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
淼淼佛香之中,磬鳴響起。
面容枯瘦的黑影僧人,在佛前虔誠叩首,而后起身朝殿外走去。
廟宇廊檐之下,燕王朱棣正盤腿席地而坐,見那黑衣僧人出來他微微一笑,而后拎起酒壺,將兩尊金杯注滿美酒。
“佛家清凈之地,王爺竟要在這喝酒?”黑影僧人亦是盤腿坐下,口中揶揄,但卻拿起了酒杯。
“佛....在那兒!”
朱棣回身指著廟宇的大殿,“他們那兒,那么大的地方。我在這...”他又點點自已身前鋪著的草席,“方寸之地,且有墻壁阻隔....喝酒有什么不妥?”說到此處,他身體微微前傾,笑道,“佛,不能這么不容人吧?”
“王爺若是為僧,定然是高僧。”
黑衣和尚自然就是朱棣的首席智囊,道衍和尚了。
他放下酒杯,夾了一口素菜,“名動天下!”
“和尚還是你來做吧!我呀...”
朱棣又是一笑,“想要的太多...”說著,他抬起頭,眺望眼前無限美好的山巒,“這天下也有太多,讓我舍不得的地方!”
“但最讓您欲罷不能的...”
道衍接口道,“是您,還沒有得到它!”
朱棣默然片刻,“知我者,道衍也!”
“晉王病重。”
道衍和尚姚廣孝正色道,“皇上召李景隆回京....您品出什么來沒有?”
“我父皇....”朱棣嘆息,“時日無多!大限將至!”
“皇上一旦駕崩!”
道衍又道,“皇太孫登基為帝,必然對您圖窮匕見.....”
朱棣的手一僵,捏著酒杯頓在半空。
“怎么?”
道衍冷臉問道,“千歲現(xiàn)在,還有什么顧慮嗎?”
“不是顧慮,而是.....”
朱棣搖頭,“念及老父養(yǎng)育之恩,心中難免有些..不忍罷了!”
“您不忍....東宮卻必對您除之而后快!”
道衍邊觀察著朱棣的臉色,邊開口道,“先太子之事,如今東宮這位必然知曉。他和王爺您,早是.....水火不能相融。且不但是您......”說著,他雙眼一凝,“屆時您的兒子,家眷....只怕想善終都非易事!”
朱棣眼角猛的一跳,而后冷笑,“呵,我非魚肉,他亦非刀殂!”
就這時,突然一陣腳步傳來。
朱棣抬頭,卻是心腹張玉噔噔噔快步奔跑而來,“千歲,京師有旨!”
“何事?”朱棣皺眉道。
張玉俯身,低聲道,“東宮旨意,皇上有疾,傳世子殿下與二爺三爺進京伺疾!”
“嗯?”
朱棣手一緊,手中金杯竟然直接捏扁。
而姚廣孝亦是面露震驚之色,半晌才開口道,“看來,貧僧倒是小看了那位皇太孫!”
如今晉王病重,皇帝也病了,這個時候讓燕王諸子進京伺疾,背后的用意已經(jīng)不言而喻了。
“他下一步...”
姚廣孝繼續(xù)道,“一旦皇帝駕崩,他就會宣您入京!”
其實這話他只說了半句,剩下的半句是,你的兒子都在東宮的手中,你去是不去?
去,可能回不來。
不去,驟然起兵就偏離了之前的種種預想。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大義在手,必成孤軍之勢。敗亡,就在頃刻之間。
“這是哪個混賬給他出的主意?”
朱棣面露恨色,咬牙切齒,“嘿嘿,夠狠!”
“東宮身邊凈是一些迂腐文人...”
姚廣孝沉吟道,“紙上談兵,男盜女娼之輩....如此釜底抽薪的法子,誰能想出來呢?”
朱棣后背一寒,“莫非是父皇?”
“不不不!”姚廣孝擺手道,“若是皇帝.....他直接召您回京就是,何必舍近求遠呢?”
說著,他看向朱棣,“大王可是慌了?”
“哼!”朱棣冷哼,“本王這輩子,還不知道慌字怎么寫?”
“那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姚廣孝滿臉狠色,“您是大明的藩王,即便是東宮要動您,也要等到他登基之后。即便是登基之后,也要有堂而皇之的禮法為大義?!?/p>
“三位皇孫進京,看著兇險,其實對您,并沒什么掣肘!”
朱棣摸摸鼻子,“你說的輕巧,我就這三個兒子!”
“危險反而是最好的機會!”
姚廣孝胸有成竹一般,“讓三位皇孫去京師,以不變應(yīng)萬變!”
“若有變呢?”朱棣沉聲反問。
“方才貧僧說了,東宮身邊凈是男盜女娼之輩!”
姚廣孝一笑,“錢能通神,東宮那邊沒有秘密。一旦有變......三位皇孫從京城逃出。東宮那位必然惱羞成怒,而后大王傳檄天下,皇帝失德受奸佞蠱惑,屠殺宗親.....”
“屆時,所有的藩王都站在您這邊?!?/p>
“更有淮西勛貴舊部與大王您暗通款曲....”
“吞并大寧,提兵南下,大業(yè)可成!”
朱棣凝神,沉思片刻,“怎么逃?”
“您莫非忘記了?舅爺可是在京師的!”
姚廣孝又道,“翌日,真若有變的話。想讓皇孫逃出來的人,不勝枚舉!”說著,他忽然行禮,“若大王不放心,貧僧親赴京師...”
“不行,太危險了!”朱棣擺手。
“呵!”姚廣孝泰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曹國公之計,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畫面一轉(zhuǎn),紫禁城咸陽宮。
皇太孫朱允熥長身玉立,抬頭仰望掛在架子上那只,山東都司進貢來的八哥鳥。
吏部侍郎大理寺卿黃子澄,微微俯身笑道,“燕王之子進京,則北方無憂!”
“咻咻...”
朱允熥對著那八哥鳥,哨了兩聲。引得那鳥兒雙臂張開,蹦蹦跳跳,口中發(fā)出人聲,“殿下千歲,殿下千歲....”
“哈哈哈!”
朱允熥大笑,“這畜生,比人還可意些!”
說著他轉(zhuǎn)身,繼續(xù)道,“曹國公人還在路上,就給孤獻了這么一份大禮。”
“食君之祿,自然分君之憂!”
黃子澄笑道,“如今....他是聰明人,自然要為自已的日后做打算!”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允熥的話,更加直白一些。
最近這些日子,雖沒有對外說,但皇帝的身體已經(jīng)是愈發(fā)的不堪了。連日臥床,萎靡不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今的皇帝,剩下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
人,大限將至。非藥石能醫(yī),況且醫(yī)的從來都是病,而不是命。
如今朝中文武,其實都心中各有打算。隨著皇帝病重的消息在小道傳開,大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討好未來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