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王明遠(yuǎn)走到值守的門房老者拱手道:“老丈,這兩位是我家鄉(xiāng)來的同窗好友,特來探望。今日休沐,不知可否容他們?nèi)朐荷宰??絕不久留,也不會擾了書院清凈?!?/p>
李茂見狀也利索的從包袱里掏出幾個特產(chǎn),恭敬地遞上前,語氣誠懇:“老丈,一點家鄉(xiāng)土產(chǎn),不成敬意。我們遠(yuǎn)道而來,只想與明遠(yuǎn)兄說幾句話,略坐坐便走,絕不敢給您添麻煩。”
門房見是熟面孔王明遠(yuǎn),此刻又收了奉上的特產(chǎn),加之一旁的同鄉(xiāng)兩人看著也乖順,便略作登記便放行了,只叮囑莫要久留,莫去授課區(qū)域閑逛。
“多謝老丈!定當(dāng)遵守規(guī)矩!”三人連忙道謝。
進(jìn)了書院,沿著青石板路往齋舍走。
李茂和張文濤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天下聞名的岳麓書院,頓覺眼前一亮,又被那莊重肅穆的氛圍所懾,不由得放輕了腳步,收斂了聲音,眼神里充滿了好奇與敬畏。
看著沿途經(jīng)過的講堂、書齋、碑亭,以及偶爾走過的青衫學(xué)子,張文濤壓低聲音,嘖嘖贊嘆,小眼睛里滿是羨慕:“明遠(yuǎn),你就在這等好地方讀書啊?真氣派!”
李茂雖未說話,但目光掃過那些抱著書卷匆匆走過的青衫學(xué)子,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向往和贊嘆。
到了王明遠(yuǎn)所住的齋舍,兩人放下包袱。
張文濤便急不可耐的要展示他們給王明遠(yuǎn)帶來的東西,王明遠(yuǎn)也連忙上前幫忙,張文濤一邊解包袱結(jié)一邊說:“知道要來湘江府后,想著就能見你,我可開心了,便在商州府買了好些能買到的長安土產(chǎn),你看這你最愛吃的綠豆糕,還有柿餅、蜜棗、還有這些耐放的吃食……
對了,你看!還有咱們長安有名的弘星齋月餅——‘軟香酥’,哈哈!有棗泥酥,有白蕓酥,我聽說南方的月餅是咸的甚至還有肉的,我就怕你吃不慣,特地買來的,正好咱們今晚可以吃……”
王明遠(yuǎn)看著這滿滿兩包袱的東西,心里是既開心又感動。
他深吸一口氣,笑道:“正好,晚上狗娃要做飯,再配上這長安月餅正好!”
略坐了片刻,喝了杯水,王明遠(yuǎn)便道:“走,我?guī)銈內(nèi)ナ乘琳夜吠蕖D切∽樱姷侥銈儨?zhǔn)保嚇一跳?!?/p>
三人出了齋舍,繞過幾重院落,快到食肆后院時,已聞到空氣中飄來的陣陣飯菜香氣。
剛走到后院門口,就看見一個系著灰布圍裙、壯實的身影,正貓在一個小灶眼旁,手里拿著個大勺,小心翼翼地在鍋里攪和著什么,嘴里還念念有詞:“……火小點,多燜會兒……入味,一定要燜熟……”
“狗娃!”王明遠(yuǎn)喊了一聲。
那身影回過頭來,正是狗娃,他臉上沾著點灶灰,額頭上汗津津的。
當(dāng)他的目光越過王明遠(yuǎn),看到后面的李茂和張文濤時,眼睛瞬間瞪得溜圓,嘴巴張成了圓形,手里的勺子“哐當(dāng)”一聲掉進(jìn)了鍋里。
“小……小姑父?!”他首先認(rèn)出了穿著顯眼綢衫的張文濤,驚得聲音都變了調(diào)。
然后目光移到李茂臉上,仔細(xì)辨認(rèn)了一下,有些不確定,“……你是……李、李茂叔?”
狗娃認(rèn)得李茂,李茂家就在清水村隔壁,三叔在蒙學(xué)讀書的時候他也見過幾次。
李茂笑著點頭:“狗娃,長高了,更壯實了!”
