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話?”
朱元璋皺眉道,“不疼你,能讓你在宮里過年?你看看這滿天下,誰家嫁出去的閨女,在娘家過年?”
“女兒是因為公公婆婆今年在老家祭祖,沒在京師,您才讓閨女回來的!”安慶公主貼著朱元璋的胳膊撒嬌道,“哦,敢情嫁出去了,娘家就不是家了!”
“胡攪蠻纏!”
朱元璋捏捏女兒的鼻子,笑罵道,“娘家怎么不是家!可婆家也是家呀!要天下的女兒都跟你似的,不把婆家當家,那人家娶兒媳婦干嘛?哦,人家養(yǎng)了十好幾年的兒子,入贅啦?”
“好啦好啦!”
安慶公主繼續(xù)撒嬌道,“女兒這不是想您嗎,才賴著在宮里不走的!”數(shù)著,她低聲道,“都好些年,沒跟您在一塊過節(jié)了,以前過年,都是女兒給您倒酒的....”
忽然,朱元璋的眼底閃過一絲柔情。
他拉著女兒的手,“你們兩口子把日子過好,就是對咱最好的孝順!”說著,他一點女兒的腦門,“你呀,咱最知道你,說吧,想要什么賞!”
~~
“這是您說的?”
安慶公主抬臉笑道,“那女兒可獅子大開口了!”
“開吧,你老子是皇帝!”朱元璋笑道,“除了皇位,別的都給!”
“女兒不給自已要!”安慶公主晃著朱元璋的胳膊,“女兒想給駙馬求!”
驟然,朱元璋臉拉了下來。
安慶公主渾然不覺,繼續(xù)道,“別的駙馬都是個高官厚祿的,就女兒的駙馬是個閑散人。論人品論相貌才學,駙馬哪差了?可這些年一直蹉跎著,在其他駙馬面前頭抬不起頭來,連帶著女兒也矮了三分...”
漫天的煙火之中,朱元璋慢慢低頭。
其實他挺不待見歐陽倫的,在他看來那就是一個窮酸書生。要不是當年公主看上了歐陽倫的相貌,又是年歲過了最佳的出閣年歲,他才不會把女兒嫁給他。
倒不是說他朱元璋看不得寒門學子,而是寒門學子也不全是知道上進的。那歐陽倫讀書雖好,但性子很是浮躁,一朝得意就目中無人。錦衣衛(wèi)那邊奏報過,歐陽倫回鄉(xiāng)省親的時候,竟然讓地方官跪迎。
寒門學子的上進之氣,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看到的卻是他們一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想起這個女婿,朱元璋就心里發(fā)堵。除了是個進士之外,他跟梅姻跟王寧跟李堅怎么比?
而安慶公主沒注意到父親的臉色,繼續(xù)道,“就說這年禮吧!別的姐妹家給您的什么,女兒給您的什么?不是女兒不想孝順您,實在是家里沒有好東西呀!”
說著,她低聲道,“您不知道嗎?幾位姐夫,每年光是在西北的茶葉進項,就有十萬兩?”
“嗯?”
她這么添油加醋一說,頓時讓朱元璋臉色一變。
“呃...您不知道!女兒多嘴,女兒以為您知道!”安慶公主畏懼的低頭,“女兒也是聽別人說的!”
~~
“西北的茶政早就亂了!”
煙火還在繼續(xù),朱元璋的臉上卻沒了多少喜悅。
朱允熥坐在他身前,低聲道,“最早是二叔那邊,壟著跟西域還有蒙古那邊的茶葉交易!后來開了邊貿(mào),曹國公用茶跟西番換馬,這一下每年朝廷發(fā)的茶引就不夠了....”
“后來,各駙馬家就插手進去。派了門人去那邊販茶....”
朱允熥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朱元璋的臉色,“云南,湖廣,江西的茶葉.....都販往西北?!?/p>
朱元璋眉頭緊鎖,待聽到湖廣云南時,眉毛顫動兩下。也就是說這些駙馬販賣私茶的背后,還有云南沐家,以及楚王湘王等藩王。
“你為何不早說?”朱元璋怒道。
“呃...”朱允熥低頭,“孫兒知道之后,正趕上那次被皇爺爺您罰了不許理政....”
“別說了!”
朱元璋一擺手,怒氣不減。
他之所以這么厭惡此事,并不是因為他兒子和女婿們撈錢。而是因為茶政,是涉及到西北邊關(guān)穩(wěn)固的財政之策。
大明實行開中法,商人運送糧食和物資去邊關(guān),換取茶引和鹽引。而如今親王駙馬們,販賣私茶,必然會導(dǎo)致商人們的利益受損,時間長了之后,開中法不就荒廢了嗎?
開中法廢了,吃苦的是邊關(guān)的將士!
再者親王駙馬的茶葉等于白來的,販過去之后的價格定然很低。而朝廷的茶引價格頗高,長此以往,朝廷的茶誰要?
其實,他心里并不是厭惡女婿和兒子們撈錢這事兒??尚〈蛐◆[就好了,弄得天下皆知,這股歪風邪氣以后怎么鏟除?
而且他內(nèi)心深處還有個不能外人言的理由!
茶就是錢,而西北販茶,必須要過李景隆這一關(guān)。他實在是不想自已的女婿們,跟李景隆走的太近。不然將來,恐怕許多事一旦發(fā)作之后,還要牽連到自家的女兒和女婿身上。
“要給這些小子點來點教訓!”
朱元璋心中暗道,“也給李景隆敲敲警鐘!”
“給鐵鉉下旨!”
朱元璋想到此處,開口道,“讓他暗中查勘,西北茶政!還有...”說著,他看向在一邊,抱著小福兒玩耍的安慶公主,又道,“駙馬歐陽倫,年后趕赴西北,徹查西北茶政!”
“是!”
朱允熥答應(yīng),抬頭又看看朱元璋的臉色,“孫兒多說一句!”
“說,咱爺倆你還藏著掖著?”朱元璋揮手道。
“這事,其實跟曹國公沒關(guān)系?即便有,也關(guān)系不大!”
朱允熥開口道,“孫兒知曉得這事,是陜西按察司奏上來的!二叔那邊王府的長史,也...奏報了一些!”
“接著說!”朱元璋皺眉道。
“駙馬們走的多是二叔那邊的門路.....三叔那邊...也微微有點!”
朱允熥低頭,低聲道,“曹國公或許知道一些,但涉及到二叔和三叔,還有這么多的姑父,他也沒辦法,只能裝作看不見罷了!這其中的經(jīng)手人,多是各位姑父家的門生故舊,還有二叔三叔的得力助手....”
“知情不報,即是有錯!”朱元璋冷哼一聲,“他執(zhí)掌西北軍務(wù)...他若是忠于公事,怎能鬧的這么大?”
“四姑父....”
朱允熥又沉吟道,“從來沒經(jīng)手過政務(wù),這么大的事他能行嗎?”
“他存了妒忌的心,就一定能行!”
朱元璋又冷哼一聲,“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