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帆與毛驤都有了幾分醉意,借著醉意,毛驤說道:“楊老弟,你這次來應天述職,打算停留多久?”
楊帆的眉毛微微一挑,道:“毛大哥,我之去留,哪是自己能決定的?陛下讓我什么時候走,我便什么時候走?!?/p>
聞言,毛驤笑了笑,說道:“楊老弟,你是聰明人,應當看得出來陛下讓你回來,不單單是為了述職吧?”
楊帆心中一動,他琢磨片刻,道:“除了述職之外,陛下還讓我隨著燕王一起去就藩……”
毛驤揮揮手,道:“燕王殿下又不是小孩子,就藩相隨的人馬上千,怎么用得著你楊老弟陪著?陛下,還有別的心思。”
楊帆來的路上也猜到了,朱元璋肯定有事情要他辦,不過具體是什么事情,楊帆可猜不著,他壓低聲音,說道:“毛大哥,你是最懂陛下的心思的,陛下讓我歸來,所為何事?”
沉吟片刻,毛驤說道:“陛下的心思,老哥我如何猜的著?不過,老哥勸你一句,別蹚渾水!
你離開了應天,好不容易過了些安穩(wěn)日子,在順天府有魏國公照應著,多逍遙?等你述職結束,便尋個由頭病了,無論有什么差事,都有別人去干,你就別干了?!?/p>
毛驤這一番話,可謂是與楊帆掏心掏肺了,他生性謹慎,雖然沒有透露出朱元璋到底要做什么,可給楊帆指了一條明路。
楊帆端起酒杯,正色道:“毛大哥這些話,楊帆感激不盡,毛大哥的情誼,我楊帆記住了。”
頓了頓,楊帆話鋒一轉,道:“可毛大哥知道,我楊帆從來就不是一個怕事的人,只要我要做的事情占著公理,是為百姓,為大明,縱使前面有刀山火海,吾亦往矣!”
毛驤飲了一杯酒,辛辣的酒水刺激著毛驤的咽喉,他不禁露出了苦笑,道:“常言道,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些年在外面摸爬滾打,你楊老弟的鋒芒雖然收斂了,可是你這性子卻是半點沒有變化,哎!”
他知道自己勸不住楊帆,便為楊帆倒酒,兩個人又喝了數(shù)杯酒水,氣氛越發(fā)熱烈。
兩人天南地北的暢聊,聊著聊著便說到了馬皇后,楊帆這次歸京,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給馬皇后治病。
毛驤道:“娘娘的身體倒是還好,不過,一直忙著為安慶公主挑選夫婿,挑來挑去還沒個結果,娘娘一直煩心這事兒呢。”
馬皇后生育有五子二女,兒子從太子朱標到周王朱橚,女兒便是安慶公主與寧國公主。
寧國公主洪武十一年,下嫁給了梅思祖的兒子梅殷,如今也該考慮安慶公主的人生大事了。
楊帆微微頷首,道:“我這次回來帶了呂先生入京,呂先生專治疑難雜癥,若是娘娘身上有隱疾,呂先生或許可以為娘娘治病。”
毛驤覺得有趣,問道:“我說楊老弟,你這突然間耍的什么把戲?娘娘身體康健,哪用得著醫(yī)者看病?”
楊帆暗暗苦笑,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馬皇后的身體應該出了些問題,用不了兩年,這人怕是就要不成了。
這病也許在前兩年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提前治療,或許還能延續(xù)馬皇后的生命。
有馬皇后在,就是給朱皇帝上了一道保險,她一句話,朱皇帝就不會大開殺戒,馬皇后沒了,誰還能攔得住朱元璋?
更重要的是,楊帆對馬皇后內(nèi)心是敬愛感激的,不忍心讓馬皇后就這般走了。
毛驤在楊帆的府上喝到了日落黃昏,這才被人抬著上了馬車,返回府邸,楊帆亦喝得迷迷糊糊,連紅薯什么時候,將他安置回了房間,都不知道。
這一睡就是一夜,翌日,上午,楊帆迷迷糊糊地被人叫醒,他睜開眼,就見紅薯正輕聲呼喚著:“大人,大人醒醒!”
楊帆又重新閉上了眼睛,嘀咕道:“今日無事,我再睡一會兒,紅薯,你也去睡吧?!?/p>
紅薯忍著笑意,說道:“大人,宮里面的云奇內(nèi)官來了,就在外面等著您呢?!?/p>
楊帆的眼睛忽然睜開,云奇來了?
云奇是朱皇帝的貼身內(nèi)官,云奇來了,也就是朱皇帝要召見他進宮了?
