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后方出了點岔子,但是盧弘投降,博昌開城而降,這還是讓王猛十分高興,平盧野戰(zhàn)之眾,全軍覆沒,便觀大王用兵四方,無有此戰(zhàn)之速。
而就在王猛進駐博昌,稍加休整之時,在后方的劉鄩,早已放棄營寨,一路北上。
在劉鄩看來,南面的盧弘,如果能撤回博昌,那么有沒有自已,他都能守住博昌,若是沒能來的及撤走,那么自已這點人,也是無濟于事。
因此,劉鄩在擊敗張蟾后,直接攻入棣州境內(nèi)。
而在棣州境內(nèi),其余城池并不能影響戰(zhàn)局,唯一重要的城池,便是蒲臺。
在蒲臺城中,李籍便搜棣州之糧,屯于城中,且蒲臺城又是過河的重要城池,若是此城被占,那么王猛就有斷絕后路之險。
劉鄩一眼就看到了王猛急速進軍的弊端和危險,因此,在擊潰張蟾后,帶上營中干糧,便馬不停蹄的朝著蒲臺方向而去。
而王猛在出兵時,陳從進便有些擔(dān)憂王猛,那是再三囑咐,要對后路多加注意,特別是過河的渡口。
因此,在蒲臺城中,王猛留下一千雄平軍,一千鎮(zhèn)安軍及兩百羈從軍,駐守蒲臺城,同時還有原來的蒲臺城州兵五百人。
此時的蒲臺城守將楊文謙,正一臉鄙夷的看著逃回來的張蟾,此人這般廢物,逃回來就算了,竟還敢對自已頤指氣使,若僅僅是態(tài)度不好就算了,這廝居然還想要軍中指揮權(quán)。
別看楊文謙名字謙和,可他沒有按著家中期望,反而是投筆從戎,成了一個武夫,要不是大帥治軍嚴(yán),現(xiàn)在張蟾的腦袋就應(yīng)該在地上了。
楊文謙冷冷的說道:“王帥留本將駐守蒲臺,那么蒲臺城一切事務(wù),自當(dāng)由本將而決,張刺史既然兵敗,那么就待在一旁,等王帥回來吧?!?/p>
聽到這話,心頭本就不順的張蟾瞬間就炸了,在張蟾看來,這次若不是自已巧施妙計,盧弘能這么輕易的撤兵,王猛要是大勝,那首攻必然是自已。
但現(xiàn)在一個軍中的中層小將,就敢如此不將自已放在眼里,張蟾氣的大罵道:“某是棣州刺史,是武清郡王認(rèn)可的盟友,而你,又算什么東西,不過是一小小的廂指揮使…………你們干什么!?。 ?/p>
只可惜,張蟾心氣再不順,楊文謙也不讓他把話說完,在張蟾一張嘴罵人的時候,兩個衛(wèi)兵直接上前,先抽幾巴掌,再將其按倒在地上。
而在廳外的張蟾親衛(wèi)聽到動靜,還想沖進來,卻直接被楊文謙下令,盡數(shù)斬殺。
殺了張蟾的親兵是小事,但是張蟾此人,楊文謙遲疑了一下,還是沒決定好,是不是要殺了張蟾。
在楊文謙看來,張蟾的舉動是想奪權(quán),別說是殺了幾個張蟾的人,就是把張蟾殺了,應(yīng)該也沒什么問題,
只是張蟾畢竟是棣州刺史,幽州軍出兵的名頭就是援助張蟾的,這要是殺了,好像名聲不太好。
想了好一會兒,楊文謙最后還是沒殺了張蟾,只是讓人將張蟾綁起來,關(guān)在衙府中,并派人看管。
至于帶著張蟾逃回來的那幾十個親衛(wèi),則被楊文謙全部斬殺。
就在張蟾被綁的次日,劉鄩率部抵達蒲臺城外十里處,并未急于列陣攻城,只是令斥候四散探查,自率主力扼守在渡口與城池之間的官道上。
劉鄩不打,自然是知道蒲臺不好打,自已這將近五千人,沒多少糧草,兵械輜重也沒地方補充,要是強攻,那是件非常危險的事。
因此,尋到足夠的補給,是當(dāng)務(wù)之急,不過,劉鄩的思路,和一般人不同,他知道,眼下自已是只能進,而不能退,進尚有生路,退則必死無疑。
所以,劉鄩在抵達蒲臺城下后,先遣一隊人馬,驅(qū)逐駐守蒲臺渡口的守軍。
其實這渡口本就沒什么人,在敵軍抵達城下后,楊文謙便是將百余名渡口守軍撤回城中,同時派遣十余羈從騎兵,南下通報王帥。
劉鄩輕易奪取蒲臺渡,隨后下令,搜羅渡船,隔絕南北兩岸,在事實上,王猛的糧道已經(jīng)被劉鄩給斷了。
蒲臺城中的糧草運不出去,后方的援兵暫時也無法渡河,從戰(zhàn)略形勢上來看,王猛是危險的。
若是這個時候,朱全忠能發(fā)兵來攻,亦或是幽州軍在青州城下大敗,那么王猛所部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仗打的,那是驚心肉跳的,而消息傳回蒲臺城,守將楊文謙也沒轍,他的任務(wù),是死守蒲臺城。
因為蒲臺城中有大量的糧草,要是出城去爭奪渡口,那么就要和劉鄩野戰(zhàn),但是城中精兵不過兩千人,守城的話,加上州兵,再征些丁壯是勉強夠用。
出城野戰(zhàn),楊文謙倒是沒什么懼怕的,但他就怕萬一,萬一要是把蒲臺丟了,那他的腦袋肯定會被王猛給砍了。
而劉鄩的好運,顯然還沒到頭,在奪取渡口后,劉鄩試探的派出騎兵,奔赴西面的鄒平城,告知城中縣令,張蟾大敗,且蒲臺渡口已經(jīng)被自已所據(jù),幽州軍的后路已經(jīng)斷絕。
劉鄩說的話,全都是真的,沒有一句謊話,只是說,他隱瞞了一些關(guān)鍵的訊息,比如沒說平盧大軍在盧弘的指揮下,很可能被王猛主力追上,而一旦追上,那恐怕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過,人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在自已心里頭多想,聽著劉鄩的話,在鄒平城中聽來,那就是張蟾死定了,平盧軍大勝,幽州軍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
況且又因為張蟾為了供應(yīng)幽州軍的糧草供給,大肆搜刮地方,讓整個棣州城中都是怨聲載道的,要是贏了,那暫且不提,但現(xiàn)在張蟾大敗,那還有誰會將他當(dāng)一回事。
鄒平城中當(dāng)下議定,大開鄒平城,重新歸入平盧節(jié)度使王師范的麾下。
鄒平雖非大城,不過,對于此時已經(jīng)很疲憊的劉鄩大軍而言,卻像是雪中送炭一般,有了鄒平,大家伙就可以安穩(wěn)的休整一下,還能維修軍械,吃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