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呀!”
待李景隆出去之后,朱元璋看向湯和,“你說這孩子,能擔(dān)起大任嗎?”
湯和的嘴角依舊亮亮的濕濕的,他忽然用力在抓著朱元璋的手,“能.....心眼好....”
“心眼好未必是好人?!?/p>
朱元璋嘆息半聲,反手握著湯和的手,回應(yīng)著,“咱老了,很多事力不從心了!”
說著,他又是長嘆,“不是咱非要把老兄弟們都趕盡殺絕,實(shí)在是...留不得!咱也知道,其實(shí)有時(shí)候.....禍起蕭墻。所以才留了二丫頭,不然日后熥哥兒身邊沒有得心應(yīng)手的人....”
“嗚嗚...”突然,湯和哭出聲來。
“你這是咋了?”朱元璋納悶道。
“老臣....老,沒用......”
含糊不清的話,朱元璋聽在耳中,卻是心中一暖。
是呀,若是湯大嘴沒有病的這么重,他才是最好的人選。
但看著自已的老伙計(jì),那張滿是老人斑的臉。其實(shí)朱元璋的心中也不太確定,如果湯和.....的身子也是那么健碩,如果他也是對權(quán)力有著極大的渴望,那么他對這位老伙計(jì),是否還是那么的放心?
~~
“親戚之家!”
“哎?”
通往咸陽宮的路上,李景隆的心情很是復(fù)雜。
并不是他即將代替傅友德馮勝等,成為軍中頂級勛貴,手握兵權(quán)而復(fù)雜。而是一想到那份朱元璋親手定下的親戚的名單而復(fù)雜。
歷史上這些人,確實(shí)是世世代代榮華富貴,哪怕沒了爵位,依舊是大明帝國的人上人。子孫后代,從不缺高官厚祿。
但說起來有些可笑的是.....
魏國公的爵位一直傳承至明末,末代魏國公弘光元年襲爵,同年降清。
末代信國公,弘光元年襲爵,同年降清。
他李景隆的后人,降清。
不但降清了,還舉家北上進(jìn)京入旗。在乾隆年間,被開革出旗,變?yōu)槠矫瘛?/p>
而這份親戚的名單之中,沐家隨大明戰(zhàn)斗至最后一刻。
武定侯郭英的后人,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力戰(zhàn)殉國。
腦中想著這些后世的故事,不知不覺咸陽宮已近在咫尺。
~
“奴婢見過公爺,殿下早就在等著您了!”
咸陽宮總管太監(jiān)王八恥,穿著紅色的袍子,微微躬身。
“王總管,好久不見!”
李景隆拱手之后,手心之中忽多了一枚翡翠觀音吊墜,而后塞在王八恥的手中笑道,“甘肅大佛寺求來的,給您保個(gè)平安!”
“呵呵!”
頓時(shí),王八恥眉開眼笑,低聲道,“還是公爺您知道疼人!”說著,他壓低聲音,“殿下今兒早上起來,有些邪火,剛發(fā)作了郭侯一通。”
“哦?”
李景隆面色一變,很是惶恐。
但心中卻在搖頭不已,“你爺爺剛定下郭英是法外親戚之家,你這邊就發(fā)作人家?真是不懂事!”
咸陽宮中的地龍,明顯比乾清宮更熱。
李景隆邁步進(jìn)入,“微臣李景隆,叩見...”
“表哥來了!”
朱允熥正坐在寶座上,看著手中的奏折,“坐!”說著,他抬頭道,“剛從皇爺爺那過來?”
“是!”李景隆欠身道,“信國公也在!”
“皇爺跟你說什么了?”朱允熥又問道。
“皇上天恩!”李景隆附身道,“給臣看了剛編纂好的皇明祖訓(xùn),臣被列為親戚之家!”
“呵呵!”朱允熥淡淡一笑,“沒別的了?”
“呃....沒了!”李景隆抬頭。
“哦!”
朱允熥又是點(diǎn)頭,然后咬著腮幫子,臉上頗帶著幾分氣憤。
“殿下,可是有為難的事?”李景隆低聲問道。
“沒別的....”
朱允熥合上手中的奏折,“十八叔要就藩云南了?!?/p>
“這位爺挺悲催的!”
