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意好,發(fā)的物資也很豐盛,一共二十戶,每家每戶兩斤月餅,兩斤封糕,十斤大米,重頭戲是紅包。
樓紅英還給這二十戶困難家庭發(fā)了紅包,每個紅包五百塊,足夠他們過個好的中秋節(jié)了。
除了給困難家庭發(fā)放愛心物資外,她還給村小學捐助了圖書館,學習用品,這樣一來,孩子們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擁有了自已看課外書的地方。
在樓紅英的響應下,齊梁也加入了獻愛心的行列。
夫妻倆強強聯(lián)合,一個捐助圖書和學習用品,一個修建圖書館以及桌椅。
除此之外,樓紅英還利用人脈,請來了城里的老師做短期的支教,讓孩子們接觸到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她知道,孩子們要想脫離貧窮,就必須要好好讀書。
這一系列的善舉,實實在在的感化到村里人;那些平時愛嚼舌根的嬸子大娘們,也覺得羞愧,除了樓紅英夫妻倆,誰還能為村里人辦事呢!
村主任楊柳,轉眼間也來這里五年了,娶了妻,生了孩子,扎根在這里。
本以為他會把一腔的熱血獻給村里,可不知為啥,他任職的這幾年,村里始終變化不大。
上面偶爾發(fā)一些福利,別的村都有,唯獨小山村沒有。
有村民問他怎么回事,楊柳就說咱們這里是有名的富裕村,有兩家企業(yè),所以上面的福利發(fā)給了周邊的貧困村。
他說的好像有點道理,村民們一開始也沒有懷疑,可是漸漸的,有人發(fā)現(xiàn)楊柳用上了高檔手機,吃上了好煙,就連他的媳婦,一個村小學的老師,也配上了手機。
他的錢從哪里來?有人懷疑他以權謀私。
有一個村民的親戚是外村的村主任,他向這位親戚訴苦,“你們村一到過年發(fā)東西可不少,為什么我們村沒有呢?”
這位村主任親戚一臉疑惑的說:“怎么可能?楊柳可是一分不少的全領了,從救助款到福利物資,哪一回少了他,再說他和鄉(xiāng)長還是親戚?!?/p>
這位村民聽后十分氣憤,回去就把這事傳開了。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家整天肥吃二喝的,合著用的全是咱們大伙的救助款,走,找地方說理去。
幾位村民一商量,在鄉(xiāng)政府門口拉起了橫幅,一群人坐在那里,非要鄉(xiāng)長給個說法。
鄉(xiāng)長見狀,苦口婆心的勸他們回去,這里面肯定有什么誤會。
帶頭的村民說:能有什么誤會,有本事你讓他把屬于我們的東西吐出來啊!”
鄉(xiāng)長說是真的沒給你們村里發(fā),因為你們村有兩個企業(yè),比別的村條件好些,肯定優(yōu)先照顧貧困村了。
村民們不相信,說鄉(xiāng)長和楊柳是親戚,肯定向著自已人,如果鄉(xiāng)長不解決,那我們就到縣里拉橫幅。
鄉(xiāng)長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愛上哪拉上哪拉。
這幫村民又開了輛面包車,一車人來到縣府門口,把橫幅一拉,集體喊還我們公平??h里了解情況后,苦口婆心的解釋,說鄉(xiāng)里的做法沒毛病,回去吧。
縣里也不好使,難不成還要去省里?。∵@幫人傻了眼,幾天來連吃帶喝的花了不少錢,這錢找誰報銷去?
有個村民建議找楊柳報銷。
鬧了一圈沒鬧出個結果,幾個人垂頭喪氣的回來了,拿著吃喝的發(fā)票來找楊柳報銷。
這簡直是笑掉了大牙,你們到處去告我,還找我來報銷發(fā)票,明擺著欺負人啊!
村民說你不報也行,把你貪污的東西,拿出來咱們幾個分了。
“可笑,你哪只眼看到我貪污了?再胡說八道我告你們誹謗?!睏盍鴼鈶嵉恼f。
有位村民接話說:“有證人,隔壁村的村主任說的,他說的話還能有假嗎?”
話音一落,那位村民慌了,埋怨這位你咋把我親戚給出賣了?這下他非找我麻煩不可。楊柳也聽明白了,是隔壁的村主任造的謠,這就好辦了。
于是,他來到鄉(xiāng)里找到了鄉(xiāng)長,要鄉(xiāng)長把隔壁村的村主任叫來三面對證。
這件事鬧得不小,影響極壞,原來是有人在背后使絆子。嚴厲打擊這種胡說八道的行為,鄉(xiāng)長立刻下令:馬上召開村主任大會。
隔壁村的村主任知道自已闖了禍,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參加。鄉(xiāng)長又下令,他不來,咱們去他家開會,就這樣,把村主任大會開在了隔壁村主任的家里。
大會上,鄉(xiāng)長問隔壁村主任:你有什么證據(jù)證明楊柳貪污,鄉(xiāng)長包庇?
隔壁村主任嚇得腿直哆嗦,他本來就理虧,平時嫉妒楊柳,隨口說了幾句吐槽他的話,沒想到自已那個無腦親戚當了真,回去還和其他人說了,然后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隔壁村書記先是道了歉,說自已是信口開河。后來見勢不妙,又把全部責任推給了親戚,總之這事,與他無關。
事情算是搞清楚了,鄉(xiāng)里對這幾個拉橫幅打坐的人,進行了嚴厲批評。
那么問題來了,楊柳家花的錢,是哪來的?
最后樓紅英給出了解釋:楊柳入股了我的針織廠,每季度會給他固定的分紅。
村民們一聽,天啊還有這好事,那我們也想入股。
樓紅英也有意帶著大伙賺錢,只是現(xiàn)在時機不成熟,很多問題還不完善,以后可能會以入股的形式,讓村里人實實在在的享受到福利。
但村民們不買賬,為什么要以后?為什么村主任現(xiàn)在就能入?你樓紅英就是有錢忘了本,就會討好村主任。
樓紅英覺得委屈,她在自已能力范圍內已經(jīng)做到極致了,沒想到因為入股一事,被全盤否定,突然感覺到在村里開廠子,有一定的麻煩。
這個時候,她萌生了退意。
要是把廠搬到城里或者市郊,不但交通便利,還省去了很多麻煩。
齊梁也提醒她: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和他們講道理是講不通的,看你賺錢了,要是不分給他們,就會有人背后搞破壞。
“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好的,就那么一少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