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秦始皇年間。
“人民的力量猶如汪洋大海...”
“這股力量為什么以前就從來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呢?”
“不,其實早就已經被發(fā)現(xiàn)了?!?/p>
嬴政原本還在想為何這樣一股龐大的力量以前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但他突然驚覺,他的大秦之所以比六國更加強盛,就是因為調動了那些黔首的力量。
商君之法給了那些人一條出路,于是他們就爆發(fā)出了可怕的力量,也正是靠著這股力量大秦才能一統(tǒng)六國。
等到六國覆滅,大秦也被這股力量所反噬。
但是這股力量是無意識的,需要去引導才能體現(xiàn)出來。
各時空的朝堂上,許多官員聽到這里的時候臉都黑成了鍋底,只覺得這番言論實在是刺耳至極。
看似說的是滿清的官員,但又何嘗不是在說他們?
“什么叫做我們才是最容易被打倒的,那些殉國了的你們難道看不到嗎?”
“若非我等治理天下,代天牧民,這天下豈有這樣的安穩(wěn)光景?!?/p>
“就這樣一句話就把我們打落塵埃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難道說的不對嗎?我等世受國恩,究竟是投降的多還是抗爭的多一目了然!忠君愛國?忠在哪里,愛在哪里?禮義廉恥又在哪里?難道真的是為了百姓好嗎?我怎么只看到了識時務者為俊杰?”
“走走走,這天幕不看也罷,既然認為我們無用,那我等就辭官,讓那些個泥腿子上來治理天下,我倒要看看這天下會變成什么樣子,”
“果真嗎?”
“我也辭官!”
“一言為定,雙喜臨門!”
媽的!
過不下去了!
許多官員一口郁氣直接憋在了心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什么時候當個官還要被人這么批判了!
分明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那些后人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讓他們來當這個官,才真的是完了。
好在也沒有讓他們太難受,天幕上畫面一轉新的故事出現(xiàn)。
【來咯來咯,大家十分期待的魏晉南北朝的故事今天來咯】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對于魏晉南北朝大家是怎么看的?】
又問我們?
到底是你在講故事還是我在講故事...
各時空的古人腦門上全是黑線,天幕最近講故事也不知道跟誰學的,懂不懂就要問他們一個問題。
如果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也就算了,關鍵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
這就跟學霸做題一樣,那些會做的則是自信十足的給出來自已的答案。
魏晉以前的讀書人,史學大家沒法講,魏晉以后的那可就有的說的了。
許多官員讀書人紛紛搖頭,臉上滿是嫌棄。
【在我們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上,除了商周這段時期的歷史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各種史料欠缺,許多人對于這些歷史并不甚了解】
【但即便如此,不少人也都知道紂王,伊伊、聞太師、比干這些人,在周朝則有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fā),姜子牙、周幽王...】
【春秋時期大家就了解的更多了,百家爭鳴,一眾思想先賢在這個時期以井噴之勢迸發(fā),吳王夫差、越王勾踐、西施、伍子胥這些名字也都耳熟能詳】
【但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兩個時期在整個歷史等同于隱形,別說大眾,就算是歷史愛好者對于這段時期的歷史也都十分陌生】
【即便有一些這個時期的影視故事,許多不了解的人都以為是在拍架空劇】
【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因為那段歷史王朝更迭頻繁,史料記載不全,另一方面也因為這兩段歷史爛到讓人根本就不想提!】
魏晉南北時期。
朝堂上帝王和官員聽到這里的時候露出了一個禮貌的微笑。
他們其實覺得他們這個時候還不錯。
多好的一個時期啊!
遍觀廟堂之上滿朝朱紫皆出自名門,文化昌盛、詩書傳世。
朝野盡皆野崇儒重道,文星薈萃,彬彬之盛,遠盛于前漢。
雖有小弊卻不足累圣朝之美!
功德堪比三代,治績邁于前史!
怎么就爛了?
你們到底懂不懂啊,實在不信的話你們來這里看看就知道了,真的很美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