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夫人觸到她冰涼濕潤的雙手,又瞥見她裙擺上沾染的泥水痕跡,心中感激之情更盛。
她將易知玉的手握得更緊了些,語氣堅定:
\"沈夫人為救啟兒弄得這般狼狽,這份恩情,劉家必當銘記于心。待過幾日,老身定當帶著孫兒親自登門致謝,好好表達我們劉家對夫人的感激之情。\"
易知玉正要推辭,孫老夫人卻輕拍她的手背打斷道:
\"快去更衣歇息吧,這身濕衣裳穿久了要受涼的。今日就不多耽擱你了,改日老身登門拜訪,再好好向你致謝,屆時我們再細細敘話。\"
見老人心意已決,易知玉便不再推拒,只是微微頷首,屈膝行了一禮:
\"那晚輩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罷轉身走向等候在旁的沈云舟。
才近身,便被沈云舟一把攬入懷中,他細心地為她攏緊斗篷,將湖邊的冷風隔絕在外。
易知玉回首望去,只見孫老夫人仍站在原地,朝她鄭重地點了點頭。
她也回以淺淺一笑,這才和沈云舟一起離開了這片波光粼粼的湖畔。
廂房內(nèi),水汽氤氳。
易知玉將沾滿污泥的衣衫鞋襪盡數(shù)褪下,銅盆中的熱水蒸騰著裊裊白霧,
一旁已經(jīng)整理好的小香執(zhí)起軟巾細細擦拭手上殘留的泥點,溫熱的水流撫過肌膚,帶走的不只是塵土,還有方才救人時緊繃的心緒。
待一身濕氣與疲憊隨水汽散去,方換上潔凈柔軟的衣裙。
更衣完畢,易知玉整個人如同被春雨洗過的玉蘭,透著清冽的芬芳。
她端坐于窗邊軟榻,任由小香執(zhí)起梳理長發(fā)。
烏黑的長發(fā)散落肩頭,小香小心翼翼地梳理著,生怕扯痛主子。
窗外竹影搖曳,映在她沉靜的側臉上,仿佛為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畫下休止符。
廂房外,沈云舟負手立于廊下。
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腰間玉佩,腦海中反復浮現(xiàn)的,是易知玉跪在地上施救時的模樣。
那雙專注的眼眸,那不顧禮節(jié)挽起袖子的果斷,那額角滲出的細密汗珠。
這樣的易知玉,他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到了。
那樣鮮活的姿態(tài),像一道驚雷劈開他記憶的迷霧。
他忽然想起幾年前初遇時,那個笑鬧著奔跑放風箏無憂無慮的少女,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從不懂得掩飾。
他的心被復雜的情緒填滿。
欣慰的是,他終于再見她眼中灼灼光華,那是他初遇她時曾見過的鮮活與真實,喜怒皆發(fā)自內(nèi)心,不掩不藏。
而讓他心中難受的是,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意識到:
正是自已,用一場強求的婚事將這只自由的鳥兒囚禁在了沈家的金絲籠中。
正是自已,將這般明亮的她困于四方宅院;
這幾年年來她從未施展過鋒芒,滴水不漏應對一切,恐怕都是因為他的緣故,是他親手磨平了她的性子。
是他讓她不得不收起所有的棱角,讓她不得不藏起真性情,學會周全體貼,成為人人稱道卻失了顏色的官家夫人。
那些她曾擁有的率性與真實,都在沈府的高墻內(nèi)一點點消磨殆盡。
這幾年來,他只顧全自已的執(zhí)念,強留她在身邊,卻任由她在深宅中獨自面對風雨磋磨……
思及此,一陣鈍痛襲上心頭。
他不由得閉了閉眼,在心中叩問自已:
是否從一開始他就做錯了?
他是不是不該這般困住她,他是不是應該放手,讓她可以去做真實的自已?
是否該放手還她自由,讓她不必再勉強自已做那個完美無缺的“沈夫人”?
正當他沉浸在自已的思緒中難以自拔時,廂房的門“吱呀”一聲開了。
易知玉在小香的攙扶下走了出來,鬢間新簪的珍珠步搖在陽光下流轉著溫潤的光澤。
見易知玉出來,沈云舟才猛地從紛亂的思緒中驚醒。
他迅速收斂起眼底翻涌的情緒,重新?lián)Q上那副溫和從容的面具,仿佛方才的掙扎從未存在過。
“可有舒服些?”
他上前一步,聲音不自覺地放輕,
“要不要再休息一會?”
易知玉微微搖頭,鬢間的珍珠步搖在陽光下泛起柔和的光暈:
“已經(jīng)好很多了,多謝夫君關心。”
她的聲音又恢復了一如既往的溫順,卻讓沈云舟心頭一刺。
他注意到她指尖無意識地揉著太陽穴,這個細微的動作泄露了她的疲憊。
“是想直接回府,還是再逛逛?”
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她的神色。
易知玉確實感到倦意陣陣襲來,今日這場意外耗去了她太多心力。
她抬眼望向宴席方向,遠處傳來的絲竹聲讓她微微蹙眉,忍不住問道,
“現(xiàn)在回府合適嗎?席面還未開始,就這么走了會不會太失禮了?”
這話讓沈云舟心頭一軟。
即便在這樣的時刻,她首先考慮的仍是禮數(shù)周全。
他忍不住放柔了語氣:
“無妨的。今日賓客眾多,少我們兩個不會有人注意?!?/p>
他頓了頓,
“走吧,我送你回去?!?/p>
易知玉幾乎是下意識地準備拒絕,可話到嘴邊卻突然停住了,
她手里帕子緊了緊,似乎是在下什么決定一般。
片刻后,她點了點頭,輕輕嗯了一聲。
兩人便一起并肩朝著院外走去。
出園子的路上,兩旁的花木依舊繁盛,方才的喧囂卻已遠去,只余下二人輕微的腳步聲。
沈云舟略略放緩了步子,側首看向身側的易知玉,打破了沉默。
“方才蕭祁派人來,將事情的原委大致同我說了?!?/p>
他的聲音沉穩(wěn),帶著一絲事后梳理的清晰,
“劉家那孩子清醒后,回憶起了些細節(jié)。原來,在因那把劍與蕭睿爭執(zhí)之后,蕭睿那孩子或許是意識到自已做得不妥,便主動拿著劍去找劉啟,說愿意將劍給他玩,還向他道了歉?!?/p>
他微微一頓,繼續(xù)道:
“劉啟那孩子倒也爽快,承認自已亦有不對之處。兩個小家伙轉眼便冰釋前嫌,打算一同去玩耍??删驮谶@時候,劉啟突然后腦一疼,便失去了知覺,再醒來,已是在湖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