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四中。
往日里,每到周一的時候,學校都要升國旗,這個不但是愛國主義的傳統(tǒng),更是學校里一周當中最重要的教育機會。
但是今天,哪怕校規(guī)校紀明確規(guī)定,來學校必須穿校服,學校里的學生還是被擔心的家長們把衣服偷偷換了下來。
有的人雖然還穿著校服,但是一離開學校就會立刻脫掉,而有的人干脆就穿著自已家的衣服來了。
面對這種情況,校領導也不好說什么。
“同學們,前一陣子,關于咱們學校有一些風言風語,不過,現在公安局那邊都查清楚了,想必大家之前也很擔心,我可以負責任的跟大家講,咱們學校沒有學生失蹤或者遇害,大家回去之后啊,也一定要跟家里的家長講清楚……”
學校的大廣播里,老師重申著之前那件事情對學生的影響。
然而,此時隨著升旗儀式結束。
大家陸續(xù)回到了教室里。
“哎呀,你說那個殺人狂會不會已經被抓住了!”
“哪有這么容易,我爸在火車站附近工作,聽說昨天那邊又來了好幾輛警車!”
“唉喲,娟,你爸不是在派出所工作嗎,怎么樣 ,那個殺人狂是不是專殺穿紅衣服或者黑衣服的?”
“我爸就是個小片警,又不是刑警隊的,他哪知道呀,再說了,他說咱們安城現在的市長,以前就是公安部的高手,聽說他年輕的時候,有兩個持槍一路南下的槍匪,就是被咱現在的市長一個人給攔下來了!”
“真的假的,這么牛,我不相信,那些當領導的,不是一個個都肥頭大耳嗎?”
“你愛信不信,不信回去問你爸去!”
“我爸又不在派出所工作!”
……
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安城市政府這邊。
此時正值午飯時間。
兩個女同事剛打完飯,一邊聊著天,一邊坐在了桌子這邊。
“你說說,你說說多可惜,我前兩天花了一千多塊錢剛買的衣服,現在根本不敢穿!”
“怎么了?”
“那身衣服是紅色的,殺人狂不是最喜歡這個顏色嗎?”
“我的天,你還怕這個?你上下班都開車,你怕這個干啥!”
“那也怕,誰知道死的那個女孩到底什么情況,我可是聽說了,殺人狂,專找年輕漂亮的……”
……
田曉薇在食堂里打飯,此時,剛從這兩人身邊路過,對方知道田小薇是陳青峰的秘書,于是連忙轉移了話題,唉,田老師,你也來吃飯呀!
“是啊,今天菜還行吧!”
“那個雞腿肉還不錯,紅燒肉還是老樣子……”
“那行,你們先慢慢吃!我還不太餓,我看要不一會兒就吃點水果得了……”
……
在市政府這邊工作,不管認識不認識,基本上都會打個招呼。
畢竟這邊的工作,大部分混的就是人脈。
而此時,田曉薇飯吃到一半,她就看到陳青峰帶著幾個公安局的人一起來到了食堂。
陳青峰上午去市公安局那邊,因為案情有了新的變化。
死去的女孩又找到了一部分尸體的殘骸,而且經過dna檢測,和上一名死者的dna完全吻合。
但是就這么在鬧市區(qū),把人體的殘骸扔進垃圾箱里,造成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現在,好多在火車站附近工作上班的人,寧可多走幾百米的路,去更遠一些的地方吃飯,也不愿意在附近的餐廳就餐。
因為,誰都不想吃到人肉。
“陳市長,這個案子我們一定盡快破案,可是現在的線索就只有受害人的尸體!”
“我是不想給你們太大的壓力,但是失蹤人口呢?這么多天了,總不會還沒有人報案!”
“我們調查了一下,最近一段時間確實有失蹤人口的報案,不過基本上都是小孩,還有失能的老人,所以,年齡上對不上!”
“如果失蹤人口報案沒有,那是不是代表這個女的有可能是外地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死者的身份就很難追查了,安城現在是服裝批發(fā)的基地,來這邊討生活的人很多,很多都是外地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才能找到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尸體不完全的人的身份呢?
“我再提供一個思路,你們檢查一下死者有沒有做過什么手術,或者有沒有什么骨折的痕跡,這些生物樣本都必須繼續(xù)調查,還有,在現場,那邊也不算是比較偏僻的地方,仔細的調查一下,河里面到底還有沒有其他咱們遺漏的線索!”
陳青峰是市里的領導,來食堂這邊吃飯,自然不可能跟普通人一樣吃大灶。
不過他的工作餐也就是按標準來,四菜一湯,今天人多,所以他把公安局的同志也一起帶了過來。
結果飯吃到一半,公安局的同志,bp機突然一起響了起來。
陳青峰看著他們這些人一個個跑出去查看bb機的情況。
“不用出去了,是不是案子上又有新的消息了?”
“是的,剛才鐵路分局那邊打來電話,說有群眾在鐵路橋底下發(fā)現了一個人頭!”
……
隨著一輛又一輛的警車,來到了通往西城的鐵路橋,這邊原本就不怎么通暢的交通,立刻變得擁堵了起來。
原本是四車道,現在只能開辟兩車道。
剩下的一部分則被警方臨時征用。
“怎么發(fā)現的?”
“幾個小孩放學之后在這邊踢球,結果掉那邊的井里了,然后有個小孩下去一摸,就扯上了一個人頭!”
“小孩子呢?”
“被家長接走了,送去醫(yī)院,好像嚇得不輕,據說當場就抽了!”
陳青峰來到了鐵路橋下,一處丟失了井蓋的井口。
這段時間,安城這邊井蓋經常丟。
陳青峰為了遏制這種現象,所以就讓城里的派出所,每天不定時的巡查轄區(qū)內一些重要道路的井蓋。
說實話,陳青峰印象里九十年代,確實有那么一段時間,馬路上的井蓋經常丟,以至于釀成了一些事。
后來還是轉換了思路,大力懲處那些回收井蓋的廢品收購站,這才遏制住了這股風氣。
此時,已經有人下到了井里,然后從井口陸續(xù)遞上來兩個袋子,其中一個已經破裂。
陳青峰一眼就在里面看到了一張人臉。
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