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洞中,一時(shí)竟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三位圣皇皆是默然不語。
那洞府之中原本祥和安寧的氣氛,卻已是在這寥寥數(shù)語之間,被一股子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凝重所取代。
南天門外,眾仙官更是聽得心頭劇震,腦中嗡嗡作響。
這樁日后攪得三界動(dòng)蕩,仙神隕落,連圣人道統(tǒng)都險(xiǎn)些斷絕的無邊量劫,其根源,竟是在這般一個(gè)看似尋常的日子里,由女媧娘娘親口,在這火云洞中,緩緩揭開的。
眾人只覺得自家這顆心,幾乎都要從嗓子眼里跳將出來。
這等牽扯到圣人博弈,天地大劫的頂尖秘聞,便是窮盡他們一生的想象,怕也難以窺得其萬一。
良久,還是伏羲,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打破了這令人窒管的沉默。
“天數(shù),終究是天數(shù)。”他緩緩說道,“自巫妖二族退出這天地主角之位,我人族大興,享了這無數(shù)年的太平氣運(yùn),如今,也終是到了要還這樁因果的時(shí)候了?!?/p>
“只是不知,三位師兄,是如何議定的?”
“這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又該由何人去填?”
那女聲答道:“此事,三位師兄亦是爭執(zhí)不下。”
“太清師兄門下只玄都一人,早已是太乙金仙,不入此劫。”
“故而這樁因果,便落在了闡截二教的頭上?!?/p>
“元始師兄的意思,是門下弟子,皆有仙緣,不該入那神道,受天庭管轄。”
“他言,通天師弟門下,多是些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德行淺薄,根基不穩(wěn),正該上那封神榜,為天庭效力,也算全了他們的道果?!?/p>
“可通天師兄,又豈是肯吃虧的性子?”
“他言,他門下弟子,雖跟腳各異,卻也都是一心向道之輩?!?/p>
“他那有教無類的道,本就是截取一線生機(jī),與天爭命,又豈能因跟腳之故,便被人這般輕賤?”
“二位師兄在紫霄宮中,幾乎便要?jiǎng)悠鹗謥??!?/p>
“最后,還是道祖出面,定下了一個(gè)章程?!?/p>
“言明,此事,不看跟腳,不看道行,只看緣法,看氣運(yùn)?!?/p>
“兩教弟子,皆入紅塵,輔佐人族君王,各憑手段,做過一場?!?/p>
“身死道消者,其真靈便上那封神榜,是為定數(shù)。”
軒轅黃帝聽到此處,那雙威嚴(yán)的帝眸之中,已是精光一閃。
“輔佐人族君王?”他沉聲道,“如此說來,這場量劫的戰(zhàn)場,便要落在我人族之中了?”
“不錯(cuò)?!蹦桥暤恼Z氣,也沉重了些許,“我方才亦是推演了一番。那殷商的國祚,只怕,是氣數(shù)將盡了?!?/p>
神農(nóng)聞言,那張慈悲的面容上,立時(shí)便添了幾分不忍:“這......這又是為何?我觀那帝辛,雖是性情暴虐,可其治下,也還算得上是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怎的就......”
“二弟,你太過仁善了?!狈藫u了搖頭,“此事,非是因那帝辛一人,而是天數(shù)使然?!?/p>
“殷商享國六百載,氣運(yùn)早已由盛轉(zhuǎn)衰?!?/p>
“如今又逢這天地量劫,人,闡,截三教的因果盡數(shù)匯于其上,便是大羅金仙,也要被這洪流卷得粉身碎骨,他又如何能抵擋得???”
“如今之計(jì),非是想著如何保住這殷商的國祚,而是該早做打算,為我人族,另選一位賢明的君主,好在這場滔天的大劫之中,保住我人族的元?dú)?,不至于叫那仙神斗法,將我人族的根基,都給毀了!”
他這一番話,道盡了這其中的無奈與殘酷。
他們所要守護(hù)的,是整個(gè)人族的傳承,是那永不熄滅的,文明的薪火。
軒轅黃帝聞言,重重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大哥說的是!我人族,自那微末之中崛起,何曾怕過什么爭斗?”
“他仙神要斗,便讓他們斗去!我人族,只需在這場爭斗之中,尋得那一線生機(jī),便足夠了!”
“此事,還需早做謀劃?!?/p>
“我這便傳下法旨,命那各處的人族部落,好生操練兵馬,囤積糧草,以備不時(shí)之需!”
三位圣皇你一言我一語,不過片刻之間,便已是將這人族日后的走向,定下了一個(gè)大致的基調(diào)。
那份果決,那份氣魄,聽得南天門外的眾仙官,皆是心神搖曳,不能自已。
這,便是人道圣皇!
那是自強(qiáng)不息,是薪火相傳,是百折不撓,是那份縱然面對(duì)圣人傾軋,天地量劫,亦不肯低下頭顱的,錚錚鐵骨!
只是,這道理雖是說得明白,可那前路,終究是迷霧重重。
伏羲將那手中棋子緩緩放回棋盒之中,那雙蘊(yùn)含了周天星斗的眼眸,轉(zhuǎn)向了那片模糊的光影:“妹子,此事,你又是如何看的?”
這一問,非但是洞中的神農(nóng)與軒轅,便是那南天門外,所有豎著耳朵,凝神細(xì)聽的仙官佛陀,心中亦是齊齊一凜。
是啊,此事,這位人族圣母,妖教之主,又是何等的一番計(jì)較?
那闡截二教,于她而言,確是兩難。
按理說,她身為造化人族之圣,那闡教,無疑是與她,與人族,更為親近的一方。
元始天尊雖是性情高傲,可他立教,終究是以人族為根基,講的是順天應(yīng)人,尊卑有序,這套道理,于人族的教化,于這社稷的穩(wěn)固,是有著莫大好處的。
她門下的弟子,亦多是人族出身,日后若得了勢(shì),于人族的香火,總歸是有益無損。
可那截教,于她而言,卻又有著另一番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
她自已,終究是妖族出身。
那通天師兄的有教無類,那萬仙來朝的氣象,何嘗不是給了這三界之內(nèi),無數(shù)如她這般非是盤古正宗,非是玄門嫡傳的生靈,一條向上的通途?
她心中,對(duì)此道,是存著幾分認(rèn)同的。
再者,昔年在紫霄宮中聽講之時(shí),三位師兄之中,也唯有這位通天師兄,性情最為灑脫,待她也最為友善,不曾因她妖族的跟腳,便存了半分輕視。
這份舊日的情分,她心中又豈能全然忘卻?
這便難了。
幫闡教,便是背了自家的出身,也冷了故人的心。
幫截教,卻又好似與人族的未來,隔了一層。
圣人心思,本該是如那天道一般,無親無疏,公正無私。
可她終究是女媧,有自已的過往,有自已的情分。
她心中這般百轉(zhuǎn)千回,那模糊的光影之外,三位圣常只當(dāng)她是在定奪,卻不知她是在為難。
良久,那溫婉的女子聲音方才再度響起:“此事之關(guān)鍵,不在仙,而在人。不在山野,而在朝堂?!?/p>
三位圣皇聞言,皆是心中一動(dòng)。
“妹妹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