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侍郎聞言,頓時回頭看來。
緊緊的盯著他道:
“方大人,從方才進(jìn)殿你就與崔某過不去,崔某自問沒有得罪你的地方,你今日又為何屢次三番咄咄逼人?”
周圍的官員紛紛回頭看來,神情皆有疑惑和驚訝之色,的確如此,這方拓海平素最是孤傲,鮮少與人爭執(zhí)不休。
今日竟一反常態(tài),從進(jìn)殿就開始.......
方大人冷眼看他,面無表情道:“身為臣子為陛下解憂,在朝堂上發(fā)言不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方某也并非針對崔大人?!?/p>
他收回視線,“乃是就事論事?!?/p>
崔侍郎哼笑一聲,恍然大悟道:
“莫不是因?yàn)槔舨亢蛻舨壳靶┤兆佑悬c(diǎn)摩擦,但方大人何以在朝堂上抓著不放?今日這場合實(shí)在不便,咱們還是私下解決為好?!?/p>
本來以方大人平常正直孤傲的為人來說,他但凡愿意開口為誰說話,這朝堂上至少是有一半的人都愿意信服于他。
可這崔侍郎好生狡猾,三言兩語,就將此事變成了戶部和吏部之間的事,將方大人剛才的所言所行,都變成了私怨。
六部的官員紛紛看來,神情遲疑的來回看向二人,方大人的確是個直臣,可吏部和戶部好像還真有那么一回事.......
方大人氣哼一聲,剛要開口。
上方就傳來素和成朗的沉聲制止:“好了,兩位愛卿不必爭論,崔愛卿也別急,先看看姜御史的奏本,你再開口也不遲。”
“是,陛下。”崔侍郎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這陛下看似拉架,卻讓他別急,話里話外不也都是在偏向方拓海。
此刻尚未開口的內(nèi)閣幾位閣老,紛紛抬眼看來,似乎都正好奇的等著皇帝繼續(xù)。
素和成朗緩緩看向一旁的文官隊(duì)伍,搜尋的目光從前到后緩緩的游走,最終,視線落在那個正擰著眉頭的人身上。
直接點(diǎn)名:“周長濟(jì),你上前來.......”
群臣紛紛往后看去,神色顯然意外,上首的皇帝卻仿佛沒有看到群臣們怪異的表情。
緩緩開口,不容拒絕的說道:
“周愛卿,你上前來替朕讀一讀姜巡按千里迢迢送回來的奏本吧,讀給這些這些大人們聽一聽,朕想聽聽他們的感想。”
整個太和殿鴉雀無聲。
無數(shù)道皺眉的目光瞬間落到后方,齊刷刷的落在同樣也一臉意外的周長濟(jì)身上,打量的神情中皆閃過一絲了然之色。
陛下點(diǎn)他上前,維護(hù)那姜御史的心簡直昭然若揭,誰人看不出來?
周太傅雖眉心一動,但心下也忍不住好奇起來,那奏本上到底寫了什么,能讓陛下的臉色那般難看,沉默的坐在上方那許久......
周長濟(jì)仿佛沒有聽到周圍的竊竊私語聲,當(dāng)即毫不遲疑的往旁走了一步,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的走向朝臣們的最前方。
接過御前侍奉的公公遞來的奏本,展開一看,在看到那上面熟悉的字跡時,他下意識一頓,莫名的停頓一瞬。
周長濟(jì)正要開口。
這時崔侍郎突然拱手,出聲制止道:“陛下,這奏本不能讓周編撰來讀,他心有偏私,恐不能保證自已的公正公平?!?/p>
他此言一出,方才殿中原本的議論聲突然就擴(kuò)大了幾分,大臣們紛紛出言表示贊同。
“正是,崔大人說得有理?!?/p>
周長濟(jì)聞言頓時抬眸看來,但對上父親制止的目光,他強(qiáng)忍住了沒有開口。
“的確,這周編撰愛慕姜御史一事人盡皆知,陛下您讓他來讀,實(shí)在難以服眾?!?/p>
說這話的竟是禮部,游侍郎。
方大人一聽他開口,頓時皺眉看向他,不解道:“游兄何出此言,都是些沒有根據(jù)的流言而已,怎好拿到朝堂上來說?”
這游友平時從不輕易開口,今日這突然發(fā)話竟就是一番質(zhì)疑,實(shí)在讓他意外。
周太傅循聲看來,了然的目光落在這位禮部的游大人身上,哼笑一聲,緩緩道:
“游大人,話不能亂說,那奏本上白紙黑字的寫著,難道還能憑空作假?”
游侍郎目視前方,淡淡道:“人所共知,周編撰乃探花出身,他若是愿意,憑空寫出一篇文章應(yīng)該也不是什么難事。”
依舊開口:“還請陛下,換個人宣讀?!?/p>
這游侍郎平時從不結(jié)交朋黨,除了跟方大人較為要好一些之外,看起來就是與世無爭的一個人,誰也沒有想到他今日會開口。
連崔侍郎的表情,都難免帶上幾分意外。
素和成朗面無表情的看向他,沉聲開口詢問道:“那游大人覺得,朕要讓何人上前來讀,才能讓你覺得公正?”
文武百官都敏銳的察覺到陛下的不悅,紛紛互相對視一眼,默契的不再開口。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游侍郎會自薦時。
他卻俯身拱手,“此事下臣覺得,還是請霍衍舟霍編修來讀,更為妥當(dāng)一些?!?/p>
聽聞此言,周長濟(jì)眉頭頓時狠狠一動,犀利的目光頓時落在后方那神情凜冽的人身上。
霍衍舟竟也沒有推辭,往旁一步。
面無表情的拱手道:“下臣愿意代勞?!?/p>
周太傅一見他站出來,便是冷笑一聲,不顧周圍瞬間看來的目光,悠悠開口:“老夫瞧著霍編修的模樣,似乎等了許久了。”
周長濟(jì)見父親一臉淡定,瞬間想起今日宮門口的一切,這游侍郎竟是長公主的人,而他父親今日一反常態(tài),原來是在等此刻......
果然長公主的人坐不住了,以為周氏已經(jīng)決心要和公主府作對,覺得他們一定會幫姜如初,生怕他們聯(lián)手,所以率先出手阻攔。
順便,還能賣太后和崔侍郎一個人情。
然而長公主的人一出手,可就正好踩中了陛下的逆鱗,對于前些日子的薦官一事,陛下雖如了她的愿,但心中也埋下一根刺。
這時她再插手朝政,無疑是親手拔刺。
素和成朗神情不明,沉聲質(zhì)問:“游侍郎,難道你舉薦此人就沒有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