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初在歲終試奪得頭名,好不容易振作起來的姜母,十分歡喜。
為了給她慶賀,姜母歡天喜地將自已養(yǎng)的唯一一只雞宰了,打算給姜如初燉湯補(bǔ)身體。
自從盛京傳回來那人的消息后,姜母傷心欲絕了好一段時間才總算緩了過來,便又開始將自已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姜如初的身上。
姜母自從振作起來,便像是徹底變了一個人。
她開始學(xué)著如何烹煮,如何料理庶務(wù),甚至還開始在后院里養(yǎng)雞種菜起來,自稱要好好照顧姜如初,讓她一舉考中狀元。
沒錯,姜母如今一心一意的,就盼著姜如初將來能高中狀元......
母女倆在院子里一起燒水燙雞毛,難得十分融洽。
姜母并非只養(yǎng)了這一只雞,起初她在后院養(yǎng)了七八只,只是養(yǎng)著養(yǎng)著,便一只接一只的沒了生息......
最后就剩下這唯一的一只,姜母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姜如初一邊拔毛一邊笑著道:“母親,你這只心肝寶貝雞,不是要養(yǎng)著過年節(jié)的時候吃的?”
離年節(jié)還有半個月,姜母卻非要提前殺了,這只雞瘦瘦小小的一只,姜如初覺得自已吃了它,大概也補(bǔ)不了什么。
姜母嗔她一眼,神情中帶著喜悅。
她笨手笨腳的拔著雞毛,十分有成就感的說道:“這是母親養(yǎng)的第一只雞,慶祝你第一次拿得頭名,不比過年節(jié)有意義?”
姜如初看著自已母親笨手笨腳的模樣,眼中流露出暖暖的笑意:
“那母親你以后可得多養(yǎng)幾只,以后女兒要拿的頭名可多著呢?!?/p>
姜母用力點頭贊同,毫不遲疑的接口道:“這是自然,母親給你養(yǎng)一只最肥的雞,等著你以后考中狀元?!?/p>
姜如初頓時啞然,一時有些哭笑不得。
在母親眼中,似乎考狀元對自已女兒來說輕而易舉一般......但她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已的身上,也總比老想著要去找那個人好得多。
姜如初用力點點頭,答應(yīng)下來:“好,等我考中狀元,就吃母親養(yǎng)得最肥的那只雞?!?/p>
姜母歡喜的應(yīng)了一聲,手上拔毛的動作更加輕快了幾分。
她心里干勁十足的盤算著,開了年就趕緊多養(yǎng)兩只雞,后院的菜都死光了得重新種,天冷了,還得學(xué)學(xué)怎么制衣......
臨近年節(jié),空蕩的枝頭盡顯肅殺,無涯山上一片寂寥,不見煙火氣。
書院放了年假,靜雅舍的師兄師姐們也早已歸家,姜如初和自已的母親,在山上過了書院中第一個年節(jié)。
過了年節(jié),曾夫子把姜如初叫到臨風(fēng)居,說出對她的安排。
“二月的縣試,你該下場試一試了。”
她歪靠在厚厚的墊子上,躺在榻上抱著手爐,慵懶的說道。
姜如初有些驚訝,一邊湊到老師的火盆旁,一邊搓著手奇怪道:“老師,您年前不是說不建議我今年就下場?”
