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旁觀者清。
也許是他作為溫今也過去的心理醫(yī)生,太了解溫今也了。
孟清河心如明鏡,連自欺欺人的余地都沒有。
她面對傅硯璟時那不自覺的熟稔和依賴,幾分委屈和羞惱無奈的摻雜情緒。
都是對別人不會有的。
溫今也一開始,就從未想過選別人。
或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她只是怕了。
不是不愛了。
“你快上去陪外婆吧,省的外婆醒了找不到人?!?/p>
孟清河故作輕松的聳了聳肩,“我也該回家了。明天有從南城過來問診的患者?!?/p>
孟母依舊有些不放心,“你……”
“別亂點鴛鴦譜了?!?/p>
孟清河釋然一笑,“我跟她,就是朋友?!?/p>
*
今晚運(yùn)氣好。
小樓下恰好有停車位。
車甫一停好,溫今也就帶著被調(diào)戲下壓制的怨念與懊惱,迫不及待的解開安全帶下車。
她繞到后面去抱啾啾。
車門一打開,率先映入眼簾的,卻是大捧黃玫瑰花束。
溫今也愣了一下。
怪不得,她在車?yán)锫劦搅巳粲兴茻o的花香。
還以為是被氣糊涂了哪哪都出幻覺。
握著門把手的指尖不自覺收緊了。
傅硯璟不知何時繞到了溫今也身后,“喜歡嗎?”
溫今也醍醐灌頂,扯了扯唇角,“之前在我家門口,一朵一朵的黃玫瑰,也是你放的?”
他沒否認(rèn),“是我?!?/p>
“云姐給的我建議,她說黃玫瑰的花語是為愛道歉?!?/p>
算起來,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主動想送花表達(dá)心意。
過去他覺得這種所謂浪漫行為沒有任何實質(zhì)意義。
傅硯璟問:“你內(nèi)心有沒有一丁點的觸動?”
溫今也:……
“我還以為我被什么邪惡組織標(biāo)記了?!?/p>
這個回答又好笑又荒謬,完全超出傅硯璟的意料之外。
細(xì)覺又很有道理。
他手沒忍住,落在了溫今也松軟的發(fā)頂,動作又輕又快的揉了揉。
“膽子小就算了,腦洞倒是挺大的?!?/p>
他語調(diào)輕柔的打趣讓溫今也眼底閃過細(xì)微尷尬和羞赧。
一把拍開傅硯璟的手,溫今也抱著啾啾往樓道里走。
“你以后別再送花了?!?/p>
“那你想讓我送什么?”
傅硯璟虛心接受她的安排,瀟瀟然站在后面說:
“溫記者給我指條明路唄。”
他總能輕而易舉的帶偏溫今也的意思。
溫今也腳步未停,下意識想噎傅硯璟的話。
“我是記者,又不是指路的。”
“什么都別送?!?/p>
可他還是那樣氣定神閑。
“嗯好。”
他什么都依溫今也,一本正經(jīng)的胡說八道:“我喊董特助找找什么叫——什么都別。”
*
孔深林都要放棄深挖影響居民對政府多企業(yè)信任的陰暗面了。
但誰也沒想到,溫今也會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下午,接通了來自那個女人的求助電話。
“溫記者嗎?”
溫今也手上的動作全停了,“是我。”
女人聲音沙啞,卻不似上次那般歇斯底里的防備。
反而帶著一絲試圖搭建感情的不自在,做起了自我介紹:
“你還記得我嗎?我是漢江街50號樓的住戶,你可以叫我曾芳。上次你告訴我,等我什么時候想通了,可以隨時來找你。”
溫今也感受到她仍存的忐忑不安,語氣堅定而溫柔:
“我當(dāng)然記得?!?/p>
曾芳哽咽了一下,“溫記者,我們沒辦法了。如你所說,我決定再相信一次媒體?!?/p>
她試探地問了一句:“我們可以在盤馨路見面嗎?”
“當(dāng)然沒問題?!?/p>
不過,曾芳住在漢江街,忽然約溫今也到盤馨路,想必她所忌憚又想解決的問題正出現(xiàn)在這里。
但縱觀盤馨路這一年的變動,也只有柳御灣一個新樓盤的交付。
溫今也立馬收拾辦公桌上的記者證采訪筆隱藏采訪攝像頭等一系列設(shè)備。
“一會兒見,我跟我的搭檔馬上過去?!?/p>
等溫今也跟孔深林匆匆趕到盤馨路時,等待溫今也的卻不只曾芳一個。
五六個人神情焦慮不安。
在看到溫今也和孔深林下車之后,如同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走了過來。
其中一個面相樸實的中年婦女當(dāng)即跪在了溫今也和孔深林面前。
“我們的血汗錢,我們的家就靠你們了。求你了,一定要幫幫我們!”
溫今也后退了兩步,瞬間彎腰去扶女人。
女人卻搖了搖頭,“你是小芳推薦的記者,也是我們最后的希望了?!?/p>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是啊。你們是我們最后的希望了,一定要幫我們報道,一定要曝光那地產(chǎn)商的黑惡。金玉其外的柳御灣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
“他們?yōu)榱藬控?,?dāng)初說的天花亂墜,可那房子實際根本不是給人住的??!我跟我老婆奮斗了半輩子,才咬牙買了這棟房子,背上幾十萬的貸款,換來的卻是這樣一個家!”
場面悲憤而混亂。
孔深林趕忙控場,“大家別急,慢慢跟我們說。我們一定會如實報道的?!?/p>
“我來說吧?!?/p>
曾芳站了出來。
她先是因為上次的崩潰跟溫今也和孔深林道歉。
“希望上次對你們的冒犯,你們是知識分子,別跟我這樣的粗俗之人一般見識。我也不是針對你們,只是……我們的信任被辜負(fù)過?!?/p>
柳御灣的房子質(zhì)量極差,各種指標(biāo)都不算合格,實際情況也與當(dāng)初宣傳不符。
當(dāng)初選擇柳御灣房子的業(yè)主,都是在一場拆遷中得到補(bǔ)貼的。
因為是非商業(yè)的目的,所以補(bǔ)貼金額有限。
拆遷房也在偏遠(yuǎn)的城郊,位置荒涼。
對于不少人而言,等于失去了從小生活依賴的土地,變得居無定所。
柳御灣的開發(fā)商就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跳出來。
承諾凡是在這場拆遷補(bǔ)貼中的業(yè)主,如果不選擇拆遷房,都可以來柳御灣。
只需要在補(bǔ)貼金的基礎(chǔ)上,再加一小部分錢。
最后,擬定在城郊所建的拆遷房沒有建造。
反而柳御灣成了大家的心之所向。
可他們的滿懷期待,卻沒有換來一個溫馨的家。
如此一連串下來。
就仿佛這是一場針對他們的盛大騙局。
———
作者有話說:
發(fā)燒了老婆們,請一天假更一章
擤鼻涕擤得快要把腦干擤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