李景隆心中馬上暗道,“一輩子讓沐家欺負(fù)的不成樣子!但卻很是長壽,景泰元年才死...”
“戶部又開始叫窮.....”朱允熥又道,“戶部叫窮也就罷了,云南的沐家也在叫窮!”
“嗯?”
李景隆心中一驚,強(qiáng)忍著沒有抬頭面露詫異,心中暗道。
“你小子.....這邊惦記你叔叔還不夠,轉(zhuǎn)頭你又惦記上沐家了?”
“沐家可是你鐵桿之中的鐵桿呀!”
“你小子怎么挑自已人下手?”
朱允熥繼續(xù)開口道,“孤年初的時(shí)候就寫信給沐家,藩王就藩是關(guān)乎朝廷體面的大事,戶部沒銀子,你沐家孝敬點(diǎn)不行嗎?十八叔跟我自小一塊長大的,給十八叔把王府修好,別讓他過去過窮日子。你猜,沐春那邊怎么回孤的?”
李景隆猶豫半天,開口道,“沒錢?”
“說沒錢孤還不氣!”
朱允熥咬牙道,“沐春說他要打仗,沒功夫給十八叔修王府。這不明擺著,沒把孤說的話當(dāng)回事嗎?”
“人家說的是正事呀!”
李景隆心中更是哭笑不得,“云南那邊就沒消停過,沐春常年領(lǐng)兵打仗,是沒功夫管這些呀!”
“呵呵!”
這時(shí),又聽朱允熥冷笑道,“從洪武十年開始,沐家鎮(zhèn)守云南,至今快二十年....呵呵,真是應(yīng)了別人那句話,根深蒂固!”
聞言,李景隆就知道朱允熥剛才說的那些什么修王府,都是扯廢話。
他真正忌憚的,是沐家永鎮(zhèn)云南四個(gè)大字。
其實(shí),從帝王的角度來說,他這種忌憚倒也沒錯(cuò)。但錯(cuò)就錯(cuò)在,他太急了。這邊藩王們還沒捋順,那邊就又對沐家起了疑心,到頭來只怕哪邊他都對付不了。
“本想著順順當(dāng)當(dāng)過個(gè)年!”
朱允熥又道,“你看看......哎!”
李景隆上前,拿起朱允熥案頭的文書一目十行。
第一件事,老朱正式冊封朱高熾為燕王世子。
第二件事,朱楩就藩。
第三件事,讓群臣商議,朱允炆和朱允熙的王號以及封地。
待李景隆看到這第三件事的時(shí)候,目光一凝。朱允炆和朱允熙可都是朱允熥同父異母的弟弟,尤其后者,還是如今的太子妃所出的嫡子。
“凌漢,嚴(yán)震直那些人!”
朱允熥繼續(xù)道,“建議二哥為淮王,封地在淮安。四弟為徽王,封地在....”說著,他咬牙道,“在揚(yáng)州!”
這倆地方都是有錢的地方,老朱那邊全然一片愛孫之心。
可惜這份心,在朱允熥這位皇太孫心中,卻好似老人偏心要分他將來繼承的家產(chǎn)似的。可笑!
也對,他實(shí)則就是一個(gè)被寵壞的,自小就被所有人灌輸,將來大明帝國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這種理念。早就養(yǎng)成自大自傲,眼里容不下別人,獨(dú)斷專行的性格。
“殿下!”
李景隆沉思片刻,“呃...臣斗膽多嘴,是馬上就藩嗎?”
“嗯?”
朱允熥想想,“自然不是,而是先封.....二哥那邊準(zhǔn)備今年大婚,婚后去就藩。四弟那邊還小...”說著,冷笑道,“母妃那邊說了,想多留四弟幾年!”
“既然還遠(yuǎn)....”
李景隆低頭道,“那...暫時(shí)也不急呀!”
“呃....哈哈!”
朱允熥頓時(shí)明白李景隆的意思,大笑出聲。
反正不急著讓他們就藩,那就封唄?反正老爺子高興,就封唄!
至于以后是否讓他們就藩,還是讓他們待在京師之中當(dāng)閑散王爺,那還不是自已一句話的事?
想通這些,朱允熥忽然之間心情大好。
而后他站起身,“整日都被這些瑣事勞著,煩死!正好,今日你進(jìn)宮來了,陪孤去外面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