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你們父親怕是回不來了?!?/p>
聽到母親竟能說出這樣的瘋話,趙光祖皺眉看她,不滿開口:“父親身陷大理寺數(shù)日,夫婦一體,母親這是說的什么話?”
旁邊的趙榮祖,卻被這樣的母親嚇到了。
他緩緩將他的“大王”塞進袖子里,有些不安的低聲道:“父親在大理寺好些日子了,這么久都不回來,我的確也想他了......”
蕭芳容收回視線,笑容滿面的呢喃道:
“想他?也是.....女兒高中這樣的喜事,怎么能不告訴他一聲,明日咱們就去大理寺......”
順便看看,他這回是不是真的要死了。
此時樓下的游街隊伍,早已遠去。
而這一處酒樓另外一邊,同樣有一個婦人,正神色不明的,注視著隊伍遠去。
直到那隊伍走過老遠,霍大夫人也沒有收回視線,嘴里還喃喃道:“我家衍舟是榜眼,即將迎娶郡主,喜上加喜,咱們家雙喜臨門......”
她身后不遠處的阿良,聞言使勁點頭。
附和道:“主母,您能想開再好不過,咱們家郎君可是榜眼,馬上又要辦喜事,旁人如何,與咱們家何干,您何必放在心上?!?/p>
霍大夫人壓根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她只是不停的重復念叨:“霍氏雙喜臨門,好得不能再好,我有什么好氣的.......”
“.......咱們霍氏喜上加喜,我為何要氣?!?/p>
游街隊伍從御街經(jīng)過,要往長安街去。
一路走過,圍觀的百姓聽到進士們齊聲吟詩都齊聲歡呼喝彩,熱鬧的聲浪,一聲蓋過一聲,盛況空前。
一馬當先的姜如初,舉目四望,神色感慨。
難怪天下的讀書人都盼望著高中,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心生向往,心潮澎湃?
不過此時大家都意氣風發(fā)的吟詩作賦,好不熱鬧,唯有她身后的二人,默不作聲,簡直都不像是高中一甲之人。
她回頭看去:“周師兄,諸位同年都......”
姜如初才剛開口,便忽然瞥見周長濟的的頭頂忽地飛來一個彩色的花球,不偏不倚,正巧落在他的懷里,話音便是一頓。
周長濟正要開口,忽然懷里就多了個彩球,他剛要展露的神色一收,扭頭看去。
視線再往上,便對上旁邊的樓閣上,一位以面紗遮面,但光看身姿便知應該十分年輕的女郎,那雙欲語還休的雙眼。
周長濟一怔,迅速收回目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倏地將那彩球往馬下一扔,那彩球咕嚕嚕的滾出老遠。
他那動作之快,仿佛被燙了一般。
姜如初神情一怔,愣然看他一眼,又看向樓閣上那位,目光失望的年輕女郎。
圍觀的人群里,也響起一陣的唏噓聲。
她看向周長濟,有些不解道:“周師兄,你怎么扔到地上去,給人家扔回去也行啊......”
周長濟默然看她一眼,輕咳一聲。
旁邊的霍衍舟神情古怪的看她一眼,竟意外的開口:“今日扔回去,明日他就該成親了......”
姜如初猛然一愣,這才恍然明白過來,她今日實在高興過了頭,方才什么都往回扔,完全沒有往這方面想過。
她應該......沒有扔過彩球吧?
這時,另一個方向忽然響起一道熟悉的女聲:“姜師妹,這里這里.......”
姜如初回過頭來,聞聲看去,一眼便瞧見人群里,正歡呼的薛素香兄妹,以及樊順、羅師姐等四門學眾人。
那個方向,還有許多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大家都是匆匆從國子監(jiān)趕來,瞧熱鬧的。
姜如初看到這些同窗,揚起一個笑容,正好手中還有一個香囊,便抬手往那邊一扔。
人群里,薛素香見狀高興的來搶,“我的我的,姜師妹給我扔的,你們可不能搶!”
四門學眾人紛紛都笑了,誰也沒有與她搶的意思,只是遙遙注視著這個方向。
姜如初朝大家揮了揮手,隊伍緩緩走過。
眾監(jiān)生看著馬背上,那個意氣風發(fā)的背影逐漸遠去,神色都是一片復雜。
“當初她那般狂妄,誰能想到.......”
這時國子監(jiān)眾人再想起,當初馬球賽上,姜如初狂妄自大、自稱無人可比的事。
都只剩一聲復雜的感慨,幽幽道:“誰能想到,人家狂妄也是有狂妄的底氣?!?/p>
如今她就是第一人,可不就是無人可比?
沒本事的人說大話,那叫狂妄,人家這樣的,那叫恃才傲物,自古以來,哪個有才之士沒有幾分桀驁不馴......
游街隊伍沿著盛京所有的主要街道與繞行一圈,與百姓同樂一場,最后回到長安街的金榜前,親眼看到自已的名次。
這場盛大的狀元游街,便算結(jié)束。
剛到榜下,姜如初一眼就看到,金榜的最高處,一甲的第一個名字,就正是她的。
她靜靜的注視許久。
這樣的感覺,與方才游街時那種心潮澎湃不同,她只有一種平靜的歡喜,有一種多年的努力,終于塵埃落定的感覺......
所有的進士,在親眼從金榜上找到自已的名字時,那種感覺都是無法言說的。
大家都忍不住感慨萬千。
世人常說十年寒窗不易,可在場有不少進士都已是白發(fā)蒼蒼,鶴發(fā)雞皮之輩,細數(shù)起來,可不止區(qū)區(qū)十年。
數(shù)十年寒窗的都大有人在!
有人笑中帶淚,有人連連感嘆,更有人想到多年辛酸,甚至忍不住當場淚如雨下......
然后就是國子監(jiān)進士碑題名。
所有通過殿試的進士,皆可在上面留名,他們的姓名、籍貫、名次會永遠的留在石碑上,以供后世瞻仰。
也算是與日月同輝,萬載留名。
刻制石碑是由禮部和工部負責,不過卻并非一兩日之功,要先等金榜懸掛三日后,送到禮部,禮部又轉(zhuǎn)送到工部,才能開始動工。
此時的他們,只是先隨禮部官員一起,前往國子監(jiān)拜謁孔圣人,再前往碑林,拜見諸位先賢,便算是禮成.......
這一日折騰下來,天都快黑了。
姜如初與一眾進士都累得夠嗆,但按照流程來說,今日他們還要進宮赴恩榮宴。
這是絕對不能缺席的,陛下御賜恩榮宴,不僅代表著對新科進士的重視,更重要的是。
.......還要對一甲前三,當場授官。
但令眾進士都始料未及的是,宮中卻突然傳來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
恩榮宴取消,擇期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