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將干澀的餅咽下去,突然臉色大變道:“劉……劉百戶!您怎么來了?李遂他就是隨便說說的,您千萬別當(dāng)真!”說著要投降的兵卒聞言也嚇了一跳,轉(zhuǎn)過身正看到那位劉百戶。
劉百戶冷著臉,往四周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我有一件大事要做,正缺少人手,你們二人,可愿意?”
李遂與同伴對視了一眼,李遂問道:“大人要做啥?”
劉百戶面沉如水,道:“開城門,迎明軍入城!”
二人嚇了一跳,李遂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百戶您莫不是在與我們說笑?”
劉百戶搖了搖頭,面露殺氣:“我妻兒老小都被他們送出了城,若是明軍心狠手辣,他們還能活命?你們看看那邊。”
說著,劉百戶指了指明軍的大營方向,道:“楊總兵深明大義,給了百姓一條活路,且從不亂殺俘虜,本官已經(jīng)聯(lián)合了數(shù)位大人,準(zhǔn)備起事向明軍投誠,給兄弟們,還有全城的百姓謀一條活路,你們做不做?”
劉百戶的手始終按在了刀柄上,還要李遂二人不同意,他會立刻動手!
李遂聞言大喜,道:“大人您都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我也不藏著掖著,我愿意隨著您一起向明軍投誠,以后我不當(dāng)兵了,好好照顧我舅舅!”
李遂的同伴亦當(dāng)即表態(tài),愿意向明軍投誠!
當(dāng)夜,李遂被放進(jìn)籃子里面,趁著夜色從城頭上放了下去,城頭一片靜悄悄,誰都沒有聲張。
李遂丑時離去,寅時歸來,當(dāng)李遂歸來后給劉百戶等人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明軍接受劉百戶等人的投誠,待城破后凡是參與起事的兵將,依舊可以留在軍中任職,并有一筆不菲的獎賞!
且這承諾是李遂見到了大明遼東總兵楊帆,楊帆親自承諾的。
劉百戶等將官頓時安心,開始準(zhǔn)備起驚天大事來。
翌日,黃昏。
將軍府內(nèi),李之蘭正在與眾人商議,削減不參與守城的兵卒的口糧的事情。
李之蘭道:“雖然我軍將百姓送往了城外,但我軍當(dāng)前手中的余糧依舊不多,若是正常使用十日就會斷糧,減少不守城的將士的口糧供應(yīng),可延長到十八日左右?!?/p>
邊安烈有些擔(dān)憂,道:“李將軍,軍中的士卒對送百姓出城的舉措多有不滿,如今還要削減不守城的將士的口糧,恐怕將士們嘴上不說,心里會有怨氣啊?!?/p>
李芳雨聞言道:“不滿?他們有什么不滿?送百姓出去還不是為了保證他們的糧食,守住城池?依我看不用有任何顧慮,凡是不服從軍令者,從嚴(yán)處置?!?/p>
李芳雨的話雖然極端,但當(dāng)前除了縮減非戰(zhàn)斗兵卒的糧食外,沒有更好的應(yīng)對方式。
裴克廉運(yùn)送物資的先鋒軍被明軍擊潰,后續(xù)的軍隊突破明軍的封鎖,還不知要過多久。
李芳遠(yuǎn)卻有不同的看法,說道:“李將軍,我想從今夜起,吾等分上半夜與下半夜,輪流巡視城防,你意下如何?”
李之蘭微微一怔,問道:“五公子,我等白日要守城,晚上若是巡視城防會不會太疲累了?有巡城的兵卒,何須親自過去?”
李芳遠(yuǎn)微微一笑,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今夜就從我開始,我來巡視上半夜?!?/p>
李芳雨與李芳果誰都沒有說話,大半夜的不睡覺卻去巡城,這不是吃飽了撐的么?
邊安烈見狀主動站出來,表示愿意與李芳遠(yuǎn)合作,共同巡城。
當(dāng)夜,子時。
經(jīng)歷了一日的戰(zhàn)火,明軍退卻,子時正是城中的守軍熟睡的時候。
邊安烈與李芳遠(yuǎn)漫步在城中,道:“五公子今日提出巡城,莫不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邊安烈可不是李芳雨那種高高在上的公子,他從基層的兵卒里面一步步走過來。
兵卒們很多親人被送出了城,還被圍困在土羅城四十多天,心理壓力極大。
李芳遠(yuǎn)微微頷首,一聲嘆息道:“我知道李將軍的做法沒有錯,可我就是安不下心,擔(dān)心這城中的士卒生了別樣的心思,親自來巡視我才洗心安。”
邊安烈聞言點(diǎn)了點(diǎn)頭,佩服李芳遠(yuǎn)的見識,竟與他邊安烈想到了一處。
他們正在往前巡視,忽然,聽到了一陣聲音。
吱呀,吱呀,吱呀……
聲音并不大,不過在安靜的城中格外引人關(guān)注。
李芳遠(yuǎn)微微一怔,循著聲音的來源望去:“這是什么動靜?明軍又動手了?”
