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些個流言,張居正寫的這些個詩詞加上他送進宮里的白蓮白燕,也還算應(yīng)景。
再加上小皇帝朱翊鈞很快就要選后,來年就要大婚,其實其中一些所謂“出雙入對”的隱喻,興許就是指的這個。
可到了現(xiàn)在就不同了,外面流言傳起來,當事人不管怎么說都不會有人相信。
正應(yīng)和了后世那話,沉默就是默認,解釋就是狡辯,泥巴塞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
對于傳張居正的流言,魏廣德其實才懶得管,只不過現(xiàn)在時機太過湊巧。
如果因為這件事兒,讓張居正狼狽下野,那張居正還未完成的改革怎么辦?
難道讓他堂堂魏閣老來繼續(xù)推行?
他魏廣德可辦不到。
里面涉及到的厲害關(guān)系還駭人了,沒有點“我不下地獄是下地獄”的氣魄,還真做不下來。
魏廣德也考慮過,如果李太后和張居正要是真有那么一段,送這段詞兒進宮,興許還有穩(wěn)定自己地位的目的。
畢竟,馮?,F(xiàn)在對他的態(tài)度,他也需要宮中的奧援。
不過還是那話,魏廣德覺得李太后不大可能和張居正有一腿。
如果真有,那李芳就真是瞎了眼。
因為流言的關(guān)系,隨后幾天內(nèi)閣,甚至整個朝堂的氣氛都很是微妙。
大家雖然都不在衙門里面議論這個事兒,可背不住在私人場合交流對此的看法。
魏廣德收到的消息,張居正這段時間也很消停,除了內(nèi)閣辦公,散衙后都是直接回府,也不出去應(yīng)酬了。
當然,張居正不出門,那些交好的官員還是會上門去的。
這樣的氛圍,直到遼東戰(zhàn)報送來,戚繼光部于日前攻占紅力寨,殺死了阿臺和阿海,朝堂上才終于有了一絲喜慶的氣氛。
是的,雖然打的是王杲殘部,但現(xiàn)在遼東敢和大明叫板的,也就是王杲留下的這倆孩子,一個勁攛掇著遼東那些女真首領(lǐng)造反。
他們一邊聚攏遼東的女真部,一邊還從更北邊招募野女真壯大自身實力。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放養(yǎng),大明也基本搞清楚了遼東女真部族中反對大明的部族。
在攻下沙濟城后,阿臺和阿海就匯聚在紅力寨,企圖利用地形優(yōu)勢抵抗明軍的圍剿。
同時還召集了盟友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等人率部來援。
是說打的王杲殘部,其實還參雜了蒙古和其他女真部族。
這一仗的陣勢,絲毫不比去歲圍剿王杲部弱,戚繼光命一部圍困紅力寨,他則帥主力擊敗了插漢部、泰寧部等援軍,徹底擊敗外援之敵后,才對紅力寨發(fā)動最后的總攻。
最終,兩兄弟死于戰(zhàn)火,王杲部這次算是全部被剿滅。
沒有了王杲及其子的攛掇,想來遼東女真各部應(yīng)該會老實一段時間了。
特別是這次女真和蒙古人投入了七八萬人的軍隊,但最終還是被明軍擊敗。
甚至現(xiàn)在,戚繼光部還駐留在沙濟城和紅力寨,大有把大明北部邊疆繼續(xù)向北擴張,寬甸六堡不再是大明最北邊的邊境線。
“兵部得好好籌劃一下,仔細判斷占據(jù)沙濟城和紅力寨的影響,到底是否對我大明有利?!?/p>
內(nèi)閣魏廣德值房里,他正在接見兵部尚書及兩位在部侍郎,詳細了解了遼東的局勢。
“不是說那地方一定叫占下來,獲得所謂替朝廷開疆拓土的的功勞,而是得考慮占據(jù)此地對大明是否有好處,我明軍能不能夠占的住。
若是占下來,反而讓遼東局勢變得復(fù)雜起來,或者遼東都司負擔太重,難于長久駐留的話,還不如直接將這些寨子分散交給其他效忠我大明的部族,壯大一點他們的實力。”
魏廣德思索了譚綸他們說起的遼東情況,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很想把明軍直接排到奴兒干城去,可魏廣德也知道此事不能急躁,還是得一步步來。
若是不能讓女真諸部徹底臣服,那派去的孤軍,很容易會遭受巨大損失。
屆時,又將是朝堂上的一件大事兒,鬧出一場風波來。
做事就可能出錯,不做就一定不會有錯。