當(dāng)時曾夫子并不贊同她這么快就參加縣試,想讓她再沉淀兩年,好一次考過縣試、府試、院試,一舉中秀才。
曾夫子到了冬日似乎不愛動彈,窩在榻上懶懶的說道:
“你都說了是年前,那時你的文章還不夠火候......雖然現(xiàn)在還是差點,但考過院試,應(yīng)當(dāng)是足夠了?!?/p>
縣試、府試過了就是童生,考過院試,才是秀才。許多人就難過在院試這一關(guān),有的人考了一輩子都還是一個童生。
“是,夫子,那弟子是否這個月底就可以回鳳臺縣了?”姜如初立刻點頭答應(yīng),她本也想早點參加縣試。
縣試和府試每年一次,院試三年兩次。
今年若下場,二月縣試、四月就是府試,便正巧碰上今年的院試。
姜如初并非大同縣人士,她的籍貫在鳳臺縣,若是要參加縣試,她必須要回到鳳臺縣的禮房報名應(yīng)試。
曾夫子沉思道:“你還是這個月月中就回去吧,要去禮房報名,還要找你們縣的稟生作保,得費不少功夫?!?/p>
姜如初想了想也是,那這兩日便要趕緊收拾行李,準(zhǔn)備出發(fā)。
她拱手一禮謝過老師的指點,告別了曾夫子,回到寢舍就和姜母商量回鳳臺縣的事。
參加縣試,吃住行,再加上要找稟生作保的花費,這一趟沒個十兩銀子是下不來的,更何況這還只是縣試,離得不算遠(yuǎn),還能住在自已家。
這些花費,姜如初都打算偷偷的用自已私藏的錢。
瞌睡來了便有人送枕頭,正巧這關(guān)頭,那位出手大方的九方公子又托人送來了銀子。
看著面前馮言遞過來的十兩銀子,姜如初一臉疑惑,卻并沒有伸手去接。
“無功不受祿,你家公子為何非要給我銀子?”
馮言遞出的手沒有收回,一板一眼的轉(zhuǎn)述道:
“我家公子說了,旁的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能在鄉(xiāng)試中的名次高過周長濟(jì),你今后所有的考試花銷,都由九方家包了。”
這個見錢眼開的女郎沒有立刻歡天喜地的收下銀子,讓馮言一時還感到有些意外。
姜如初有些不解:“包了我的考試花費,你們公子圖什么?”
馮言面無表情的看了她一眼:“圖個高興?!?/p>
只要能打周長濟(jì)的臉,九方淮序就高興,區(qū)區(qū)十兩銀子,對九方家來說,連打賞一個小廝都不夠。
九方淮序只是吩咐馮言前來給她包了這次的縣試花費,卻并沒有說要給多少,是馮言自已覺得,十兩銀子便完全足矣。
姜如初沒有收,上次那十兩銀子好歹有一個由頭,這次若要再收,那她就真的跟九方家扯上了關(guān)系。
有些讀書人沒有錢參加科舉,便會投靠世族或者有權(quán)有勢之人,用了人家的銀錢,將來科舉出人頭地,自然就要為別人效勞。
馮言瞬間看出她的顧慮,眉頭一皺道:“你以為我家公子這是在拉攏你?這十兩銀子只是我家公子賞你的罷了?!?/p>
若要為九方家做事,她區(qū)區(qū)一個身無功名的女郎,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格。
姜如初還是堅定的拒絕了,她現(xiàn)下參加縣試還不缺銀錢,沒有必要受九方家這個莫名其妙的恩惠。
“替我謝過九方公子,但在下不缺銀錢,告辭?!?/p>
說罷,姜如初也不管馮言的臉色如何難看,便自顧自的扭頭離去。
今年靜雅舍中,打算下場的除了姜如初之外,還有沈夢生、唐玉二人,其他人則打算晚個一兩年再下場。
縣試要考四場,每天一場,因為要連考四天,所以身邊一定要有一個隨身照顧、幫著跑腿的人。
很多讀書人都會帶伴讀小廝陪考,而姜如初這邊,她舍不得銀錢請伴讀丫頭,便打算自已獨自一人回鳳臺縣考試。
但姜母生怕她照顧不好自已,主動的包攬了陪考的事,十分堅定的要陪著她一起去考試,照顧她的起居。
姜如初無奈也只好答應(yīng),想到縣試就在自已家附近,姜母也正好可以回家看看。
一月中旬,姜如初和姜母安排好書院中的事,收拾好行囊。
母女二人便一起啟程,返回鳳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