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國?”
二樓還在看熱鬧的幾人在聽到這個名字之后,臉色同樣都有些詫異。
尤其是蕭寒,他此刻,更是眉頭都緊緊的擰在了一起。
其實早在當初決定平滅土谷渾后,蕭寒就與程咬金等人,一同研究過這個緊鄰土谷渾的吐蕃國。
因為論起來,這個土谷渾大小,也算是吐蕃國的藩屬國。
雖然是那種不受待見,動不動就要挨吐蕃揍的藩屬國。
但不管怎么樣,這從屬名義在那擺著。
大唐這次直接出兵,不跟吐蕃國打聲招呼,直接動手收拾了土谷渾。
這就相當于在當面抽吐蕃這個宗主國的嘴巴子!
搞不好吐蕃國就會惱羞成怒,對大唐悍然興兵!
不過,當時雖然幾人都這么想過。
但當仔細研究過后,幾人又覺得就算吐蕃知道了此事,那也會因為他們自己國內(nèi)也是初步安定,不太可能會做出這么不明智的舉動。
再者,對程咬金他們而言:大爺我打你小弟,打就打了!你能奈我何?有本事打回來?。?/p>
以現(xiàn)在大唐強盛的國力,雖然想要攻上有氣疫保護的吐蕃有些困難,但他們一旦敢下來,怕是想要再回去,就不太容易了。
平原大戰(zhàn),據(jù)城而守,這兩點,唐卒不懼天下任何人!
“吐蕃國使者?你們?”
二樓,蕭寒還在愣愣出神,樓下的孫縣令已經(jīng)反應(yīng)過來。
只見他先與身邊一人低語幾句,緊跟著,那人便招手喚過一個衙役,讓他小心翼翼的上前,在眾人目光注視下將包袱拿了回來。
拿回來的包袱,很快就被當著眾人的面打開。
打開包的嚴嚴實實的錦帛過后,里面包的是一本薄薄的金黃色冊子。
冊子上的字蕭寒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但見那個縣令臉色一下緩和下來,甚至分開擋在身前的衙差親自走上前去,就知道這些人的使節(jié)身份,應(yīng)該是做不得假。
確認了對方的身份,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立刻就緩和下來。
衙差們手中的軍弓,全都在孫縣令的呵斥聲中,一一放了下來。
那些吐蕃蠻子見狀,也在隊伍里那個年輕人的吩咐下,慢慢松開了腿軟腳軟的謝捕頭等人。
等到雙方解除對立,接下來,就聽孫縣令上前與那些吐蕃人說了幾句什么,似乎是在問什么情況。
等問完之后,又領(lǐng)著他們朝客棧外走去,想來應(yīng)該是要去縣衙說話。
“這下沒熱鬧看了!”
等看著那些吐蕃蠻子隨著孫縣令開始往外走,李神通這才翻了個白眼,不滿的說道:“這個縣官也太慫了!管他什么使節(jié)不使節(jié)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該先把這些人抓起來,打上一頓再說!”
蕭寒在旁邊看的也是有些郁悶,這些混賬東西,在大唐境內(nèi)打了人,砸了東西,難道就這么算了?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優(yōu)待外國使節(jié)的臭毛病,卻是從不知多少年前,就已經(jīng)流傳下來了。
甚至近些年,有些別有用心的異族人,成天打著使節(jié)的名頭,來大唐混吃混喝,攪得地方官員焦頭爛額,想打打不得,想送又送不走。
老祖宗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讓后世子孫,吃了多少的啞巴虧。
“等等!”
可就在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此事該這樣草草結(jié)束之時,一道大喝,卻突兀的在下面響了起來。
這聲音有些熟悉,蕭寒下意識抬眼看去,卻發(fā)現(xiàn)發(fā)出聲音的,正是這客棧掌柜。
此時,這位客棧掌柜正站在客棧門口,伸手攔在那幾個吐蕃人面前。
他面色漲的通紅,牙齒緊咬:“先不準走!你們砸了我們的東西!先賠錢!不賠錢,不準走!”
“對!賠錢!”
“不賠錢!不能讓他們走!”
客棧掌柜的話,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石子,之前就涌進客棧的一眾百姓見狀,立刻大聲附和起來!
而走在最前面的那個孫縣令雖然面色稍稍有異,卻并沒有拿出官威,喝令客棧掌柜退下,反而像是沒聽到一樣,往前又緊走了幾步。
“跟我們要錢?!”
那些個吐蕃人看起來也是平日橫慣了,看到這個店掌柜竟然敢跟他們要錢,非但沒有心虛,反而囂張大笑起來。
“賠錢!”
“賠錢!賠錢!賠錢!”
不過,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這些人發(fā)現(xiàn),這些人手中的鐵锨,棒槌,鋤頭,再一次舉了起來!
并且外面的街上,也有越來越多的百姓隨之涌了過來!
而本該保護他們的衙差和縣令,這時早就悄悄的走到街心,與他們拉開了好大一段距離。
何為老秦?
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早在戰(zhàn)國策,史記當中就有記載:大秦人上戰(zhàn)場,往往不披甲胄、脫衣赤膊沖向敵人!左手提敵首,右手挾俘虜!一副悍不畏死的勇武之狀,有見者,莫不心驚膽寒!
現(xiàn)如今,這些百姓,不就是那赳赳老秦?!
“哈哈哈,這縣令有意思,竟然用了一招引蛇出洞!”
二樓,看到樓下這般場景,李神通禁不住拍手叫好起來。
剛剛對那個憋屈縣令的嫌棄,這時全都一掃而空,甚至還有些打心眼里佩服他。
真不愧是讀書人出身,這么陰損的招,他也能想得出來。
現(xiàn)如今,手上沒了人質(zhì),官府又裝著看不見,再加上周圍一眾虎視眈眈的秦人百姓,這讓吐蕃人們,立刻就陷入了恐慌之中,生怕一個不好,就要被這么多人活活打死。
百姓口中“賠錢”的聲浪,一道大過一道!
見到這種場景,吐蕃人群中的那個年輕人終究是眉頭微皺,從袖口中掏出一塊黃燦燦的金器,讓人遞給了前面的客棧掌柜。
金器在吐蕃人手中傳遞,等客棧掌柜伸手接過這件金器后。
不管是客棧里,還是大街上,頓時就爆發(fā)出一陣歡呼之聲。
無數(shù)百姓就像是打了勝仗一般,擊掌慶賀!
而那些吐蕃人見到這一幕,卻無不面容鐵青,神色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