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狂笑之聲忽然傳遍的整個天幕。
這是一道被壓抑了二十年的笑聲,現(xiàn)在一朝得以釋放的喜悅和興奮。
高拱:“......”
“你了不起,你清高!”
“你現(xiàn)在可以把我當(dāng)成絆腳石了?”
高拱看著張居正氣不打一處來!
他媽的!
熬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嚴(yán)嵩、徐階他們熬走,剛過了一把內(nèi)閣首輔的癮就被張居正一腳給踢走了!
一輩子苦熬換了這么一個結(jié)果,換做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別說脾氣本就火爆的高拱了。
張居正看了一眼高拱也不多做解釋。
誰讓他自已孩視皇帝的?
況且依張居正的眼光來看,高拱本就不適合作為內(nèi)閣首輔。
這個位置他把握不住的!
“高拱!”
“臣在!”
嘉靖皇帝淡漠的看了一眼高拱。
“你可知罪?”
“臣...知罪?!?/p>
嘉靖冷哼了一聲,倒也沒處置他只是敲打的一番。
孩視皇帝這樣的事情他可不能裝作沒有聽見!
洪武年間朱元璋也冷哼了一聲。
“這高拱該殺!”
“當(dāng)滿門抄斬!”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陰霾,孩視大明皇帝這樣的事情他是接受不了的。
【彼時皇帝年幼,張居正為帝師又為內(nèi)閣首輔,兩宮太后又對其信任有加,內(nèi)閣掌印太監(jiān)馮保又是他的盟友】
【帝國至高無上的權(quán)柄赫然握在了他的手中,他越過了權(quán)力的邊界,他能行使的乃是皇權(quán)!】
【正如張居正自已所言,吾非相、乃攝也!】
【然大權(quán)在握并不是他的最終目的,這份權(quán)力只不過是他實現(xiàn)理想的工具!】
【于是轟轟烈烈的改革開始了!】
“那張居正怎么說?”
朱標(biāo)看向了朱元璋。
“額...這個...那個...”
感性告訴朱元璋,張居正這樣攫取皇權(quán)的做法也是亂臣賊子!
當(dāng)殺!
可是理性又告訴他,張居正做的是正確的事情。
他并沒有隨意行使自已手中的權(quán)力,而是真真的在為大明治??!
可他又實實在在觸及了皇權(quán)。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標(biāo),搞什么?
怎么好大兒也開始給他添堵了?
“張居正做的不錯,是我大明的好臣子,可謂是諸葛在世!”
朱元璋夸了一句。
管他呢,反正又管不到他的頭上來,隨他們怎么去搞。
【萬歷二年(1537年)張居正向萬歷皇帝進獻考成法】
【要求各級官員把工作任務(wù)記在賬簿上,逐月逐級考核后匯總于內(nèi)閣,要明確各任務(wù)完成期限,內(nèi)閣定期對照冊籍核查,“考其勤惰”,政績不達標(biāo)的官員直接降職或罷免】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對,就是工作日志、績效考核】
【這一記考成法成了握在張居正手中的鞭子,一道道鞭子狠狠的抽在了散漫成性的大明官員身上】
天幕上畫面一轉(zhuǎn),張居正冷漠的舞動了長鞭,每一次落下就有無數(shù)官員被抽的皮開肉綻,哀嚎聲遍絕于野!
【其實考成制度早已有了,周、秦、唐、宋皆有,只不過制度歸制度,重點在于實施的方法、力度!】
【張居正這位從田野走出的絕頂天才,幾十年的為官生涯讓他對于官場中的蠅營狗茍一清二楚!】
【無論什么事情都逃不過他的這雙眼睛,而現(xiàn)在這位文臣的領(lǐng)頭人,大明首輔站在了官員的對立面!】
【直接給他們抽成了陀螺!】
萬歷后期。
許多官員再次聽到張居正和考成法的時候渾身一麻,再次回想起了來自張?zhí)赖膲浩取?/p>
然不少人的眼中又帶著難以言喻的復(fù)雜。
他們對于張居正是又愛又怕,既敬且畏!
【松懈懶怠的官僚體系被重新激發(fā)出了活力,一直過了四年,直到張居正認為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才開始了醞釀在心中多年的制度改革】
【萬歷六年(1578年),張居正開始清丈全國土地,嚴(yán)查官僚、地主隱瞞的 “黑地”,并將土地數(shù)量登記造冊!】
嘶!
天幕前許多人官員聽到這里渾身一抖。
清丈全國土地?!
他怎么敢的?
這事情別說你只是一介首輔,就算你是皇帝那也是做不成的??!
“真是個狠人??!”
“他真該死??!”
許多官員士紳地主自然知道這土地隱匿之事,大家全部都是這么干的。
如果只是一地清丈大家捏著鼻子也就認了。
可清丈全國土地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過于駭人聽聞了。
便是許多有識之士,忠君愛國之人也是后背一麻!
他們十分清楚做這件事的難度和兇險!
張居正真非常人也!
但不論是痛恨還是贊同,絕大多數(shù)人心中對于張居正都升起濃濃欽佩。
考成法、清丈全國土地。
光是做成了這兩件事就足以讓張居正名留青史了!
【到了1581年,全國丈量出來的土地比此前官方統(tǒng)計多300萬頃!】
【同時他將已經(jīng)在局部實行了許久的一條鞭法推廣至全國!】
【一條鞭法簡單來說核心就是賦役合一,折銀征收】
【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合并為一項,按土地、人丁的多少統(tǒng)一征收白銀】
【廢除百姓親自服役的制度,改由官府出錢雇人服役】
【這便是張居正改革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和高明之處,即便他已經(jīng)等了這么多年,一直等到了47歲,他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仍舊是一步一個腳印】
【先用考成法讓大明的官員動起來,之后才開始丈量土地,推廣一條鞭法之前也是先找了地方進行了試點改革,發(fā)現(xiàn)有用后才推廣至全國】
【同時在改革的過程中他又團結(jié)了一批人圍在他的身邊,他也懂的妥協(xié)的藝術(shù),有些事情殺雞儆猴,有些事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用各種手段逼著他們支持改革】
【他用自已的能力強行將大明上下給擰成了一條繩!】
【當(dāng)然張居正的改革同樣有不足的,華夏之地實在太大了,即便多數(shù)地方適合一條鞭法,但同樣有些貧困地區(qū)商貿(mào)不旺不適用此法】
【百姓們交稅時首先要將自已手中的糧食換成白銀,然后再去交稅,如此一來每到了交稅時期,收賣糧食之人便會坐地起價】
【還是少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做法,但改革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美實施的,任何政策的實施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去調(diào)整】
【那么張居正有沒有看到這些弊端呢?】
【我相信他是看到了的,他是那么聰明的一個人怎么會看不到呢?】
【只不過他已經(jīng)沒有多少時間了...】
【整整十年,他將自已碾成了齏粉,全國各地的奏章堆成了山淹沒了他的床榻】
【濁淚滴在案頭、跟他咳出的血絲混在了一起】
萬歷十年的張居正已經(jīng)五十八了!
他是大明的首輔,亦是囚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