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
我還在酒店房間睡覺,我老姐來敲門叫醒了我。
她見我睡得迷迷瞪瞪,說周重現(xiàn)在下落不明,我竟然還睡得著。
“關鍵我不睡也起不了作用啊?!?/p>
“到時候他掛了,我也猝死了?!?/p>
回到床邊,我拿起手機一看,正好是中午十二點。
我老姐提了些吃的過來,又去隔壁把顏希叫醒,讓她過來一起吃。
正吃著東西,我們聊到那塊玉,也就是被兇手強行塞進楊超嘴里的那塊玉。
“其實這塊玉大有來頭,它叫螭吻玉。”
我吃完說道:“相傳在宋朝年間,有個老道士帶著自己的徒弟途徑一座縣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見有個年輕人向他求救,說自己馬上要被縣令處以絞刑。”
“這個年輕人在夢里痛哭流涕,說自己很冤枉,是遭人陷害入獄,他希望老道長能夠救他一命?!?/p>
這老道士醒了以后就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個年輕人在夢里說自己馬上要死了,那就是還沒死啊,既然沒死,怎么可能給他投夢呢?還是說這僅僅只是一個很尋常的夢而已?
考慮到人命關天,老道士就起了一卦,結果發(fā)現(xiàn)確實是有人在向他求救。
他很快明白過來,知曉這是因果,是上一世的因果促使他來到這座縣城,正好遇到上一世的兒子在向他求救。
這個年輕人就是他上一世的兒子,想必是上一世有對不起兒子的地方,所以這一世才有因果顯現(xiàn)出來。
既然有因果顯現(xiàn),自然是要去了結。
于是老道士便在當?shù)卮蚵?,很快打聽到有個入獄的年輕人,因為奸淫婦女不成,失手將其殺死,因而入獄被判絞刑。
可是年輕人既然在夢里喊冤,想必這里面應該另有隱情,于是老道士便和徒弟日以夜繼地開始調查,終于,他們在年輕人被執(zhí)行絞刑的前一天查明了真相。
真相就是年輕人并不是兇手,真正的兇手,是縣令的兒子。
所以這個年輕人確實很冤,冤到要投夢求上一世的父親救他一命。
現(xiàn)在真相已經查明,自然可以還年輕人一個清白,可是這件事兒,能輕易就平冤昭雪嗎?
老道士一生漂泊,歷經人生百態(tài),深知這事情沒有辦法,不可能平冤昭雪。
于是在年輕人被執(zhí)行絞刑的前一晚,他找到年輕人的父母,交給其父母一塊玉墜,叮囑他們在去見兒子最后一面的時候,務必將玉墜交到兒子手中,在執(zhí)行絞刑之前塞進肛門。
為什么要塞肛門,因為如果塞嘴里,在絞刑的時候必然會吐出來。
這老道士就說,只要按照他說的去做,執(zhí)行完絞刑的次日正午,人一定會復活醒過來。
這個年輕人的父母,原本已經絕望到接受了現(xiàn)實,連給兒子縫制的壽衣都已經準備好。
其實他們也并不相信老道士能救自己兒子,但為人父母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哪怕希望很渺茫,他們也當作救命稻草。
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去見兒子最后一面的時候,按照老道士的吩咐偷偷將玉墜塞給年輕人,又小聲告知務必塞進肛門。
當天午時三刻的時候,年輕人在刑場被執(zhí)行絞刑,當場被吊死。
可能是出于愧疚,這個縣令并沒有將年輕人一直吊在刑場,在確認其死亡之后,便通知其父母來將遺體領走。
父母在接到兒子的遺體之后,一路帶著尸體痛哭回到家,到家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兒子的喉骨都已經完全斷裂,這如何能活得過來?
就算是神醫(yī)在世,這也根本沒辦法救得活??!
在他們沉浸于悲痛的時候,老道士送來一塊黑布,將年輕人的尸體完全遮蓋起來,并提醒其父母,尸體就停在院子里,不要管這里放著什么,就當放了一件不相關的東西,如果明日午時人沒有活過來,他來這里以命抵命。
不過他還是叮囑了一下,說不要讓動物靠近,更不要揭開黑布。
父母已是傷心欲絕,唯有盼望兒子能活過來,因為這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就這樣,二老熬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十多個小時,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正午。
當正午一到,只見黑布被掀開,正如老道士所言,這年輕人居然真的活了過來,他斷掉的喉骨也恢復如初!
這完全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大活人!
一家人簡直是難以置信,當場跪謝老道士。
老道士并沒有多言,也沒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叫年輕人把那塊玉墜拉出來還給他,然后讓這一家人趕緊逃離這里,如果被縣令知道,必然還要來追殺。
將玉墜收回來之后,他轉身離去,也帶著自己的徒弟離開了這里。
其實連這徒弟都想不明白,于是在路上就問起師父,說這個玉墜到底是什么神物,怎么可能讓一個已經吊死的人復活呢?
這老道士就講了一個故事,說龍生九子,各有喜好,而老大‘囚?!詼仨槪窒矏垡袈?,時常蹲在琴頭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普天之下的琴,在琴頭上都會刻上囚牛的圖案。
有一天囚牛在山中睡覺,忽聞一陣悅耳的琴聲,它感到十分驚訝和欣喜,因為它從未聽過如此悠揚的旋律,只聽得如癡如醉,不小心就當著彈琴之人的面現(xiàn)了原型,因為它想看看到底是誰彈得如此悅耳。
可它忘了,它是神獸,高大怪異的身體當場嚇到了彈琴的書生,那書生驚恐萬分,棄琴而逃,不小心墜入河中,當場丟了性命。
這囚牛就很苦惱,一來書生因它而死,它感到愧疚,二來書生一死,它再也聽不到如此美妙的音律,它感到悲傷。
于是它安置好書生的遺體,立馬跑去找自己的弟弟螭吻。
這螭吻是龍的第九個兒子,龍頭魚身,形狀猶如四腳蛇剪去了尾巴,常年棲息于海里。
囚牛找到弟弟螭吻之后,講明緣由,希望螭吻能送他一塊鱗片,他拿著這塊鱗片去復活那位書生。
螭吻一聽,簡直思之令它發(fā)笑,心想自己堂堂神獸,這叢林大傻子竟然要扒它鱗片去救一個凡人。
它不免有些生氣,便諷刺囚牛,說汝之屌,何不上九天?
囚牛見螭吻拒絕,竟還嘲笑它這個兄長,不由大怒,遂暴打,強取鱗片,倉惶逃離,拿著螭吻的鱗片回去將書生復活。
這書生一直活到百年歸老,他歸老之際,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告誡兒子待他死后務必將他尸首焚化,到時候從骨灰里面取出一塊玉墜。
這塊玉墜便是螭吻的鱗片所化,是他的知音囚牛送給他的信物,務必當作傳家寶代代傳下去。
而這塊玉墜,后世便稱之為螭吻玉。
【親愛的讀者,如果認為內容可以,記得加入書架哦,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