李芳遠(yuǎn)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明軍趁夜進(jìn)攻,但是邊安烈的臉色大變,吼道:“城門!有人在開城門!”
李芳遠(yuǎn)以及其他的兵將們臉色大變,紛紛跟隨邊安烈往那邊跑,當(dāng)他們跑過來的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
土羅城的北門幾乎完全打開,劉百戶正在那揮手,喊道:“再打開大一點(diǎn),快!”
邊安烈的眼珠子都紅了,吼道:“住手!將城門給我關(guān)上,你們要造反么?”
投誠的高麗兵卒手臂上都系著大紅綢帶,聽到邊安烈的吼聲后他們不僅沒有停下,反而加快速度瘋狂地開啟城門。
轟隆??!轟隆隆!
城門后面?zhèn)鱽硪魂囮嚨鸟R蹄聲,聽到馬蹄聲之后,邊安烈的臉色大變,拉著李芳遠(yuǎn)就往一旁的巷子撤離道:“五公子,明軍的騎兵入城了,不可力敵!”
邊安烈的經(jīng)驗豐富,從北門到將軍府,幾乎就是一條筆直的大道,明軍騎兵沖來,第一輪的沖擊力道最大,殺傷力最強(qiáng)。
他們?nèi)羰遣欢惚埽灰惠啗_鋒,明軍能將他們踩成肉泥。
邊安烈與李芳遠(yuǎn)從巷子里面趕回將軍府,而殺入城中的明軍,已經(jīng)一往無前地將沿途見到的沒有在手臂上扎著紅綢的敵軍屠戮殆盡。
三千騎兵殺入,之后就是五軍營以及歸漢軍、歸義軍。
為了攻破城池,他們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如今殺入城中終于能揚(yáng)眉吐氣,尤其是歸義軍,在他們眼中,李成桂的手下都是叛軍,殺起來比明軍下手還要狠。
土羅城,將軍府。
聽到外面的廝殺聲之后,李之蘭等紛紛從睡夢中醒來,旋即披甲殺出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李之蘭怎么也想不明白,明軍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在城中。
幸而邊安烈與李芳遠(yuǎn)用最快的速度趕回來,告訴了李之蘭實情。
李之蘭腦袋“轟”的一聲,眼前發(fā)黑,恨聲道:“他們居然開了城門,向明軍投誠?這群狼心狗肺的東西,諸位,土羅城位置險要,絕不可丟,我軍還有機(jī)會!”
土羅城中的剩余兵卒可不少,還有四萬余人,若是能整合起來,殺回去,奪取城門,土羅城就還有得救!
“邊將軍,你率領(lǐng)五千人從左翼出發(fā),盧武將軍率領(lǐng)五千人從右翼出發(fā),本將率領(lǐng)本部人馬就在將軍防守,兩位公子,你們再各自領(lǐng)一萬人,清剿城中的明軍,我們一步步,將明軍給推出去!”
李之蘭在危急時刻做出了最優(yōu)解,但他低估了向明軍投誠的將官士卒的決心。
他們早就將城中的布防圖,以及軍中士卒休整的位置,告知給了明軍,不止如此,劉百戶等人還親自為明軍引路,助明軍殺入那些軍隊駐扎的地方。
三千營在城中主干道來往沖殺,不多時,歸漢軍與歸義軍殺到直取將軍府。
五軍營則分為四部分,朝著城中的四座軍營直撲而去。
結(jié)果就是,盧武、邊安烈等人點(diǎn)清了人馬剛剛走出去沒有多遠(yuǎn),就被明軍迎頭痛擊。
論野戰(zhàn),明軍是一等一的厲害,在城中短兵相接,高麗軍壓根不是明軍的對手,被打得落花流水。
激戰(zhàn)從夜里一直打到了快天亮,李之蘭的心越來越沉,到最后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土羅城,守不住了!
邊安烈、盧武、李芳雨,三路軍隊都被明軍擊潰,只有李芳遠(yuǎn)所部靠著人數(shù)優(yōu)勢勉強(qiáng)撤退。
將軍府一帶已經(jīng)成了修羅場,隨著明軍陸續(xù)進(jìn)城,將洪武大炮對準(zhǔn)了將軍府,這里已經(jīng)成為一處死地。
盡管明軍連日攻城,炮彈已經(jīng)幾乎消耗殆盡,但幾聲炮響下去,依舊打得守軍心驚膽戰(zhàn)。
將軍府內(nèi),一片愁云慘淡。
將官們愁眉苦臉,身上就沒有不帶傷的,鄭道傳眉頭微蹙,道:“想來那城北的兵卒,是因為親人被送往城外,心生嫉恨,又因為楊帆對待百姓與俘虜?shù)膽B(tài)度極佳,使得他們生了反心投誠,一步錯步步錯,哎!”
