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幽州大軍兵臨城下之際,魏州城頭上,羅弘信背手而立,看著遠處的幽州軍如螞蟻般,搭建營寨,開挖壕溝。
對于一些部將建議幽州軍剛剛抵達,立足未穩(wěn)之時,以精銳甲兵為前,全軍突襲,襲戰(zhàn)大破幽州軍的建議,羅弘信是不假思索的拒絕了。
對此,還有幾個在那說怪話,意思是羅弘信是不是怕了陳從進。
羅弘信對此只當沒聽見,一月前的高唐野戰(zhàn),在正面戰(zhàn)場上,魏博大敗,這個虧,才過了多久,這幫人就忘了,現(xiàn)在再出城野戰(zhàn),賭性實在太大了,羅弘信可是不敢賭。
“節(jié)帥,南邊有沒有藩鎮(zhèn)回話?”出言詢問的是羅弘信的部將魏友全。
羅弘信轉(zhuǎn)頭看了他一眼,笑道:“現(xiàn)在時間這么趕,消息還沒傳回來,急什么。”
說到這,羅弘信又回過頭,看著遠方的幽州大營,開始逐漸變的完善,他緩緩的說道:“陳從進如今,實力愈發(fā)強勁,取河東,義昌,義武,如今又大舉進攻魏博,其狼子野心,天下誰人不知?!?/p>
“這年頭,說別的都沒什么用,就靠自已手中的兵多不多,強不強,天下人知道又有什么用?!蔽河讶行┎灰詾槿坏恼f道。
羅弘信被噎了一下,好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當這個節(jié)帥,實在是屬于臨時被人推上去的,論威望那肯定不高,現(xiàn)在幽州大軍壓境,朝廷冊封的詔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送來。
雖說朝廷現(xiàn)在沒什么威望,但有個詔書,多少還是能提供些合法性。
對羅弘信而言,先前那場兵敗,雖然把魏博的軍事力量打的慘不忍睹,但要說好處,那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曹泰,張南榮相繼被俘。
還有趙文弁也死了,比羅弘信資格更老一些的,也就剩一個劉彥德,不過此人也就資格老,魏博牙軍并不信任他,這也是眾牙兵會公推羅弘信,而繞過劉彥德的緣故。
只是即便是這些將領(lǐng)折損嚴重,羅弘信也只是剛剛上臺不久,軍中將領(lǐng)對其并不是十分的信服。
雖說幽州軍圍城在即,所有人不得不團結(jié)在羅弘信身邊,但平日里說話,著實是沒太過尊重羅弘信。
羅弘信深呼一口氣,耐心的解釋道:“天下人都知道陳從進的野心,那么所有人都會對他不滿,所以,咱們只要死守魏州,遲早有一天,各鎮(zhèn)都會馳援,共抗陳從進?!?/p>
魏友全聽后,雖然覺得羅弘信說的有道理,但他還是覺得,這世道,總還是得靠自已,想著靠別人,不太現(xiàn)實。
不過,羅弘信的話,他還是聽了幾分進去,沒有再反駁什么。
而在羅弘信的心中,他最期盼的援兵,就是中原的朱全忠,只有朱全忠,才有可能大舉出兵,馳援魏博。
羅弘信就這么靜靜的看著城下幽州軍建好大營,直至黃昏,他才離開城頭。
在返回府中后,羅弘信心中不甘,于是思來想去,再次派了個使者出城,他想最后再努力一下,這次,他讓陳從進開條件,只要不打,撤兵,什么條件,都可以慢慢談。
對此,羅弘信是左挑右選,最后選了魏博監(jiān)軍楊通美,作為使者,出城和陳從進談判。
多說一句,李克用通報天下諸鎮(zhèn),誅殺監(jiān)軍的命令,已經(jīng)陸續(xù)傳開,羅弘信也收到詔書了。
羅弘信是懶的理會這份詔書,因為這個楊通美,寫的一手好字,人也聰明,和羅弘信的關(guān)系也處的挺好。
而陳從進也和羅弘信一樣的選擇,直接將這份詔書扔箱子里,田文燦雖然有點傻,但又不是什么壞人,再說了,這詔書就是李克用的意思,陳大帥能聽李克用的話嗎?
當然,其余各鎮(zhèn)的監(jiān)軍可就遭了殃,天下各鎮(zhèn)的監(jiān)軍,九成九都被殺了,其實,這一招,將大唐僅有的那點制衡地方藩鎮(zhèn)的權(quán)力,也給斷了。
從失去監(jiān)軍開始,各藩鎮(zhèn)對大唐,真就得靠自覺性了,特別是對原本恭謹?shù)姆?zhèn)而言,失去監(jiān)軍,就好比失去了枷鎖一樣。
…………
陳從進剛走進新設(shè)好的大帳內(nèi),外面李豐便匆匆入內(nèi),言城中羅弘信又遣了使者出城,要求見大王。
“這羅弘信是還抱著期望啊?!标悘倪M笑笑,隨即示意李豐,將使者帶來。
楊通美是朝廷派來的監(jiān)軍,如今居然淪落到給監(jiān)軍對象當使者的地步,不過,給魏博當監(jiān)軍,那是屬于河朔三鎮(zhèn)中,日子最難過的那種,應該比起幽州來,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魏博監(jiān)軍使楊通美,拜見郡王,??ね跎眢w安康,萬事如意?!?/p>
陳從進聞言,笑呵呵的說道:“楊監(jiān)軍好,快請坐?!?/p>
說到這,陳從進環(huán)視一圈,大帳新設(shè),桌椅就一套,想讓楊通美坐都沒地坐。
“李豐!椅子呢?速去把椅子拿來,跟本王這么多年了,連這點眼力見都沒有!”
楊通美心中覺得,這應該是陳郡王的下馬威,不過,即便他心中是這么認為的,在面上,楊通美依然是一臉淡然之意。
“郡王客氣,下官站著也行,不妨事。”
“來者是客,待客之道,本王還是懂的?!?/p>
不一會,李豐匆匆入內(nèi),并搬來了一張椅子。
待楊通美坐下,閑聊幾句后,二人方才轉(zhuǎn)入正題。
楊通美沉吟片刻后,輕聲問道:“郡王發(fā)大兵而圍魏州,下官從城中而來,敢憑良心而言之,今魏州城中,眾志成城,軍中多勇武之士,郡王若欲強攻,恐非良策啊!”
“哦,楊監(jiān)軍此來,是準備效仿先賢,用三寸不爛之舌,不費刀兵,而退本王十萬之眾?”
陳從進這么多年了,他信奉一個道理,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也很難得到。
楊通美笑道:“郡王說笑了,楊某豈敢自比先賢,此番前來,只是想將當前的形勢,一一告知郡王!”
(怎么老說我水,天地良心啊,沒水啊,我這是大劇情套小劇情,而且是力求每場戰(zhàn)爭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π_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