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著,纖指輕抬,指向不遠處那名始終跪伏于地的云芷公主的貼身婢女,語氣平和卻字字清晰:
“正是這位在云芷公主跟前伺候,剛剛被云芷公主吩咐去拿棋子的婢女,方才她過來快要到跟前時突然平地這么摔了一下,將兩盒玉棋脫手摔了出去,才致此物損毀的?!?/p>
語畢,她轉(zhuǎn)而望向若寧,目光懇切:
“想來多半就是這婢女太不小心所致。還請郡主莫要為此動氣傷身。今日郡主設(shè)此賞花宴,本是為與諸位同樂,若因這玉棋小事鬧得滿城風(fēng)雨,反倒失了本意。而妾身作為贈禮之人,心中也著實有些難安了。”
若寧未曾料到易知玉會在此刻出言。
方才云芷那般明槍暗箭地挑唆,她本以為這位沈夫人多少會對她心生芥蒂,卻不想對方非但沒有順勢質(zhì)疑,反而將事情拉回最簡單的原委,分明是有意將事態(tài)平息。
這番舉動,讓若寧對易知玉的認(rèn)知又深了一層。
她似乎有些明白,為何這個女子能得沈云舟傾心。
即便自身險些被卷入是非,即便玉棋的損毀顯然另有隱情,她仍愿站出來,不僅澄清事實,更意在將自已從這渾水中擇清。
這般胸襟與氣度,確實令人心折。
一旁的云芷公主聽到易知玉這番話,臉色驟然一沉,纖長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緊。
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一直在旁邊安靜待著沒說話的易知玉竟會在此刻突然橫插一腳,剛剛她本人被懷疑之時也沒見她跳出來自證,現(xiàn)在倒是為了若寧跳出來了!
更可氣的是,這易知玉三言兩語間,又將事情輕飄飄地繞回了“意外”二字,將這場明顯的算計歸咎于偶然。
這分明是在為若寧轉(zhuǎn)圜!分明是要將這場即將掀起的風(fēng)波強行壓下去。
云芷一時間幾乎要冷笑出聲。
這玉棋損毀得如此徹底,明眼人都看得出絕非方才那一摔所能致。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若寧,易知玉身為當(dāng)事人,不僅不起疑,反倒急著為對方開脫?
她究竟是蠢得無可救藥,還是別有用心?
不管這易知玉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云芷都絕不能容許她將事情這么一筆帶過。
就算不能坐實事情是若寧做的,那她由著若寧請李大人過來也行,到時候事情鬧的人盡皆知,丟臉的也是若寧自已,對她也沒有壞處。
想到這些,云芷搶先一步,就在若寧即將開口回應(yīng)之際,秀眉高挑,目光如刀鋒般直刺向易知玉,唇邊勾起一抹毫不掩飾的譏誚:
“沈夫人莫非是連最基本的腦子都沒有了?這般松軟的草地,輕輕一摔,怎可能將兩盒質(zhì)地堅硬的玉棋摔得如此粉碎!若寧姐姐方才已經(jīng)說了要請李大人前來徹查,你卻急不可耐地跳出來阻攔——”
她故意拖長了語調(diào),眼神愈發(fā)銳利,
“莫非……這玉棋損毀其實與沈夫人有關(guān)?眼見要驚動李大人,所以心虛了不成?”
“蕭云芷!”
永嘉郡主與若寧郡主幾乎同時出聲呵斥,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驚怒。
若寧的臉色瞬間冷若冰霜,目光如冰刃般射向云芷:
“沈夫人是我今日請來的貴客,豈容你如此無禮謾罵!”
永嘉也蹙緊眉頭,聲音冰冷的不行,
“蕭云芷,注意你的言辭?!?/p>
見這兩位素來與自已交好的姐妹,此刻竟為了一個外人當(dāng)眾呵斥自已,云芷眼底迅速掠過一絲尖銳的恨意。
果然,說什么姐妹情深都是假的,遇到事情時,她們不還是為了個外人就輕易就將她的顏面踩在腳下了!
而被云芷當(dāng)眾羞辱的易知玉,此刻卻未見半分惱色。
她依舊從容地立在原地,唇角甚至維持著一抹淺淡而得體的微笑,反而溫聲勸慰起若寧:
“若寧郡主切勿動氣,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實在不值當(dāng)?!?/p>
易知玉轉(zhuǎn)眸看向云芷,這位公主殿下如此氣急敗壞地辱罵自已,甚至不惜以“心虛”相誣陷,無非是想嚇住她,不讓她阻攔若寧將事情鬧大。
思及此,易知玉唇角弧度愈發(fā)溫婉,眸中卻掠過一絲了然。
她迎著云芷銳利的目光,笑意盈盈地開口,聲音清潤柔和,似能化開緊繃的空氣:
“回云芷公主的話,這玉棋終究是妾身帶來獻給若寧郡主的薄禮,論起來,確實與妾身脫不開干系。眼見因它生出這許多誤會與揣測,妾身這才忍不住多嘴幾句,若是惹得公主殿下心中不悅,妾身在此先向您賠個不是?!?/p>
她說著,姿態(tài)優(yōu)雅地福了福身,禮數(shù)周全得讓人挑不出錯處。
起身后,才不疾不徐地繼續(xù)道,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只是,方才若寧郡主已向諸位闡明,這草地雖軟,盛裝玉棋的木盒卻甚是堅硬,加之玉質(zhì)棋子本身脆硬,幾相碰撞之下,棋子意外碎裂,倒也不算十分稀奇之事?!?/p>
“怎么可能!”
云芷幾乎是立刻尖聲反駁起來,她纖指直指那堆碎片,眼中怒火灼灼,
“這等牽強附會的說辭,誰能信你!”
面對云芷的咄咄逼人,易知玉嘴角那抹淺淡的笑意未曾動搖分毫,仿佛對方所有的怒氣都撞在了一團柔軟的棉花上。
她從容應(yīng)道:
“若公主殿下執(zhí)意不信,妾身……愿當(dāng)場驗證若寧郡主的說法?!?/p>
說罷,她轉(zhuǎn)向若寧,再次深深福了一禮,姿態(tài)放得極低,言辭卻清晰有力:
“妾身知曉,今日賓客中為郡主贈送玉棋者甚眾。不知郡主是否介意,煩請下人再從庫房中取一副玉棋來,容妾身驗證心中所想?今日唐突之舉,待妾身回府后,定當(dāng)精心挑選兩三副上好的玉棋奉予郡主,以彌補今日之失,不知郡主可否應(yīng)允?”
聽聞易知玉此言,若寧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贊賞。
她心知易知玉此舉并非拆臺,而是意在為自已方才的說法提供佐證,化被動為主動。
她當(dāng)下微微頷首,語氣緩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