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錦秀覺得荒謬。?看+書-屋~小.說/網- .首¨發(fā),
他的確有秘密瞞著聞潮生,又或者說,他們三國之間有個秘密瞞著整個齊國。
這個秘密事關他們三國的生死存亡,原則上絕對不能告知與任何一名齊國人,而現在,他卻拿不定主意是否該講出這則秘密。
他的父親陳王沒有把這些東西說的太細,需要靠著他自己做決斷。
而他覺得荒謬的地方是,自己此時此刻,竟在與一名齊國人聊著涵蓋摧毀齊國參天殿的計劃。
對方是否會幫自己,對方真的能幫自己么?
聞潮生見到了陳錦秀的遲疑,不徐不急地拿過一旁食籃中的空碗,為自己倒上碗酒,自壇嘴淌落的清冽酒水有著格外純粹的聲音,聞潮生一邊微微喘息,一邊對著陳錦秀緩緩說道:
“太子爺,適才你說我突破天人大劫失敗,其實不然,若只是突破失敗,我何必逃難來到陳國?”
陳錦秀微微一怔:
“那你這傷……”
聞潮生:
“自然是逃難的時候落下的,試問齊國除了書院,又有幾人有天人境的修為?”
“再者,我在四國會武中拿了年輕一代的天下第一,為書院與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除了書院自己,還會有誰敢動我呢?”
言罷,聞潮生端著酒碗仰頭飲下。(a?零?點{??看×+書?/¤ ¥,最^?°新?°?章^節(jié)-′!更¥{+新_快a
他的言外之意很明顯,自己已經與齊國書院有著極深的、無法化解的恩怨,所以自己會選擇幫助陳國、幫助陳王也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陳錦秀凝視著聞潮生,以他的修為,這個距離能清晰地看見聞潮生面容間的毛孔里一點一點擠出來的汗水,那里的每一滴都是痛苦凝成的結晶。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事關國之大事,我難免不得不謹慎、謹慎再謹慎……”
他嘆了一聲,語氣沒有了先前的鋒芒,而是好似深陷泥潭的窒息。
聞潮生道:
“也許在陳王派你過來之前,他自己心中便已經有了答案,我不相信如此有城府、會藏鋒的一國之君真的會將自己國家的未來寄托于一個沒有過一面之緣的他國逃難者?!?/p>
“我與他之間甚至沒有過一面之緣?!?/p>
“陳王讓你來找我,大概只是想看看,你這個陳國的太子爺會做出怎樣的抉擇?!?/p>
陳錦秀聞言,身子一震。
他回憶起小時候他父親讓他讀過的一門兵法,上面有句話陳錦秀記得比較清楚,便是「非常時當行非常事」。看書君 醉歆璋結耕欣噲
翠竹峰上,二人于山風之間對酌。
陳錦秀沉默許久后舉杯,敬了聞潮生一杯,說道:
“這個秘密與你一講,便不能讓你再回齊國,可能你得埋骨他鄉(xiāng)了?!?/p>
聞潮生回道:
“其實陳國還不錯,在這里與在那里對我來說也沒多少差別,唯一可惜的是,我來的時候不太好?!?/p>
陳錦秀沉吟了片刻,借著酒勁開始講述一則讓聞潮生心驚肉跳的真相:
“風城一事,布局者其實不只是參天殿,他們也是「網中之囚」?!?/p>
“在很早很早以前,燕國與趙國的大修行者就已經發(fā)現了參天殿的野心,于是在上上次會武之中,從趙王輸掉自己的小女兒開始,各方就已經開始謀局。”
“燕國與趙國的關系不好,但也絕不會放任齊國就這樣將趙國滅掉,他們雖生于極寒蠻野之地,可能在五百年的發(fā)展之中仍舊讓燕國處于四國平衡內,背后的掌權者必然頗有心計……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明白。”
“趙國國力同樣強盛,背后還有軒轅氏族與道門坐鎮(zhèn),縱然如今參天殿雖然風頭鼎盛無二,合二國三國之力也未必不能抗衡,倘若真讓齊國集結三國之力以極小的代價屠滅趙國,接下來等待燕國與陳國的是什么?是論功行賞,是瓜分趙國這數百年蘊養(yǎng)的底蘊與土地?”