當即,楊帆立刻從床榻上起來,就要往外面走,結果被紅薯給攔住道:“大人,您還沒洗漱呢,就這樣去見天使,多失禮?”
楊帆有些不好意思,在紅薯的服侍下?lián)Q衣洗漱,嘀咕道:“我又不是詩禮簪纓大家族的貴公子,講究那么多作甚?”
紅薯為他系腰帶,道:“誰說大人不是了?從您這一代開始,楊家就是大家族了?!?/p>
楊帆仰面而笑,自嘲道:“大家族?這家族就我一人兒?哦,加上你就咱們倆人兒?”
紅薯玉面微紅,卻不再多說,過了一會兒楊帆煥然一新,走出了房門。
院子里,云奇領著一群小太監(jiān),正在等候。
見到楊帆出來之后,云奇對著楊帆行禮,道:“楊大人,許久未見,風采依舊啊?!?/p>
楊帆與云奇是老熟人了,笑著說道:“在外面風吹雨打老的快,怎么比得上云內(nèi)官,哈哈哈哈?!?/p>
二人寒暄了一陣,云奇道:“楊大人,陛下命奴婢請楊大人入宮,本來昨日陛下就想讓你入宮的,可是想到楊大人舟車勞頓,需要休息,也就沒著急?!?/p>
頓了頓,云奇又說道:“娘娘也惦記著你呢,等你去武英殿回了話,娘娘讓你去坤寧宮一趟?!?/p>
楊帆露出笑容,說道:“那好,咱們現(xiàn)在就過去,紅薯,你跟我一起入宮,一會兒去看看娘娘?!?/p>
再次入宮,一路上見應天城的繁華更勝從前,楊帆不禁感慨道:“元末戰(zhàn)亂多年,而今大明建立,百姓終于能過上好日子了?!?/p>
云奇坐在楊帆的身邊,透過馬車的車窗往外觀瞧,道:“楊大人離開京城,再回來當然感慨良多,奴婢每日都在應天待著,倒是沒什么感覺了,哎?”
云奇正說著,忽然眼睛望見了一隊人馬。
楊帆順著云奇的目光往那邊看,就見一隊穿著奇特,身材相較大明的百姓矮小,皮膚顏色有點深的人。
那隊人大頭的腰間佩刀,刀乃是彎刀,樣式也和如今大明的武器有明顯不同。
隊伍里面有人拿著一面旗幟,當見到那旗幟的時候,云奇的臉色微微一變,道:“他們是什么時候來的?為何宮里都不知道?”
楊帆心中起了疑惑,問道:“云內(nèi)官,那些是什么人?你認識他們?”
云奇眉頭緊鎖,說道:“他們是占城國之人,又稱作占婆國,以前來過一次,所以我有些印象。”
云奇輕聲說道:“這占婆國的使團來京城,為何宮中不知道?中書省不報之陛下?好生奇怪?!?/p>
一行人入了皇宮,楊帆讓紅薯在武英殿外等待,他與云奇進入了武英殿。
武英殿內(nèi),朱元璋正在批閱奏疏,工作狂朱老板,幾乎就沒有一日休息過。
“陛下,楊大人來了!”
云奇稟報一聲,朱元璋才抬起頭,看了楊帆一眼,楊帆立刻行禮道:“臣順天府知府楊帆,拜見陛下!”
朱元璋放下朱筆,笑了笑道:“楊帆,跟著天德在北面歷練了兩年,長進了不少啊。”
楊帆不明所以,抬起頭看了朱元璋一眼,朱元璋笑道:“天德給咱寫的信,每一次信件里面都要夸贊你,說你手段干練雷厲風行,為他省去了不少麻煩,安置移民的速度,至少提前了兩年多,你想要什么封賞?”
朱元璋的思維跳躍很快,楊帆說道:“臣為陛下,為朝廷辦事,乃是理所應當,不敢要封賞。”
朱元璋背著手,笑道:“你的封賞咱過兩日會擬定圣旨,不過……”
朱元璋剛要說話,就見一邊的云奇正抬起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他心中一動,直接問道:“云奇,你要說什么?”
云奇了解朱皇帝的脾氣,不敢拖沓賣關子,道:“陛下,剛剛我與楊大人入宮的時候,見到大街上有占城國的使團,看那些人的樣子,應該不是第一日抵達?!?/p>
云奇這一說,朱皇帝的那雙虎目微微瞇起,流露出危險的光來。
“占城國使團來應天了?”
朱元璋冷笑了一聲,道:“好啊,占城國使團來京城,咱這個天子卻不知道!好一個中書省,好一個胡惟庸與汪廣洋!”
