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女學之事,已然初步落成。先生已有,下一步,自然就該是女弟子的事。
但許縣令決定先張榜告知試探一番,看看這鳳臺縣的尋常門戶和百姓,對這女學之事是個如何看法。
既然是以女解元的名義,那自然是要趁姜如初還未去盛京之前這段日子,趕緊先把女學招生之事擴散出去,用她做活招牌。
書房內(nèi)。
許縣令摸了摸胡子,擰眉思索道:“不知你打算何時啟程離去?”他才好安排諸事事宜。
姜如初此時就坐在下首,手里捧著一杯熱茶。
聞言她抬頭回道:“回大人,學生本打算這個月底就出發(fā)的,但若是到時您的女學之事未曾落成,學生也能多留......”
“不行,女學自有本官安排,何須耽誤你入學的正事?!?/p>
許縣令一聽她的話頭,那自然是態(tài)度堅決,女學短時間內(nèi)落不成,更不可能比她去盛京國子監(jiān)讀書,考進士的事重要。
以她在鄉(xiāng)試中的名次,將來會試先不說高低,必定是榜上有名的,轄下出個女進士,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看到的。
眼前這才是他真正的大政績,老縣令心頭分得清輕重緩急。
但他頓了頓,卻突然問道:“你打算哪一年下場會試?”
知縣一任三年,雖可連任兩屆,可以有兩個三年,可他這把年紀即將致仕,可未必就還能坐到下一個三年去哦.......
姜如初聞言抬起頭來,平靜的說出自已心里早有的答案,“回大人,明年的會試,學生就打算下場。”
許縣令聞言一愣,心下一松,眉頭卻又皺了起來。
有些不解道:“明年三月的會試?現(xiàn)下已是十月,這不就意味著你去國子監(jiān)進學只有不到半年?”
“是否有些太匆忙了?”許縣令憂慮道。
姜如初搖了搖頭,解釋道:“學生若是明年不得中,便回國子監(jiān)繼續(xù)進學,直到考中為止?!?/p>
會試人才濟濟,都是這些年苦考不中,多年積累下來的各地舉人,甚至還有各郡城的解元,她只望能榜上有名就好......
國子監(jiān)結(jié)業(y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累積分,二便是會試高中,若她得中,就正好從國子監(jiān)結(jié)業(yè)。
可許縣令憂慮的,卻不是她明年下場會考不中的事,而是擔心她匆忙下場,到時候考中的名次不高的事。
考不中都還算是好的,大不了重來,可她萬一考中個不高不低的名次,那可是不能重考的.......
老縣令的眉心緊緊的擠在一起,雖他不想姜如初這般著急,但一想到自已的年紀,勸解的話,便又咽了下去。
他重重的咳了一聲,緩緩道:
“既如此,去國子監(jiān)的事便更刻不容緩,這個月底,你便自去吧,女學的事自有本官推進。”
姜如初起身拱手,“那便勞煩大人費心,學生會盡力在走之前,將女學的招生事宜辦好。”
許縣令聞言輕嘆一聲,意味深長的看過來道:“不急......”
“百姓愚昧,若是到時有些不同的聲音,你也別放在心上,教化愚民,興辦書學,并非一日之功?!?/p>
窮苦百姓的首要大事自然是吃飽飯,能吃飽喝足,才會考慮讀書受學之事,更別提,她想辦的這所,還是女學。
姜如初微微點頭,“學生明白?!?/p>
底層百姓見識不夠,就算是家中有余力,能供得起個把讀書人的門戶,也會首要考慮供家中的男娃。
女娃對他們來說就是“早晚都是別人家的”,能讓女娃吃飽飯就很難得,也很少有這個見識和思想,供其讀書,更別提學女子八雅。
許縣令口中的“不同的聲音”,姜如初也大致能猜出是什么,無非就是說她沽名釣譽,或是罵她鼓動女娃不安于室這等罵聲。
這些約束女子的罵聲,一路走來她其實聽過不少,但若是連這點雜聲都聽不進,又怎么面對將來更多的艱難險阻呢......
從縣衙出來,回姜家的一路上,姜如初皆在沉思。
馬車內(nèi),對面的萬青青以為她是擔心找不到女弟子,也跟著皺眉思索,她自小飽讀詩書,卻毫無用武之地。
自嫁到姜氏之后,也似乎沒有什么變化,反而更拘束了,這兩年在姜氏其他人的眼里,她就是個膽小怯懦,不愛出門的媳婦。
不想驟然遇到這位妹妹,就像是綿絮遇到了火星子,一點就著,這兩天她瞧著比姜如初都還要急上幾分,跟著她忙里忙外。
姜如成自是欣慰不已,還鼓勵她多出來走走。
萬青青想了想安慰道:“妹妹別擔心,嫂嫂我已寫信回家,家中長輩是支持的,咱們?nèi)f氏族里說不定能來兩個女娃子?!?/p>
萬家長輩何止支持,萬老太爺?shù)弥绯踵l(xiāng)試果然高中,竟還是解元時,老爺子那叫一個百感交集,直呼是自家沒這個緣分。
為彌補當年因姜如初考秀才時未能住進萬府的“遺憾”,他幾次三番在家中搖頭踱步,嗟嘆不已。
幸好如今兩家怎么著也算半個姻親,收到萬青青來信聽聞是姜如初要辦女學,他立馬便準備將萬家正讀書的幾個女郎,統(tǒng)統(tǒng)都送到鳳臺縣來呢!
姜如初抬頭笑看她一眼,搖了搖頭道:“嫂嫂,多謝你,只是萬家的女郎們就算了,不必折騰她們?!?/p>
萬家本是書香門第,家中族學私塾不必說,更何況,人家從小生活在府城的孩子,何必要讓人到她們這小小的鳳臺縣來。
她想辦女學的初衷,便是想讓底層女娃有機會見見更廣闊的天地,萬家的女郎們本已有讀書的機會,何須本末倒置。
萬青青又皺起眉頭,自嫁到姜家后,這還是她第一次這么想做成一件事,更何況,她都向萬家把女學的事兒吹出去了!
想了想她又道:“如初妹妹,別擔心,這些日子這邊姜氏的族中回來陸續(xù)回來不少族人......”
\"嫂嫂我替你看過了,其中有好多小女娃,甚至從云柳和福東那邊過來的有三四個女娃,瞧著還都開蒙了呢。\"
姜如初頓時抬頭,神情有些意外。
這兩支地處偏僻,人丁稀少,生計十分艱難,聽聞似乎連飯都有些吃不飽,不想竟還能讓女娃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