“試問,一只饑餓的、正值壯年的猛虎,會與身邊的豺狼分肉么?”
“當然不會,燕王與陳王心中都很清楚,當這只猛虎吃完了嘴里的肉,他們就會成為猛虎口中的下一塊肉?!?/p>
“由此,齊國參天殿借著風城一事想要一個屠滅趙國的理由,而燕國與趙國何嘗不想借著這個機會剿滅齊國的參天殿呢?”
“那十八個人縮在齊國的王都,借著古之儒圣在參天殿位置留下的「參星陣」與齊國強大的軍隊,只怕誰也奈何不得他們,要殺掉他們,第一步總得先將他們從窩里引出來,不是么?”
陳錦秀一口氣說了許多,聽著他的描述,聞潮生這才忽然意識到為什么當初他在黃金臺上看見趙王與春鳶君等人時,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感,那時候聞潮生認為自己會與阿水一同死在參天殿那群人的手中,便沒有去細想這些事,如今在陳錦秀的一番口述中,他再回憶當初黃金臺上的事情時,深切地感受到了平山王那句「其實我們都一樣」的自嘲感。
曾幾何時,他一直以為平山王是那個幕后的執(zhí)棋者,然而至始至終,平山王都只是一顆棋子,他連上桌的機會都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與趙王像是有著同樣的宿命,后者用自己的性命去換他女兒的性命,而平山王則是用自己的命去換齊王的命。
聞潮生單手扶著酒碗,細思了許久,徐徐開口說道:
“照你這樣的說法,我且將事情與大局推演一遍給你聽,未來之事無法盡測,你只需要記住并將這些講給陳王聽即可?!?/p>
“齊國合三國之力進攻趙國時,自己國家的軍隊不可能傾巢而出,參天殿的圣賢也不會傾巢而出,不過這對于燕、趙二國本就是一件好事,更方便他們合力消滅齊國在外的有生力量,屆時一戰(zhàn)功成,便可直接倒反天罡,將齊國逼入絕境……那參天殿的十八個老畜牲龜縮其中太久,未去天下行走過,將自己當作了齊國的神明,當作了天下的神明,傲慢無端,自以為是,風城四十萬被他們強行獻祭的精銳可都是齊國這片土地與百姓幾十年來的精血,如此燒毀,對于齊國的國力打擊無疑是巨大的?!?/p>
“風城一事過后,齊國的鎮(zhèn)國神將龍不飛必然對于參天殿徹底失去了信任,他不會將自己麾下的精兵全部派去趙國送死,但又不可能完全不派,畢竟齊王還在參天殿的手中,屆時戰(zhàn)爭一起,齊國出征的軍隊與那些個參天殿的老王八蛋遭遇伏擊,若是消息傳回齊國,他們勢必會想辦法進行營救,此刻……燕國很可能就會讓陳國的軍隊進攻齊國之北,拖住龍不飛。”
“天下四國,這些年真正邊境太平的無非陳國一家,那些邊關的將士幾乎只需要應付一些游牧兇徒,而其余三國也知道由于陳國要處理內部佛國之爭,導致王族能夠用來豢養(yǎng)軍隊的開支十分有限,由此陳國的國力最弱,將士也最不善戰(zhàn),我這話也許很難聽,但讓你們去跟龍不飛的軍隊打,純粹就是以陳國人命強行消耗龍不飛軍隊的精力和時間,好讓他們錯過最佳的營救時機?!?/p>
“這一戰(zhàn)之后,齊國有生力量基本被滅,而陳國為數不多的軍隊也在燕南齊北被龍不飛屠戮殆盡……自此,天下四國唯剩燕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