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狀元文會的當日,從各地奔赴前來全州的人,卻大大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看著那一艘艘遠道而來的大船,漂洋過海,從各處州府,甚至還有從盛京而來的,抵岸的大船將整個九漁港都填滿。
車馬如龍,盛況空前。
數(shù)不清的文人墨客,男女老少從各地大小書院奔赴而來,有各處縣學書塾,天下聞名的云川書院,甚至還有盛京國子監(jiān)........
誰也沒想到,區(qū)區(qū)一個地方文會,竟能有這么多的讀書人蜂擁而至,甚至還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是專門沖著姜如初而來。
淮南這些正準備看戲的人,都驚呆了。
“沒想到全州這里的冬天,竟如此的暖和,半分沒有盛京那般寒冷刺骨,難怪樊師兄在這里,都舍不得回去了呢........”
剛一登岸,畢師姐就忍不住感嘆出聲。
姜如初領著眾人上前,看到一年未見的畢師姐、汪師兄、賈師兄等國子監(jiān)眾人,她臉上洋溢著一個大大的笑容。
上前毫不掩飾自已的意圖:
“若是喜歡,各位師兄師姐也可以考慮小住一段時日,長留也并無不可?!?/p>
國子監(jiān)眾人紛紛笑起來,“姜師妹,你這心思昭然若揭啊,那就要看你這全州,能不能留下咱們這么多人了?!?/p>
看到云川書院也來了一船的人時。
姜如初更是喜出望外,不僅多年未見的嚴云師姐,還有方元月等人,連烏儀、林望舒都來了,這倒是讓她很有幾分出乎意料。
林望舒依舊美人如玉,一別經年,她還是抱著那架古琴,只是頭上卻梳成了婦人髻,遠遠的看著這個方向,笑得很平靜。
“姜師妹,聽聞你要辦狀元文會,我等特來相賀,我只有一曲相贈,還望師妹你不要嫌棄?!彼τ馈?/p>
前方的嚴云頓時點頭,“就是,當年你高中狀元的時候就該轟轟烈烈的辦一場的,不過現(xiàn)下也不晚,好歹咱們都趕上了?!?/p>
“多謝各位師兄師姐前來捧場,我怎會嫌棄,你們愿意來,我就已經很高興了?!?/p>
姜如初看著這些許久不見的云川同門,對他們千里奔赴而來相賀,心下無比感動。
等看到緊隨其后從云川的大船上下來的楊凡和車雪二人的時候,她心下有的就不止是感動了,更多的是驚喜。
“楊師兄,車師姐,你們怎么來了......”
見她的視線不由自主的往后飄去,楊凡淡淡一笑,解釋道:“別看了,夫子沒來,這一路太過遙遠,書院就我二人來了。”
如今楊凡早已考上秀才,和車雪一同留在尋希書院做了夫子,繼續(xù)授課講學。
姜如初收回有些失望的目光,悵然一笑道:“也是,老師如今年歲漸高,的確經不住海上這么遠的折騰.......”
車雪見狀一笑,“夫子雖沒來,但惦記你的心卻不會改變,瞧瞧,這是夫子為你今日的文會,特地寫的,找人做的牌匾。”
她手往后一揚,一塊寫著狀元樓三個龍飛鳳舞燙金大字的牌匾,正被船上的小廝抬著,緩緩的出現(xiàn)在她的視線中.......
的確是老師的字跡。
姜如初臉上頓時揚起一個笑容,連忙吩咐差役將牌匾接過,“我的狀元樓正缺一塊好牌匾,還是老師最懂我?!?/p>
車雪微微一笑,“要不怎么說,夫子這么多年就只有你這么一個入門弟子,自然是你們師徒之間最有默契。”
這么多年過去,她也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的少女,儼然很有幾分師長風范。
今日來了許多故人,姜如初在港口迎接了整整一個上午,臉上的笑容不斷,許久都沒有這么的快活過了。
不止各處的同門,還有各地有名的才子才女都紛紛前來相賀,甚至連姜知望都代表著整個姜氏,帶了許多金銀前來相賀。
“多年不見,妹妹可還好,兄長我也算得上是個讀書人,久久未收到你的邀帖,便只好厚著臉皮自已前來了。”
姜知望如今初為人父,一改當年孤僻少言的模樣,一張口的妹妹二字,十分自然。
姜如初頓時自拍腦門,告罪道:“還請兄長不要見怪,實在是路途遙遠,以為你忙著家中的事,定然抽不開身?!?/p>
“忙得抽不開身的是你如成兄長,他是一族族長,身肩家族興盛重任,我就是個教書先生而已,哪有那么忙?!?/p>
姜知望一笑,顯然并無介懷之意。
“如今家中生意做得還行,家中親族也都惦記著你,妹妹若是在這里有任何需要的,盡管寫信回來.......”
姜如初聞言看向他身后,正從大船上搬下來的一箱又一箱的金銀財帛,忍不住意外一瞬,這哪是做得還行。
家中這些年,怕是發(fā)達了吧.......
今日來客眾多,姜如初的狀元文會辦了整整兩天一夜,盛況空前,來往文人絡繹不絕,讓整個全州都跟著熱鬧起來。
不止全州,就連附近幾個州府的文人聽聞此事時,即使沒有收到邀帖,許多讀書人也慕名而來,好一番新鮮。
姜如初統(tǒng)統(tǒng)來者不拒,只要是能識文斷字的讀書人,統(tǒng)統(tǒng)都熱情相迎,將他們請進這座足有三層的狀元樓。
雖外面瞧著是座府邸,但其實內里就是一個巨大的樓閣,裝飾典雅,一派文人氣息,與尋常的府邸人家大為不同。
文人的衣袂攜著墨香和酒氣,樓內的暖風混合著陣陣香氣,各處輕紗搖曳,曲水流觴,琴聲悠揚,眾人暢快之下?lián)]毫撒墨.......
這一日,留下的錦繡文章不知凡幾,出彩的詩詞更是多到數(shù)不清,就連姜如初都趁興,揚聲高歌一曲,留下一首狀元詞。
今日文會是近些年以來,最為文思噴涌的一場,留下的佳作,更是首首令人驚嘆。
當這場狀元文會聲名遠揚,轟動到整個淮南文壇的時候,這場兩天一夜的文會早已落下帷幕,而那些因故推辭沒來的讀書人。
自然一個個都險些拍斷大腿。
“聽說有個讀書人,寫了首絕妙的詩被姜縣令點名稱贊,在文會上好一番出風頭,還被天下第一的云川書院破格招收........”
“哎呀,當真,我等還以為是謠傳呢,聽說還有人與一個盛京來的高門郎君把酒言歡,邀他去盛京府邸做客呢.......”
眾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悔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