倒不是魏廣德懶散了,不想繼續(xù)向北擴張,而是他知道明軍向北的戰(zhàn)略得穩(wěn)步推進,一步步來。
當年為了一個奴兒干城,可以說永樂皇帝幾乎是不惜朝廷耗費才占下來的。
一條黑龍江下游河畔,就進駐了數(shù)萬大軍,而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這條河道的暢通,為奴兒干城輸送物資。
當然,軍隊駐扎在河邊,也直接控制了流域附近的地區(qū)。
但是,這樣的耗費,可不是大明能長期支撐下來的。
所以到最后,明軍不得不進行收縮,內(nèi)遷了奴兒干都司的兵馬,只是通過對當?shù)夭孔迨最I(lǐng)封貢的形式,名義上繼續(xù)掌控此地。
“兵部要有一個明確的態(tài)度,那就是我大明的北部邊疆是奴兒干城,而絕對不是什么寬甸六堡,或者說紅力寨。
遼東都司應(yīng)該有兵船,能夠隨時運送一個千戶所進駐奴兒干城?!?/p>
聽到魏廣德這么說,譚綸和兩個侍郎都是微微驚訝了一番,不過只是相互對視一眼,卻沒人說話。
“今年肯定是來不及了,不過遼東都司可以準備,我希望明春夏之季,遼東都司可以排除兩三個百戶所沿黑龍江下游巡視一下奴兒干城。
遼東兵船不足,兵部要從中協(xié)調(diào),從山東或者其他地方調(diào)船。”
魏廣德說完,就看著譚綸,等待他的答復(fù)。
“魏閣老,此番北巡,是否是要準備重新在奴兒干城駐軍?”
譚綸直接開口問道。
“朝廷多年不曾了解北邊的情況,這次主要是了解奴兒干都司現(xiàn)在的局勢,這支船隊也只是過去看看,是否有其他勢力滲透那里。
記得好像奴兒干城對海還有個大島,島上還有居民?!?/p>
魏廣德回答道。
“閣老說的是苦夷吧,島上生活著數(shù)千苦夷人?!?/p>
有侍郎插話道。
“苦夷.....庫頁......”
魏廣德嘴里低聲念叨一句,后世的庫頁島現(xiàn)在應(yīng)該就是苦夷島了,只不過后來可能認為名字不好,才改了通音字。
“如果可能,讓他們也上苦夷島看看,給那里的人送點東西,宣揚我大明威儀。
這么多年了,那里的人怕是都忘記他們還是我大明的臣子了?!?/p>
魏廣德繼續(xù)說道。
譚綸明白魏廣德的意思了,倒是不急著恢復(fù)在北面駐軍,而是去轉(zhuǎn)一圈,提醒下那些人,這些是大明的土地,他們還是大明的臣子。
“帶些糧食,布匹和棉花,算是皇帝賞賜,以后隔個三五年就走一趟。”
魏廣德說完這話,就看著譚綸笑道:“諸位大人應(yīng)該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吧。
對了,聽說那里距離倭國很近,大軍登島后也要注意收集下相關(guān)消息。
如此近鄰,我相信苦夷人對倭人應(yīng)該是有接觸的。
有必要讓倭人知道,苦夷島是我大明的疆土,讓他們不要想著染指。”
等正事聊完,魏廣德送走兵部的人,這才回值房思考片刻,就簡單寫了個讓遼東都司派兵北巡奴兒干城的奏疏。
這件事兒不算小,畢竟是兵事,所以魏廣德打算一會兒和張居正先聊聊,看看他的意思。
糧食、布匹和棉花,每年兵部分得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都是緊著邊軍調(diào)配。
這多出來的物資,就得找戶部調(diào)撥了。
數(shù)量倒是不用太多,就是過去看看情況,讓當?shù)厝讼肫饚资昵斑@里還是大明管理的土地就行。
如果只是三五年送點物資過去,就能讓當?shù)厝藢Υ竺饔心钕耄簭V德覺得這筆買賣就不虧。
畢竟那地方苦寒,人活著是真的不容易。
否則,當年也不會有那么多逃兵,到最后也因為負擔過重不得不撤回軍隊,放棄那片土地。
魏廣德把計劃和朝廷能得到的好處都寫的明白,其實奏疏這東西,如果是議政的,都非常簡單,也就是賀表一類恭賀的奏疏,那就得費點心思,寫的花團錦簇才好。
反正就是和八股文差不多,不斷的堆砌辭藻,追求的就是華麗。
魏廣德就是隨便寫寫,在閣臣之間傳閱,自然不是什么正式奏疏,那東西最后還是要兵部來上的,內(nèi)閣票擬司禮監(jiān)批紅蓋印,早得很。
寫完,魏廣德等墨跡稍干,這才起身出門,直接去了張居正值房。
“首輔大人有空閑嗎?”
