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這棵樹上的兆頭,已經(jīng)被樹皮重新覆蓋上了不少。
正常來講,這種在樹上砍的兆頭,因為最后還要用火燒,所以這片扒掉樹皮的地方,能保持三四十年,甚至四五十年不發(fā)生變化。
而眼前的這個兆頭,已經(jīng)被樹皮重新生長并蓋上了不少,那就說明,這個兆頭距離現(xiàn)在,最起碼也得四五十年往上了。
如果按新長的樹皮覆蓋程度算的話,那這個兆頭,很有可能已經(jīng)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了。
所以,這個兆頭,還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老兆頭”。
主要是這棵紅松很高大,也很粗壯,直徑起碼得有1.5米往上,所以這棵紅松的樹齡,也肯定是相當久遠了。
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時間久遠的老兆頭之后,王安的小心臟瞬間就激動了起來。
連忙抽出了侵刀,開始了重新給樹扒皮的工作。
當然,王安給這棵紅松扒皮的地方,還是這個砍兆頭的地方。
因為王安想要根據(jù)這個兆頭上面的完整信息,去判斷這個地方曾經(jīng)出了什么樣的人參。
看到王安滿面紅光,好像還正經(jīng)挺激動,最主要的是此時王安動作也讓人很費勁,王利十分疑惑的問道:
“四哥,你這是干啥呢?你給樹扒皮干啥呀?”
王利的話說完,王安才邊用力削樹皮,邊笑呵呵的說道:
“老五你絕對是個福星啊,我要是沒猜錯的話,這個地兒可能是個老埯子?!?/p>
王利一聽“老埯子”仨字先是一愣,過了一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老埯子”仨字是啥意思。
只見王利反應(yīng)過來后,一掃之前的頹態(tài),也突然變得很是激動了起來,并下意識的問道:
“老埯子?這個地方竟然能有老埯子?四哥你好好看看,這是真事兒嗎?”
不怪王利能有此疑問,主要是這個地方雖然算是深山范圍,但卻是趕山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也就是說,已經(jīng)有不知多少人,從這里經(jīng)過了。
難道他們都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老兆頭?這著實是讓人難以相信的。
之所以王利能這么激動,那是因為在東北民間有一句俗語,那就是“圍著埯子轉(zhuǎn),就能吃飽飯”,可見一個老埯子,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
王安笑呵呵的說道:
“嗯呢,這老兆頭都出了,那肯定得有老埯子才對呀,哈哈哈...就是不知道這個老埯子,還有沒有大棒槌給咱們剩下?!?/p>
王安這么說,其實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韓水生曾經(jīng)說過,有兆頭的地方,必然是埯子,但老埯子,卻未必有兆頭。
準確的來講,老埯子是曾經(jīng)挖參時留下的土坑,而老兆頭,是挖參人將參挖走后,在樹上留下的記號。
之所以要這么干,那是因為早年參幫的規(guī)矩非常多,其中之一就是“抬大留小”。
因為純野生人參,生長是極為緩慢的。
一到五年,都是三個葉,也就是“三花子”。
五到十年,才長出一個枝葉,也就是“馬掌子”。
十到二十年,長出兩個枝葉,也就是“二甲子”。
三四十年之后,才會長出三個枝葉,也就是“登臺子”俗稱“三品葉”。
五十年之后,將會長出四個枝葉,也就是“四品葉”。
八十到一百年,才會長出五個枝葉,就是“五品葉”。
只有一百年以上,才會長出六個枝葉,也就是“六品葉”,野生人參中的極少數(shù)。
不過要知道的是,人參還有一個特質(zhì),就是人參到達6品葉之后,如果不被破壞的話,那以后每年,它都是六品葉,也就是最多只長出6條枝葉。
像是“三花子”,也就是1到5年生的小人參,還有“馬掌子”,也就是5到10年生的小人參,都是不能挖的。
因為這些小人參,也就比牙簽粗一點,即使挖了,也是沒什么價值,更是不值錢的。
只有“二甲子”,也就是10年以上20年以內(nèi)的,才可以挖。
當然,要是完全按規(guī)矩的話,“二甲子”也是不能挖的,只有“燈臺子”也叫“三品葉”,也就是生長了30多年的以上的人參才能挖。
但規(guī)矩是規(guī)矩,遵不遵守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畢竟這種規(guī)矩都是人定的,而人定的規(guī)矩,其實就是用來打破的。
因為“二甲子”這種生長了10到20年的小參,雖然也是值不了多少錢的,但“二甲子”,也就是枝葉分兩個叉的人參,就能賣錢了。
所以只要能賣錢,規(guī)矩也就沒有人會在乎了。
況且,“二甲子”還被稱之為“開山鑰匙”,那就是只要見著“二甲子”了,那周圍必然還有更大的人參出現(xiàn)。
除此以外,在挖“二甲子”的時候,還有可能會有驚喜存在。
而這個驚喜,叫做“轉(zhuǎn)胎”,那就是看枝葉的話,明明是“二甲子”,但挖出來卻是根大參。
“轉(zhuǎn)胎”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發(fā)生,那是因為原本的三四五六品葉的人參,被蟲子咬斷了蘆頭,或者被動物們踩斷了蘆頭。
這就導致剩下那半截人參,自己在土里慢慢修養(yǎng),等修養(yǎng)夠了,就會在多少年后再重新長出兩個枝葉。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早年的參幫,對比來說還算是守規(guī)矩的。
最起碼,把參挖走后,“砍兆頭”這個事情,絕大多數(shù)的參幫成員都是會遵守的。
兆頭的存在,其實就是早年參幫成員,留下的記號,一方面是為了自己有生之年,再過來幾次把當年留下的小參,現(xiàn)在長成的大參挖走。
而另一方面,就是為子孫后代留下的福祉。
所以,有“老兆頭”存在,就必然有老埯子。
而有“老埯子”的地方,若是當初的挖參成員,因各種原因沒砍兆頭,那自然就沒有“老兆頭”的存在了。
王利聽了王安的話,便滿眼冒光的看著王安的侵刀,一下接一下的將新長的樹皮割開。
王安見狀,笑呵呵的吩咐道:
“你別盯著我,你再去附近的樹上看看,看還有沒有這樣被拔掉一塊皮的樹?!?/p>
王利聽完連連點頭道:
“哎,好嘞四哥。”
就在王利剛要走的時候,王安又說道:
“小樹不用看,就挑這種大樹看就行了?!?/p>
“知道了四哥”
王利答應(yīng)這句話的時候,已經(jīng)跑出好幾米遠了。
就在王利四處找“老兆頭”的時候,王安終于將這個兆頭上的樹皮,全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