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內發(fā)生的變故,很快便傳到了林致遠的耳中。
他知道法租界淪陷只是時間問題,本以為法租界當局至少會為了維護表面上的自治與尊嚴,再多支撐一段時日。
卻沒想到,對方竟如此退讓,幾乎毫無抵抗地放任日本憲兵進入租界,對外籍人士進行登記調查。
雖然這次只是針對外籍人士,但林致遠清楚,只要退讓一步,日本人勢必得寸進尺。下一次,很可能就將對租界內的華人展開全面清查。
并且,日本人已開始往巡捕房安插大量76號特務,那么躲藏在法租界內的抗日力量將不再安全。
所幸,趙天明等人藏身的別墅位于法租界核心區(qū),當初通過律師以合法手續(xù)購置,暫時還算安全。
只是這樣下去,整個滬市終將徹底落入日本人之手,往后的每一步都必須更加謹慎。
晚上,林致遠和美惠子再次來到窗前的“炮位”。
他輕輕撩起美惠子的和服下擺,正欲如往常一般面對海軍基地,再次抗日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不對。
見他動作停頓,美惠子疑惑地轉過身:“石川君,怎么了?”
林致遠迅速收斂心神,在她臀上輕拍一記,溫聲道:“沒什么,突然想起商行里的一些瑣事?!?/p>
他輕聲催促:“乖,轉過去,再tai高些?!?/p>
美惠子溫順地依言而行,重新擺好了姿勢。
這個姿勢起初她還很羞澀,如今卻已漸漸習慣了。
在海軍基地旁,關上燈,看著基地內燈火通明的夜景,行翻云覆雨之事,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今晚的林致遠卻有些心不在焉,目光卻始終鎖定在不遠處的軍港——那里似乎少了幾艘主力戰(zhàn)艦。
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的心情漸漸沉重,連帶著眼前的纏綿也失去了滋味。
半小時后,風停雨歇。
林致遠靠在床頭,點燃了一支香煙。美惠子安靜地依偎在他身邊,察覺到他有心事,乖巧地沒有打擾。
這段時間,他們常在窗前纏綿。
而就在剛才,林致遠敏銳地注意到,不遠處軍港內的數(shù)艘大型軍艦不見了蹤影。
這里是吳淞口海軍基地,日軍第三艦隊的重要駐地。
偶爾的軍艦調動確實正常,但數(shù)艘主力戰(zhàn)艦同時消失,這絕非尋常,很可能是日軍有新的作戰(zhàn)計劃。
第三艦隊主要負責沿海封鎖和長江流域作戰(zhàn),主力戰(zhàn)艦的突然消失。要么是支援登陸作戰(zhàn),要么是沿長江而上參與某個重要戰(zhàn)役。
為了確認自已的猜測,次日上午,林致遠帶著美惠子和石川明夫來到基地內的軍官俱樂部。
美惠子陪著石川明夫在網(wǎng)球場上玩耍,林致遠則獨自走進俱樂部的茶室。
今天的俱樂部顯得格外冷清,只有寥寥數(shù)人,與往日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林致遠特意讓侍者給今井武夫和小野信樹打去電話,邀他們來喝茶,然而無一例外都被告知,對方不在。
這個結果反而證實了他的猜測,他選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慢條斯理地品著茶,思緒卻飛速運轉。
小野信樹是海軍情報處的少佐,連他都隨艦出發(fā),說明是一場規(guī)模不小的戰(zhàn)役,而且保密級別很高。
他凝視著茶杯中沉浮的茶葉,突然,抬手拍了下自已的額頭。
他之所以現(xiàn)在才醒悟過來,是因為,第二次潭城會戰(zhàn)應該是在下半年才打響。
前世他曾參演電視劇《潭城保衛(wèi)戰(zhàn)》,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
第九戰(zhàn)區(qū)就像懸在日軍頭上的一把刀,隨時可以切斷他們南下的補給線。
日軍若要全力南下,就必須先拔掉這根刺,否則將陷入“兩面作戰(zhàn)”的被動局面。
因此,為確保后方穩(wěn)固,避免腹背受敵,日軍發(fā)動第二次潭城會戰(zhàn)已是必然。
如今日軍入緬作戰(zhàn)的時間線已經(jīng)提前,那么潭城會戰(zhàn)自然也會相應提前。
他記得,這次戰(zhàn)役,日軍先是佯攻,導致第九戰(zhàn)區(qū)誤判了日軍的主攻方向,導致潭城一度失守。
后來雖然及時調整戰(zhàn)術,與日軍展開激烈拉鋸,并收復失地,但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
當年研讀劇本時,劇組曾專門研討過相關史料。
第九戰(zhàn)區(qū)的戰(zhàn)報記載中方傷亡一萬七千余人,日軍傷亡近五萬;而日方資料卻稱中方傷亡五萬,日軍僅傷亡五千。
其他文獻中雙方的傷亡數(shù)據(jù)也各有出入,最終編劇只能以“傷亡慘重”四字概括。
但林致遠深知,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背后代表的是數(shù)萬將士的鮮血與生命。
如今他既已提前洞察日軍動向,就必須盡快向山城發(fā)出預警,以期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林致遠回到石川商行后,立即將周慕云叫到自已的辦公室。
“通知天明,讓他在情報市場上放出風聲,說我們愿意出十萬美元,收購日軍在華中的作戰(zhàn)計劃?!?/p>
頓了頓,林致遠又意味深長地補充道:“但切記,不要讓天明與任何情報販子直接接觸?!?/p>
周慕云微微一怔:“老板,這是為何?”
林致遠神色凝重:“現(xiàn)在的法租界已被日偽勢力滲透得千瘡百孔,我懷疑情報市場早已不再安全。”
見周慕云仍然疑惑,他進一步解釋:“情報最講究來源。其實,我已經(jīng)從海軍那邊得到了一些線索,但我怕山城不信,所以需要這個幌子,讓情報的傳遞顯得合理。”
周慕云這才恍然大悟,“好的老板,我這就去安排。”
待周慕云離開后,林致遠獨自站在書房的窗前,眺望著不遠處的海軍基地。
他這次并非真要購買情報,而是要通過這個由頭,合情合理地將情報傳遞給山城。
他之所以這么做,還是突然想起后世的某人,總是把“祖?zhèn)鞯囊话偃f”掛在嘴邊,卻從不兌現(xiàn)。
如今的滬市已基本落入日本人的掌控,情報市場恐怕也失去了可靠性。
他打算今后遇到難以解釋來源的情報時,就先在市場上制造收購的假象,再以“高價購得”的名義將情報傳回山城。
他相信情報市場上的動靜,軍統(tǒng)上海站必定會有所察覺,這樣就會交叉驗證他情報來源的真實性。
當然,這種手段不能常用,頻繁使用就會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