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如何回答,這一場辯論,元解元都已經(jīng)輸了。
他遲疑著不肯回答,然而雅正堂內(nèi),四周早已響起情不自禁的掌聲,眾人一邊感嘆好生狡詐,一邊忍不住直呼妙極!
雖是詭辯,但其言辭邏輯毫無錯漏,從最開始的叫囂著讓對方滾下去時,就已開始布局,先讓對方生出怒意。
隨即再表達敬仰,以此讓對手放下警惕,才能一步步的踏入自已的圈套中,從元解元回答她的問題開始,他就早已注定敗局!
現(xiàn)下他看似有選擇,其實前方早已無路。
試問,誰能不感嘆一聲妙極呢?
側(cè)門口的某人,已不知不覺的靜立在此處好一會兒,此時他臉上揚著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雙手合掌緩緩輕拍著。
聽著身旁小廝的詢問:“郎君,咱們還要走嗎?”
吳斂嘴角輕勾,雙手環(huán)抱雙臂,淡淡笑道:“走什么,如此精彩的辯論,如此精彩的人......”
走了,可就錯過了。
樊師兄這邊的四門學(xué)眾人,羅師姐與徐師姐等人,早已都是一臉的驚喜之色,誰能想到,姜師妹如此出人意料?
方才她那般淡定上場,簡單的一句已有對策,可完全看不出,她早已有如此妙論!
羅師姐忍不住喃喃道:“我們怎么都忘了,姜師妹即使從未參加過文辯,可她也是解元之才啊......”
興許是她瞧著面柔心慈,一路進來也都是不聲不響的,讓眾人都下意識的忽略了她。
樊師兄有幾分恍然的說道:“是啊,我們都忘了,姜師妹可是解元之才,何須我等擔(dān)憂.......”
此時不僅是雅正堂內(nèi),國子學(xué)的大門口,也早已是沸騰一片,有大罵女子天性狡詐的,也要驚呼其扮豬吃虎的。
“呸!這叫兵不厭詐!”
薛素香與賈師兄等四門學(xué)眾人,早就歡呼起來,一邊為姜師妹的妙論拍手稱贊,一邊駁斥旁邊的酸言酸語。
“姜師妹出人意料啊......”
那個曾揪著自已的發(fā)髻往墻上撞的畢師姐,此刻臉上揚起一個驚訝的笑容,忍不住神情復(fù)雜的感嘆道:
“......原來姜師妹如此狡詐,虧我等還替她擔(dān)心不已!”
薛素香正抓著自已兄長薛繼平的肩頭使勁晃,聞言頓時回頭,哈哈一笑的認(rèn)真反駁道:“什么狡詐?”
“可不許胡說啊,咱姜師妹這叫足智多謀!”
周圍的四門學(xué)其他的師兄師姐趕忙高聲應(yīng)和:“對對對,姜師妹這是足智多謀,兵不厭詐!”
“姜師妹大才,大才啊哈哈哈......”
聽著四周此起彼伏,像潮水一般涌來的復(fù)雜的驚嘆聲,元解元環(huán)顧四周一圈,眼神中的憤怒已然在逐漸散去。
換成失敗之后的一片寂然。
敗局已定,再如何憤怒又有何用,只能怪自已輕敵,他默然抬手,定定的看了對面的姜如初一眼。
意味深長的提醒道:
“姜解元,是我輸了......可方才那道師與父的辯題,至少在場所有監(jiān)生的心中,你也并未真正贏。”
這位元解元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他寧肯選擇認(rèn)輸,也不愿意承認(rèn)自已的天道之論有錯。
說罷,他重重的一甩衣袖,憤然走下辯臺。
姜如初眉心一動,她應(yīng)該明白,兩頭都是輸,這元解元背后既是有高人指點,又怎么可能輕易的推翻自已先前的辯論。
否則,他們這一番苦心,豈不是白費了?
她環(huán)顧四周一圈,也明白許多人雖此刻都在驚嘆她的詭辯之才,這一題她看似贏了,但實際上,樊師兄身上罵名仍在。
而且辯臺之下,不服她的詭辯之論的,也大有人在。
“在下自東郡而來,鄙姓嚴(yán)。”
對面這位年輕男子面無表情的抬手,朝姜如初端正一禮,但其眼中一閃而過的輕視,卻在一瞬間被她捕捉到。
姜如初剛要抬起的手,倏地一頓。
她眉心微微一動,意外道:“姓嚴(yán)?不知閣下,可是東郡今年的鄉(xiāng)試中,那位一舉奪魁的嚴(yán)解元?”
嚴(yán)解元不意外她能知道自已,就像他也早已聽聞過她許久一般,他不冷不熱的回道:“姜解元,久仰?!?/p>
對于今年其他郡的魁首,尤其是已前來國子監(jiān)的那幾位,姜如初自然是有所耳聞,但現(xiàn)下文辯之中,她便對上兩位。
她隱隱有一種感覺,也許這不是巧合......
這位嚴(yán)解元選擇繼續(xù)辯上一位辯手留下的辯題,還是方才那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抬了抬手,顯然不服,眼神輕飄飄的落在她的身上。
“姜解元,雖然你方才贏了,可我等心下卻仍有疑問,你是贊成改換師承嗎?”
姜如初心下悄然一松。
方才那元解元寧肯認(rèn)輸,也不愿意承認(rèn)自已的辯論有錯,若想要洗刷掉樊師兄身上的悖逆不孝之名,剛剛那一場顯然是不足夠的.......
“正是如此?!彼届o的回答道。
嚴(yán)解元雙眼一瞇,“也就是說,你不贊成尊師重道?”
詭辯之法明顯這女解元已是其中翹楚,現(xiàn)下這位嚴(yán)解元,已做好準(zhǔn)備與她展開正面較量。
姜如初抬眼迎上對手眼中的輕視,微微一笑,她正愁沒有人來正兒八經(jīng)的再與她辯一番。
“尊與重的前提,我們先來好好的論一論什么是師,什么是道吧,《師說》中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聽著辯臺上再次展開的師與父之論。
雅正堂內(nèi)一片靜謐無聲,所有監(jiān)生都豎著耳朵,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一場精彩至極的辯論。
詭辯比的是智謀,眼下才是真才實學(xué)的較量......
對嘛,這才是文辯嘛!
而此時的輕紗帷幔之后,有人已氣得想要跳腳。
楊正氣沖沖的怒斥道:“這姓嚴(yán)的為何不按吩咐行事?這些蠢東西,不是讓他重新抽題,他為何還要繼續(xù)剛才的辯題!”
方才那題看似那姓姜的贏了,但實際上,只要不再繼續(xù)那個辯題,真正的輸贏,國子監(jiān)的有才之士心中自有定論。
她贏了那場文辯,他們贏的是那道辯題。
楊正氣得有些想要親自上場,他憤怒地揉著眉心道:“現(xiàn)在再與她繼續(xù)剛才那道辯題,才是真正的蠢上加蠢......”
旁邊突然有人認(rèn)真發(fā)問:“為何要發(fā)怒?你覺得她還能贏?”
正在揉眉心的某人,動作倏地一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