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太突然,猝不及防下,張平安感覺自已的思維甚至都好像停滯了一瞬,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他這一世活了三十多年,人生經歷可以說是跌宕起伏。
上輩子的種種,他感覺離他已經很遙遠了。
所以他現(xiàn)在已經很少想起自已上輩子的事情。
這時候,張平安才反應過來,原來他之前一直都猜錯了。
可能跟他是老鄉(xiāng)的那個人并不是周子明,而是已經死去的那位九千歲。
他穿越過來的時間應該比自已早的多。
周子明坐在上首,將張平安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他也并不著急逼問。
反而緩緩說起了自已小時候的事情。
“其實朕的出身很低微,甚至可以說不光彩,朕的父親是被前朝時從宮里放出來的一位老太監(jiān)買來做兒子的,用來給他養(yǎng)老,這種屬于賤戶,比普通農戶還不如,他們都沒什么學識,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可能也就是附近方圓幾十里,去世也很早。
按輩分來說,朕本來理當稱呼義父一聲師公的,后來因緣巧合下被收養(yǎng)了,才改口認他做了義父,不過太監(jiān)再有權勢,也是無根之人,沒有人真正看得起,所以朕年少被收養(yǎng)時,其實也受過很多委屈。
像朕這樣的身份,在前朝的時候,本來是沒有資格科舉,更不可能入朝做官的,也是因為有義父的存在,才打破了這個規(guī)矩,某種程度上來說,朕是很幸運的?!?/p>
“想一想,真的過去很多年了,其實這是朝堂上眾所周知的事,不算什么秘密,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從前在朝為官的時候,就經常有同僚明里暗里嘲諷過,直到后來朕大權在握才無人敢提,朕也就逐漸遺忘了,現(xiàn)在到了油盡燈枯之時,反而經常想起從前的種種?!?/p>
張平安聽到這里,已經完全清醒過來,心口直冒冷汗。
當一位上位者突然把他自已年少時的窘迫向你傾訴的時候,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就是你是他極其信任的心腹,他只是在身居高位寂寞的時候隨意慨嘆一下,排遣一下寂寞。
要么就是在試探,以一種弱者的姿態(tài),故作親近的試探,降低傾訴對象的防備心。
張平安自問他雖然是天子近臣,但還沒到能聽能討論這種宮中秘聞的時候。
何況是在提出那個問題之后,更加顯得這些傾訴意味深長。
這一下子就把他心里曾經的擔憂全部勾了出來。
完全沒有被天子坦誠相待的受寵若驚,只有一種惶恐感。
“陛下……”,張平安抿了抿唇,準備說什么。
周子明卻擺了擺手,緩緩繼續(xù)說下去,臉上帶著追憶之色。
“義父雖然是宦官,入宮前因為家里窮,也沒有讀書識字,可他天賦極高,博聞強識,在內書堂的時候,從來都是第一,連當時授課的翰林學士都為他可惜,私下暗贊他有狀元之才。
這樣的人,即使做了太監(jiān),也注定是不平凡的。
他善弄權術,在后宮中掌握一定權力后,便不再甘心只在后宮一畝三分地上打轉,開創(chuàng)了太監(jiān)可以外出監(jiān)軍的先河,慢慢將手伸向了前朝,也是他,一手成立了惡名遠揚的東西廠,讓文武百官風聲鶴唳。
千百年來,縱使有太監(jiān)弄權,大部分也是在后宮而已,很少有像他這樣在朝堂中也權傾朝野的,在太監(jiān)中,他也算是混到了最高處了吧,朕這輩子接觸過很多太監(jiān),他真的是最不一樣的?!?/p>
說到這里,周子明有些氣短,捂著胸口喘了口氣,才又繼續(xù)。
目光溫和中又不失銳利的望向張平安,“可是朕知道他并不開心,縱使他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他心里最深處也還是為他的身份自卑痛苦的。
朕在義父身邊待了很多年,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經常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說他來自2012,有時候整張紙上都無意識寫滿了這幾個朕看不懂的數(shù)字,朕曾經一直以為這里是一個地名,疑惑了很多年,直到遇到你,看到了熟悉的做賬方式,朕才有些明白過來,也許義父酒醉時說的是真的?!?/p>
張平安聞言不自覺輕輕握了握拳,順著話問道:“什么是真的?”
“樓房可以蓋到一百多層那么高,從嶺南到京城只需要不到兩個時辰就能到,哪怕距離千里之遙,也可以立時通信,這恐怕只有神仙才有這個本事吧,所以朕很好奇,2012是什么意思,這到底是哪里?”
張平安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胡亂鄒一個地方。
周子明卻又目光緊緊的一字一句道:“或者,這是獨屬于你們的密語?其實義父生前本來也準備命令工部研制火器的,連圖紙都畫好了,和后來出產的幾乎別無二致,朕不相信這是巧合。”
張平安聽后心里沉了沉,突然鎮(zhèn)定下來,抬頭問:“那為什么后來又沒有繼續(xù)研制呢?”
周子明笑了笑,“因為義父后來把圖紙燒了,他說從冷兵器到熱武器是一個質的跨越,火器一旦生產出來,戰(zhàn)場上的死亡將是從前的數(shù)倍,他覺得沒有必要?!?/p>
“所以后來你六姐夫將火器研制出來的時候,義父是非常驚訝的,他甚至親自到火器工坊去過,暗地里觀察過你六姐夫,但后來卻又什么都沒做,又坐車回來了,當時朕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才明白過來,他想見的人其實應該是你,你們才是一類人!”
“可能是吧”,張平安點頭。
目光清明的抬頭回道:“臣小時候四五歲的時候生過一場病,高燒不退,燒的渾渾噩噩的時候,曾做過一場夢,夢中人可以在天上飛,樓房有幾百層那么高,正是應和了陛下剛剛說的,說不定那里就是仙人住的地方,但臣以為,那也就只是一場夢而已,世上有人千千萬,夢也千奇百怪,湊巧做類似的夢也并不稀奇?!?/p>
“做夢?”周子明皺眉,眼中疑竇叢生,明顯不信。
“你說那只是一場夢?”
張平安一臉誠懇,認真點頭道:“回陛下,的確是夢中所見,包括做賬方式也是夢中見到的,當時臣還年幼,并未進學,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后來上了學堂,偶然間才嘗試著用這種方式在賬簿上,因為確實好用,也就一直保留了這個習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