狗娃這才回過神來,驚喜得差點跳起來,胡亂在圍裙上擦著手就跑過來:“小姑父!李茂叔!你們咋來了?!啥時候到的?!哎呀!太好了!”他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黑紅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張文濤上前,熟稔地拍了拍狗娃結(jié)實的胳膊:“行啊小子!才半年不到,竄這么高!都快比你小姑父我高一個頭了!喲嗬,還系上圍裙了?真當(dāng)上大師傅了?”
狗娃不好意思地?fù)蠐项^,嘿嘿傻笑:“跟著食肆大叔大嬸們瞎學(xué)唄……我也愛鼓搗這個……”
正說著,狗娃忽然抽了抽鼻子,臉色猛地一變:“哎呀!壞了!我的豆角!”
他怪叫一聲,轉(zhuǎn)身就往回沖,手忙腳亂地去撈鍋里的勺子。
只見那小灶上的鐵鍋里,鍋邊的豆角邊緣已經(jīng)微微泛黑,隱隱傳來一絲焦糊味。
“光顧著說話了!火大了點!我尋思豆角有點老,想著多燉會。”狗娃哭喪著臉,趕緊把鍋下的柴火撥開,然后拿著勺子拼命翻炒搶救,試圖把糊掉的部分和沒糊的分開。
一時間,小灶臺前煙熏火燎,狗娃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又是加水又是翻炒,場面頗有些狼狽滑稽。
王明遠(yuǎn)、李茂、張文濤看著他那副憨態(tài),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最后,在狗娃的奮力搶救和眾人的“指揮”下,那鍋燉豆角總算保住了一大半。
狗娃又手腳麻利地端上之前炒好的菜,又快速炒了幾個切好菜的時蔬,立刻就是一桌子像樣的中秋宴席了。
當(dāng)然狗娃也沒忘了,每樣菜各分了些給三叔的長安同窗送了過去,除了那鍋有點糊了的豆角。
而且在李茂的建議下,每人還額外送了塊長安月餅,自然是收獲了諸多的感謝,甚至有個長安學(xué)子看到這月餅,感動的眼淚都流了下來,反倒是弄的狗娃有些不好意思。
送完回來后,最后的臊子面上桌,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書院各處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
四人就在食肆后院雜役們吃飯用的一張舊木桌旁圍坐了下來,桌上擺的滿滿登登,足以看出狗娃的用心,臊子面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再配上放在中間的來自千里外的長安月餅,透著股難得的家常溫暖。
狗娃又捧出了壇他偷偷買的酒,弄得王明遠(yuǎn)很是哭笑不得,果然是如他所說的“準(zhǔn)備齊全”啊。
張文濤和李茂看到這酒,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過,此刻卻正是應(yīng)景,王明遠(yuǎn)也不好再說狗娃,便提起酒,給每人倒了一碗。
舉起酒碗,看著眼前三位故友親人——沉穩(wěn)的李茂,跳脫的張文濤,憨直的狗娃,心中那份因佳節(jié)而起的淡淡鄉(xiāng)愁,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滿滿的溫情驅(qū)散得無影無蹤。
“來!”他聲音清朗,帶著由衷的喜悅,“中秋佳節(jié),雖在異鄉(xiāng),但得故友齊聚,亦是團(tuán)圓!為我們今日重逢,也為家中親人安康,干!”
“干!”四人酒碗碰在一起,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四人一飲而盡,便開始動筷吃菜。
“狗娃你這菜做的真不賴,尤其是這臊子面,我上次吃還是在長安參加宴席的時候吃的呢,那可是請專門做宴席的老師傅做的。不過,我感覺你做的味道更勝一籌!”
“嘿,誰說這豆角老??!一點都不老,這味道不錯,很地道!”
“這魚也燒的好,雞湯也不錯!”
…………
張文濤一邊吃一邊點評,但基本都是夸贊,也不知道是不是給這個未來的大侄子面子,還是真的覺得好吃。
反正,在這陣陣的夸贊聲中,狗娃開心的見牙不見眼。
于是,狠狠地給張文濤夾了好幾筷子豆角,整碟豆角基本都進(jìn)了張文濤碗里。畢竟,剛才小姑父夸他豆角味道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