到了門前,魏廣德開口問道。
“大人正在處理公文,小的馬上通報?!?/p>
門前書吏急忙說道,隨即告?zhèn)€罪就轉(zhuǎn)身進了屋子。
很快,人又從屋里出來說道:‘魏閣老里面請。’
“嗯?!?/p>
魏廣德點點頭,邁步走進屋子。
這段時間,內(nèi)閣散衙前的碰頭會也幾乎沒開,畢竟也沒什么大事兒。
最大的事兒,除了萬歷小皇帝選后,也就是對外的兩場戰(zhàn)爭。
秀女已經(jīng)進宮學規(guī)矩,就和外朝沒關(guān)系了。
而西南和遼東的戰(zhàn)爭都打贏了,剩下就是收尾和敘功,那都是兵部議定以后交給內(nèi)閣和宮里做出最后的定奪。
至于其他事兒,自然是不需要碰頭,一個閣臣按規(guī)矩票擬就好。
都知道張居正現(xiàn)在的情況,魏廣德自然沒事兒也不會找他聊天。
張四維到是很早就跑了張府,魏廣德當晚上就聽到張吉匯報了,也沒放在心上。
進屋相互行禮后,張居正引魏廣德坐下,魏廣德直接把他寫的東西拿出來遞給張居正,又把他的考慮說了下。
“雖說朝廷給奴兒干的部族送去糧食和布匹之類的,看似耗費國帑,但是在那里自然也會收獲毛皮,山參等關(guān)外的稀罕貨作為貢品。
有了這些東西送入宮中,今年宮里采購也會變少,所以算算賬,其實也虧不了多少,卻重申了我大明對奴兒干的管理之權(quán),吾覺得利大于弊?!?/p>
張居正邊看邊問,魏廣德也耐心解答。
剛才就是涉及到年底,戶部財政窘迫,不過這其實只是白銀有所不足。
但是一年兩次收上來的實物賦稅還是有的,就比如這糧食和布匹,對于送出去的,自然不需要多好。
實際上,大明現(xiàn)在收取的實物賦稅,特別是布匹,成色好的都送到京城,差的就留在地方,或發(fā)賣或用來制成軍服,剩下的不少,也就是棉花稍微有些緊張。
調(diào)撥物資而已,戶部應(yīng)該還是能夠輕易完成。
“這樣也好,就是這兵船,善貸打算如何解決?”
張居正思考片刻也是點頭,遼東有兵馬,只是抽調(diào)幾個百戶所,幾百人去一趟奴兒干城,耗費倒也不大。
至于送過去東西,也是有回禮的。
何況,都是物資,朝廷給得起。
但是說到北上的兵船,張居正就得問一句了。
遼東在沿海一帶有少量的船只,而且都是小船,運載數(shù)百人北上,怕是很難找到足夠的大船,那就只能從南邊調(diào)。
“山東。”
魏廣德低聲道,“登萊水師中抽調(diào)部分堪用的船只移交遼東都司,冬季北方結(jié)冰后返回登萊,來年冰融后再北上歸建就是了?!?/p>
魏廣德自然考慮到船只問題,只是他也不確定登萊水師現(xiàn)在船只的情況,只知道很不好,多是些老船。
南海水師主力又一直沒有回來,現(xiàn)在江浙幾個造船廠的新船,都是南海水師訂購的,錢財也是從南邊撥給。
要是京師直接從那里要船,少不得就得朝廷出這筆銀子。
還是那話,現(xiàn)在戶部沒錢,這筆銀子按說也該是工部出,不過工部重心轉(zhuǎn)移到黃河下游治理上,也沒錢造船。
“我會給現(xiàn)在登萊水師主將寫信,讓他挑選最好的戰(zhàn)船移交給遼東都司,也會從南海水師調(diào)船補充登萊。
朝廷財政寬裕了,也會撥銀子給登萊水師新造大船,兵部再下文,我想山東那邊也沒什么好說的?!?/p>
現(xiàn)在的登萊水師歸山東都司管理,不像南海水師,和各省都司一個級別,只聽兵部的命令行事。
但是也因為這樣,魏廣德可不認為山東巡撫就會跳出來反對朝廷的命令。
畢竟,他的官帽子還在內(nèi)閣手里。
雖然不能直接任免,但影響力還是足夠的,要換人雖然有些麻煩,但絕對不難辦到。
“唉,都是沒銀子鬧的。”
張居正嘆口氣說道,“西南李成梁那里可曾回報能夠送回來多少銀子?”
魏廣德?lián)u搖頭,苦笑道:“算算時間應(yīng)該也收到兵部公文了,就算馬上起運,最快也要三五個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