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紐約的英國安全協(xié)調(diào)處,威廉正對著一封匿名郵件陷入沉思。
郵件里裝有數(shù)張照片,是日軍進攻公共租界時,屠殺美國士兵和洗劫租界洋行、倉庫的一些照片。
威廉很清楚,只要將這些照片刊登在《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上,再配以煽動性的文字,就足以點燃美國民眾的怒火,推動輿論轉(zhuǎn)向支持參戰(zhàn)。
只是這件事處處透著古怪,從利來的毒藥品事件,到日軍進攻公共租界,再到眼前這些恰到好處的照片,他只感覺有一只無形的手在幕后推動著一切。
英國在遠東的情報系統(tǒng)要強于美國,因此,威廉也早于胡佛知曉滬市發(fā)生的一切。
如果不是早就試探過總部,在看到這一連串的事件后,他也會認為這是軍情六處的杰作。
如此嫻熟的輿論操縱手法,這般布局,完全符合軍情六部一貫的風格。
盡管FBI此前已多次警告,但面對這些照片可能帶來的巨大輿論影響力,威廉明白自已無法拒絕這份“禮物”。
只是這樣做之后,恐怕就要坐實是軍情六部策劃了這件事,但他也必將因此獲得總部的嘉獎。
經(jīng)過再三權衡,他最終拿起電話,吩咐下屬將照片分送美國各大報社。
接下來幾天,美國多家主流報紙持續(xù)報道日軍在上海的暴行,輿論迅速沸騰。
英國也趁機加大游說力度,推動更多國會議員支持對日采取強硬政策。
另一邊,在華盛頓雙橡園的國民政府駐美大使館內(nèi)。
時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的宋文,放下手中的《華盛頓郵報》,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爭取美國實質(zhì)性援助的絕佳契機。
他本欲立即與駐美大使胡適之商議對策,卻得知對方又前往大學進行學術演講。
他憤怒的將報紙重重拍在桌上,冷哼一聲:“真是書生誤國!日軍已占領大半個華國,我們需要的是飛機大炮,不是博士學位!”
胡適之自1938年出任駐美大使以來,一直秉持溫和漸進的外交策略,主張通過學術交流、民間演講的形式來影響美國輿論和政策。
雖然他的演講為華國贏得了不少同情,但實際援助卻寥寥無幾。而他本人,在這幾年間卻獲得了十幾個榮譽博士學位。
宋文對此極為不滿,他更傾向于直接與美國政府高層談判,甚至通過施壓和強調(diào)華國抗戰(zhàn)的戰(zhàn)略價值,來爭取實質(zhì)性的軍事和經(jīng)濟援助。
他整了整西服,決定獨自去拜訪幾位美國政要。
前些時日,由于通過孔令山的關系,他提前得知了《租借法案》的消息。
經(jīng)過連日游說,雖然華國也被列入了第一批援助國家名單,但具體援助細則遲遲未定。
他必須把握這個時機,爭取將一些援助落到實處。
……
美國輿論的劇烈反響,很快被潛伏在美的日本間諜傳回東京。
面對全美各地不斷高漲的反日情緒,日本大本營不得不緊急調(diào)整應對策略。
此時滬市,十六鋪碼頭。
數(shù)百名美國士兵與近三千名美國僑民被日軍強行驅(qū)趕至碼頭的客運區(qū),而原本繁忙的貨運區(qū)則被日軍占領,倉庫中的物資也被洗劫一空。
由于十六鋪碼頭以貨運為主,候船室空間有限,根本無法容納如此多人。
絕大多數(shù)人只能擠在露天碼頭上,初春的江風凜冽刺骨,這些人不得不緊靠在一起,依靠彼此的體溫抵御嚴寒。
他們是被日軍突然驅(qū)逐至此,大多數(shù)人來不及攜帶任何行李與食物。
日軍每日僅提供少量口糧,許多人已面露饑色。
碼頭調(diào)度室內(nèi),美軍陸戰(zhàn)隊第四團團長霍華德上校望著窗外擁擠的人群,低聲咒罵道:“這根本就是集中營。該死的日本人,是想把我們活活餓死在這里嗎?”
駐滬總領事弗蘭克緊鎖眉頭:“亞洲艦隊派出的運輸艦預計兩三天后就能抵達,我們再堅持一下?!?/p>
事實上,美國原本在滬市停有軍艦。
但隨著日軍對租界的不斷試探與施壓,為避免局勢升級,美方不得不將軍艦調(diào)離,僅留下千余名海軍陸戰(zhàn)隊員護衛(wèi)租界。
就在這時,一名海軍陸戰(zhàn)隊員匆匆前來匯報,“總領事先生,日軍的一名軍官來到防線前,要求與您交涉?!?/p>
弗蘭克聞言立即起身,他正想與日方談判,爭取更多糧食補給。
當他準備離開時,霍華德上前一步:\"我陪您一起去。\"
弗蘭克聞言點點頭,兩人一同來到雙方防線之間的緩沖地帶,而日方的代表正是11聯(lián)隊的聯(lián)隊長野佑一郎。
弗蘭克率先提出抗議:“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們,必須提供足夠的糧食,否則我無法保證不發(fā)生騷亂?!?/p>
野佑聽翻譯轉(zhuǎn)述后,微笑道:“可以,但作為條件,你們所有人必須立即繳械。”
“這不可能!”霍華德跨前一步,眼中燃著怒火,“放下武器意味著我們將失去所有自衛(wèi)能力?!?/p>
\"有區(qū)別嗎?\"野佑冷冷打量霍華德,\"如果我們要屠殺你們,你們早就沒命了。\"
他頓了頓,繼續(xù)道:“我方已與貴國高層達成協(xié)議,近日將有軍艦接你們離開。我不希望這幾天出現(xiàn)任何意外。至于你們要求的糧食,繳械后定會足額供應?!?/p>
弗蘭克與霍華德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走到一旁低聲商議。
片刻后,弗蘭克返回,沉重道:\"我們接受條件。\"
野佑對此毫不意外,這些美國人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繳械的過程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美國士兵們排著隊,默默地將自已的步槍、機槍整齊地堆放在碼頭空地上。
霍華德上校是最后一個繳械的,他將自已的手槍輕輕放在武器堆頂端,仿佛在完成一個沉重的儀式。
完成這個動作后,他徑直走到野佑一郎面前:“我們已經(jīng)按承諾完成了繳械,現(xiàn)在該你們履行承諾了?!?/p>
野佑輕蔑一笑,他朝后方揮了揮手,立馬有十幾輛卡車開了過來。
然而當卡車后廂打開時,霍華德的臉色驟然變了,車廂內(nèi)空空如也,根本沒有他們急需的糧食。
霍華德質(zhì)問道:“你們這是什么意思?”
野佑不慌不忙地整了整手套:“這里江風太大,我們已經(jīng)在龍華為各位準備了更舒適的住所,還請你們轉(zhuǎn)移過去。\"
他身后的日軍士兵同時舉槍上前,刺刀在陽光下閃著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