李芳雨的臉色比鍋底還要黑,他不耐煩地說道:“事已至此,鄭先生說這些還有什么用?你不如想想辦法,我軍現(xiàn)在該怎么辦才好?”
鄭道傳思忖片刻,道:“第一,立刻給圍攻石橋關(guān)的軍隊傳訊,命他們趕快撤退,否則將會被明軍夾擊;第二,我軍要馬上棄城,前往膠州道,不過要留下兩支軍隊,一支守在這將軍府,一支纏住南城外的明軍?!?/p>
沒有留守的軍隊拖延,主力會被明軍死死纏住,以楊帆以往的行徑來看,追出三十里都算少的。
萬一被追上,大明的三千營將是全軍的噩夢!
可是誰來殿后?留守將軍府就是死路一條,纏住南城外明軍的人還有機(jī)會逃生,城里的守軍就是等死的。
誰愿意死?
眾將陷入了一片沉默,過了良久邊安烈才站起來,說道:“李將軍,五公子,我愿意留在將軍府,請兩位給我留下三千兵卒即可,我一定死守將軍府,拖延明軍!”
李之蘭眼眶一紅,也知道當(dāng)下不是矯情的時候,道:“好!邊將軍來守住將軍府,我軍即刻開拔!”
多耽誤一會,風(fēng)險就多一分,李之蘭等人迅速撤離,最后只有三千兵卒與盧武留下,與邊安烈并肩作戰(zhàn)。
邊安烈手持楊帆送給他的寶刀,爬上了將軍府院墻,往外看去,無邊無際的明軍正在向著將軍府進(jìn)發(fā)。
邊安烈問盧武,道:“盧武,跟隨本將軍赴死,你可后悔?”
盧武笑了笑,豪邁地說道:“將軍是末將崇拜的豪杰,能與將軍一起戰(zhàn)死沙場,是末將的榮幸!”
邊安烈點(diǎn)了點(diǎn)頭,拔出長刀,怒吼道:“殺!”
隨著邊安烈的怒吼,一場慘烈的激戰(zhàn)爆發(fā)。
不過慘烈的不是明軍,而是留守在將軍府,做困獸之斗的這些兵卒們。
明軍以大炮轟擊,將剩余的炮彈盡數(shù)傾瀉進(jìn)去,再以火攻將將軍府付之一炬。
里面的人要么沖出去被射殺,要么被活生生地?zé)馈?/p>
若不是楊帆下令生擒邊安烈,就連邊安烈也要被燒死在里面尸骨無存。
清晨,將軍府的大火熄滅,楊帆在眾人的簇?fù)硐聛淼綄④姼狻?/p>
楊帆笑容滿面,對劉百戶等人說道:“今日我軍能破城,鄭千戶與劉百戶當(dāng)居首功!”
鄭總、劉德,乃是負(fù)責(zé)鎮(zhèn)守北城的軍官,就是他們主動聯(lián)絡(luò)的明軍,并組織開啟城門。
鄭總聞言很是惶恐,道:“楊大人言重了,我等不過是順應(yīng)天命,楊大人待我土羅城百姓如親人,我等自然要喜迎王師。”
楊帆拍了拍鄭總的肩膀,問鄭總與劉德:“你們二人有什么打算么?”
雖然楊帆之前承諾,會讓投誠的兵卒繼續(xù)任職,但是城都破了履行不履行,還是楊帆一句話的事情。
鄭總與劉德等人互相看了看,鄭總小心翼翼地說道:“我們都聽大人您安排。”
楊帆想了想,道:“吾手下有一支歸義軍,鄭總,從今日起你就是我大明歸義軍指揮使,劉德,你就是我大明歸義軍的指揮同知,你二人可愿意?”
鄭總與劉德都愣住了,這天大的恩賜落下來,他們都懵了。
楊帆眉毛微微一挑,道:“怎么?你們不愿意?”
“不不不!”鄭總拉著劉德就往地上跪去,高聲喊道:“在下愿意!愿意為大明效力!”
楊帆的話很有意思,歸義軍本來就是一炮灰軍隊,是個雜牌軍,他一句話等于給了歸義軍正式的地位,還是由大明掌握的軍隊。
他們兩個效命于歸義軍,從此就是大明的將官,這是天大的好事!
二人當(dāng)即表態(tài),誓死效忠大明,楊帆將二人攙扶起來好生勉勵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