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項目不少,再加上縣政府的日常工作,江風一天都是連軸轉的。
原來有句話叫做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蘇志峰覺得這句話多少有些虛,尤其是到現(xiàn)在這個時代以后,不需要流血犧牲,當領導工作還是很輕松的。
但是跟著江風工作以后,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沒有一個好身體是真的不行。
白天各種會議和日常工作,還要兼顧項目的推進,有些時候就連喝口水都要抽時間,晚上又是各種應酬少不了。
幾天后的一次政府會議上,江風重新調整了縣政府班子成員的分工,把一部分分管的工作交給了蘇志峰。
蘇志峰在夏縣的工作也進入了正軌,另外還要幫著推進項目,他這個縣長助理來了,也算是分擔了一部分其他縣政府領的工作壓力。
蘇志峰不是沒有其他的心思,而是這些心思在各種工作面前,根本就沒時間多想的。
轉眼之間,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從初夏開始進入了秋天,東北的秋天,時間特別短。
有些時候都讓人感受不到,就已經過去了。
江風的父母江大山和王桂芝兩人在夏縣住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兩口子就準備回去了。
主要是在這里也幫不上什么忙,他們做的飯菜口味,唐靈若也吃不慣,再加上家里還有保姆在,也用不著他們倆,所以他們倆在待了一個多月以后,就決定先回去,等到預產期的時候再來。
朱會茹這邊則是沒有回去的意思,但是和江風商量過,要不然帶女兒唐靈若去京城養(yǎng)胎去。
這江風一天都不著家,忙的連個人影都看不見,這唐靈若一個人和保姆在家里也沒什么意思,還不如說去京城呢。
只不過朱會茹這意見,都沒有到江風這里,唐靈若就把母親的意見給拒絕了,她哪里能舍得留江風一個人在夏縣呢。
這江風哪怕是工作再忙,兩天三天的還是能見一面的,這自已要是去了京城,這三個月五個月也見不上一面。
再說了,她也不放心江風一個人在夏縣,這有自已在呢,多少還能盯著一點江風,讓江風不要太累了。
江風應酬之類的,也會想著家里還有個懷孕的老婆,還能回來歇歇,這要是自已一走,就留下江風一個人在夏縣,這不得住到單位里邊去啊。
“沒出息,還離不開丈夫了?”朱會茹看著女兒沒好氣的說道,唐靈若是一點也不介意。
“您還不是一樣,這出來幾個月了,是不是想我爸了,想要回去京城照顧他了。”唐靈若打趣著母親,父母的感情一向很好的。
“哪有,我怎么會想他,就讓他一個糟老頭子在京城過吧,正好他還嫌棄我一天天的絮叨著煩呢。”朱會茹說道。
唐靈若似笑非笑的看著母親,母親每次和父親唐文淵打電話的時候,那是生活上的大事小情的都要叮囑一遍的,嘴硬的很,心軟的很。
唐靈若不愿意去京城,朱會茹就留了下來,不過在九月份的時候,還是回京城待了幾天,這女兒懷孕了,她就準備退居二線了,本身她這個年紀也差不多了,之前是不工作也沒有其他的事情,現(xiàn)在不一樣了。
要照顧著點女兒的。
尤其是朱會茹其實心里對于兒女唐靈若也是有點虧欠的,年輕的時候,那會唐文淵的工作東奔西跑的,她也跟著唐文淵調動來調動去,就把唐靈若放在了老家夏縣這邊,讓唐靈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了好多年。
現(xiàn)在女兒懷孕,她也想著彌補一下小時候的虧欠。
十一國慶節(jié)來臨的時候,善山鎮(zhèn)的鋼鐵加工廠已經動工了,下店鄉(xiāng)的風力發(fā)電項目,也推進的差不多了,當然了,想要全部裝機完畢,今年是不可能的。
然后小河鄉(xiāng)的旅游項目呢,也在建設和改造中。
酒泉鄉(xiāng)的酒廠也動工了,不過今年想要生產是不可能了,能趕在天氣上凍之前,把酒廠的主體項目給建好就算是不錯了。
縣里的農機廠改造項目,剛剛動工,在拆遷酒廠的時候,夏縣農機廠這邊來了很多工人,江風也帶著縣政府的領導到場了,隨著一聲令下。
當年輝煌無比的夏縣農機廠,正式的成為了歷史。
而在這個舊址上,一年后,會有一座嶄新的汽車配件工廠誕生,名字就叫夏縣汽車配件公司。
另外天譽保健這邊,也在夏縣選址新建了一家保健品加工廠。
再有就是省財政廳撥下來的經費,需要修繕的道路之類的,也正式在夏縣動工兩個月了。
整體上工程的造價,相對比原來的時候夏縣的工程造價,低了很大一部分,原來的時候,這個有關系的承包縣里的這些工程。
什么都不干,然后轉手把工程給轉包出去,錢就拿到口袋里邊了。
但是這些事情,在江風這里行不通,什么所謂的地頭蛇,什么所謂的縣城婆羅門,在江風面前都是土雞瓦狗。
九個縣委常委,七個跟著自已,張文濤不吭聲,掌握著這么大的權利,江風手里還有政法委的力量。
可以這么說,只要是江風想做的事情,在夏縣就沒有做不成的。
尤其是這些所謂的潛規(guī)則,這些齷齪的事情,更是提都不敢在江風面前提。
江風不光是兩袖清風,政治手段還非常的厲害,這才是保障江風在夏縣推行這些事情的前提。
連張文濤對江風都退避三舍了,哪里有人敢來試試江風的劍利不利。
但是唯獨一點,那就是林權鄉(xiāng)的蔬菜種植項目,江風是真的推進不下去,甚至說有很多的時間,江風都是花在林權鄉(xiāng)的項目上。
可這個農戶不愿意種植就是不愿意種植,你怎么說,怎么溝通都沒有用,最后林權鄉(xiāng)一共動員起來的有七十八戶種植戶,種植的面積達到了八百畝的時候,怎么都推動不下去了。
江風也能看的出來,林權鄉(xiāng)上上下下的干部是真的盡力了,尤其是鄭云,整個人不說瘦了一圈,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