朱元璋發(fā)了火,卻沒有立刻行動,他想了想,對楊帆道:“明日早朝,你也一并上朝來,順便說說話,給朝中那些官員們正正風氣。”
楊帆不動聲色地說道:“臣遵旨,不過,彈劾官員自然有都察院來辦,陛下,臣這樣算不算越權?”
楊帆從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何時還會顧及越權這種事?他問這話是想再確認一下朱元璋的心思,看看朱皇帝是隨口一說,還是真的要他來管這件事。
朱元璋負手而立,神色嚴肅,道:“有何越權?你雖然不是都察院的御史,卻是朝廷命官,朝中有不法之事,你彈劾天經(jīng)地義!”
楊帆心中大定,隱隱還有一種興奮感。
這占城國使團的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就看有沒有人抓著不放。
朱元璋話里責備中書省,那這事兒就得牽扯到汪廣洋與胡惟庸的頭上。
楊帆可沒忘記他的作死大計!
在外面摸爬滾打了好幾年,遠離中樞,楊帆一直沒有機會再與朝中的大員們過過招。
如今,機會來了!
楊帆嘴角微微上揚,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不放過任何一個失職之人!”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在外多年,楊帆這柄快刀,依舊沒有喪失鋒刃,隨后,他又與楊帆聊了不少北方邊境的事情,尤其是北方的移民與軍戶的事情。
說起軍戶,楊帆就有說不完的話。
自從軍務改革之后,軍戶的日子比之前好過太多了,從糧餉的發(fā)放,到田產(chǎn)的賦稅減免。
從減輕軍戶的徭役負擔,到提升軍戶的社會地位,這每一件事都在準確地解決軍戶的燃眉之急。
誠然,百姓們對軍戶的整體認知,還需要時間去改變,但畢竟開了一個好頭。
楊帆在武英殿待了快一個時辰,才離開,帶著紅薯前往坤寧宮。
抵達坤寧宮的時候,馬皇后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桌好菜,就等著他來呢。
此刻,坤寧宮不止有馬皇后,燕王朱棣早就等在這兒了,兩年沒見,朱棣又長高了不少,已經(jīng)差不多能與楊帆一般高,人更加精神英氣勃勃。
“楊先生終于來了,你若再不來,母親這湯就要重新熱上一熱,才能喝嘍。”
楊帆笑容滿面,向馬皇后與朱棣見禮,身后的紅薯也隨著一起行禮:“拜見皇后娘娘,燕王殿下!”
馬皇后沒那么多的講究,揮揮手,道:“別站著了快坐下吧,在武英殿那邊等了那么久,一定餓了吧?”
楊帆笑了笑,道:“不瞞娘娘殿下,餓了。”
他一句話說得馬皇后笑個不停,給楊帆夾了一張餅,道:“好孩子,餓了就多吃點?!?/p>
馬皇后親自下廚,手藝自然沒的說,那味道更是讓楊帆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幾年前。
與馬皇后見面,楊帆就好像卸去了一身的防備,好像在母親身邊吃飯一樣。
燕王朱棣聲音洪亮,道:“楊先生,母親自打半個月前就開始念叨你,而今你終于回來了還親自下廚,我跟你說,母親為了我七妹的事情,都快一個月沒下廚了,你不來,我哪有口福?”
馬皇后輕輕拍打了朱棣一下,讓他多吃少說。
楊帆笑了笑,說道:“我來的路上,云內(nèi)官也說娘娘在為此事煩心,這應天城內(nèi)年輕才俊無數(shù),公主是千金之軀,想要找什么樣的夫婿沒有?娘娘為何為難?”
朱棣在一旁偷笑,道:“楊先生,你是不知道我那七妹的脾氣,她心氣可高著呢,一般人能入她法眼?便是我二哥、三哥,都沒少被她數(shù)落是庸人?!?/p>
楊帆啞然失笑,心中暗道,合著這是一刁蠻公主?
馬皇后輕聲道:“應天的年輕人雖然多,可找夫婿一來要看人品,二來要看能力,三來還要看她自己的意思,本宮為她挑選的她都不中意,哎。”
楊帆含笑,道:“公主殿下天生麗質(zhì),蕙質(zhì)蘭心,娘娘您也別著急,未來一定有良配的。”
朱棣在一旁忍不住偷笑,說道:“瞧楊先生將七妹夸的,你若真覺得七妹那脾氣好,要不你與她結親?”
楊帆嚇了一跳,忙說道:“殿下說笑了,這皇族婚配皆為功勛鐘鳴鼎食之家,吾不過一草莽出身之人,這樣的玩笑話萬萬不可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