
可惜,這第二個坑,建昌侯依然沒踩。
“你這是非要和我侯府過不去,是嗎?”
只見建昌侯的臉色黑如烤漆,說這話時,更好似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一般。雙眼更是死死盯住李斌,似乎想要將這個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自己的小知縣牢牢記住。
“呵,侯爺這是來脾氣了?”
看著建昌侯那氣急敗壞,卻又極力忍耐的模樣,李斌嗤笑道:“侯爺可是感到被我這小小六品冒犯了?”
“好叫侯爺知道,什么叫‘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咱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本官又不是閑得慌,干嘛盡找侯爺麻煩呢?”
“好!既然話都說到這了,那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李知縣,劃個道吧!”
隨著李斌步步緊逼,張延齡也是愈發(fā)感到了眼前這個對手的難纏。
突出一個在法律對其有利的時候就講法律、在法律對其不利時,這家伙就開始扯人情、扯潛規(guī)則。
張延齡意識到:自己絕不能再跟著李斌的思路走了,不然遲早被這蔫壞的小王八羔子繞進死胡同。
“不必,你我都是食君之祿的人,照章辦事即可?!?/p>
聽著李斌那生硬的拒絕,張延齡內(nèi)心暗道可惜。
可考慮到眼前的形勢...
論法律、論制度:公侯之家,僅能有附籍主家的奴婢二十人。也只有這二十人,在法律上屬于主家私產(chǎn)。這二十人若犯了事,主家連坐;若要拿這二十人,亦可視為搶奪他人財物。
除了這二十人外,其余的長隨、家仆、家將等等,均屬民籍。在官府的黃冊檔案上,備注“官戶隨從”。與正常的民籍相比,只有兩個區(qū)別:
1.職業(yè)穩(wěn)定性。在沒有去掉“官戶隨從”前,他們只能為主家服務(wù),不得從事其他職業(yè);
2.主家對其擁有一定的懲戒權(quán),如笞刑等。若主家將其毆打至殘、至死,依然需要坐罪。
同樣,對這些略顯特殊的民籍人士,當(dāng)?shù)毓俑怯型耆乃痉▽徟袡?quán)的。
李斌是拿建昌侯沒辦法,可對這些人,李斌是完全可以照章辦事,應(yīng)拿盡拿的。
偏偏,他建昌侯還沒法不管,否則,這人心一散,以后侯爺說話都不好使了。
論人情世故:他張延齡先于宛平縣衙門前擄人,打了宛平的臉面。
這會李斌過來“搞針對”、“找場子”,誰也說不出個錯來。
就是頂級勛貴英國公等人來了,也不敢在這會硬頂李斌,大概率還是得勸他建昌侯服軟認(rèn)栽。
“3000兩!”
“那日我行事沖動,傷了貴衙臉面。我建昌侯認(rèn)錯認(rèn)罰,只要知縣同意翻篇,這三千兩明日我便差人送去貴衙?!?/p>
張延齡第三次咬牙,發(fā)誓一旦李斌敢點頭,應(yīng)下這事。
那他可就要好好跟李斌掰扯掰扯,什么叫上下尊卑、什么叫勛貴不可冒犯了...
道理很簡單:他張延齡擄人一事,法律上的懲罰,皇帝已經(jīng)批復(fù)了;潛規(guī)則上的道道,現(xiàn)在他也認(rèn)了錯,賠了錢。只要李斌收了這筆錢,代表李斌同意翻篇。
那么,李斌便失去了繼續(xù)針對他張延齡的“合理性”。那么,李斌這個六品芝麻官,如此頂撞他這位超品侯爵的賬,可就得好好算算了...
然而,令張延齡感到詫異的是。面對三千兩,這足以頂上平年宛平縣三分之一收入的巨款,對面那李斌的神色卻是變都懶得變一下。
依舊是那副笑吟吟的賤樣,微微搖頭:
“侯爺這是說的哪里話,那日你又沒沖入我宛平縣衙,我哪能收你這筆錢。這要是傳出去,不顯得我宛平像那街邊潑皮,敲詐勒索嘛~”
“不過既然侯爺爽氣,看樣子也是不缺銀子的主。平日里,想必也是憐恤下人的...”
“一碼歸一碼,本侯府上的人犯了事。該納多少贖銀,本侯納之,但這...”
眼見李斌不上當(dāng),就是不吃自己給出的魚餌,張延齡一時也是有點急了??诓粨裱灾?,頓時將現(xiàn)場的氣氛搞得異常古怪。
除了李斌這個當(dāng)事人外,從錦衣衛(wèi)、到姍姍來遲的宛平捕快、再到侯府家丁。所有人都愣愣地看著建昌侯,滿臉訝然。
有沒有搞錯?!
這怎么聊著聊著,聽意思,好像變成建昌侯在求著給李斌送錢了?!
張延齡意識到了這個,極其令他丟臉的問題。所以,他的話說到一半,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是,他是知道,求著給李斌送錢,是想坑死那個狗日的。
可這話,好說不好聽?。?/p>
尤其是現(xiàn)在李斌還在面前呢,他總不能將這一目的大聲嚷嚷出來吧?
而硬忍著這種丟臉和憋屈,繼續(xù)去求李斌收錢?
抱歉,他張延齡長這么大,自從阿姐成了皇后,哦不,從張?zhí)蟪蔀樘渝哪且豢唐稹?/p>
他張延齡就沒受過這么大的委屈!
而張延齡閉嘴了,可不代表李斌會閉嘴。
尤其是在張延齡如今被架住的情況下...
“好,侯爺果然仁義!既然同意走恤刑,那咱們就走恤刑?!?/p>
“本官加個班,當(dāng)場審、當(dāng)場判,望侯爺也辛苦一下,差人回府上取銀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