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核對完名字。
這是跟隨的干部,目的是路上照顧這群人。
午餐按照車廂領(lǐng)取盒飯。
吃的還算不錯,雖然沒有肉。
不過一碗米飯配上土豆絲白菜,至少可以吃飽。
……
經(jīng)過長途顛簸后,火車抵達吉林地區(qū)時開始有人下車。
到達哈爾濱的時候,下車的人數(shù)最多,幾乎占了一半之多。
這趟車不用載貨,只要人全部下車了,火車便迅速啟程。
進程相對順利快速。
進入佳木斯后又下了不少人,直至最后終點。
鶴崗。
“哎呀,這兒比北平冷太多了。”
下了火車,袁國慶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北平雖已經(jīng)屬北方,這里卻還要更冷些。
正值一月中旬,一年中最嚴寒的時節(jié)。
王小北緊了緊身上的棉衣,嘴里呼出一團團霧氣。
環(huán)視了一圈周圍的人群。
原本滿滿當當?shù)囊卉噹舜蠹s七八百,這會兒只剩下二百人左右。
中途有不少同學(xué)已經(jīng)下車,去往不同的目的地。
現(xiàn)在班上剩下的就他們兩個人,還沒有分配到同一個縣城。
此刻外面銀裝素裹,顯而易見前不久曾有一場大雪降臨,北平城里出發(fā)時還是無風無雪的好天氣呢。
“東湯縣的知青,請這邊集合?!?/p>
“崇頭縣的知青,跟我來吧?!?/p>
兩個身穿厚重外套的男子,站在廣場上大聲喊著。
隨即一群人在他們的引領(lǐng)下,迅速分成兩股人流散開。
“快跟上?!?/p>
袁國慶催促著王小北,向一邊走去。
那人身穿棉襖,仔細打量了幾番二人后說道。
“我是負責接待東湯縣知青的馬廷,大家都稱呼我為馬干事。我們開始點名,請大家稍安勿躁?!?/p>
“杜興言……”
“在?!?/p>
“孟欣妍?!?/p>
“在這里?!?/p>
……
王小北注意到兩個在火車上特別活躍的人,也與自己分到了一組。
一路上,這兩人折騰的可厲害了,希望不要和自己一個生產(chǎn)隊。
“請前往1號卡車集合?!?/p>
“這邊走啦?!?/p>
隨著一聲號令,40多人扛起行李,跑向指定位置。
沒多時,便清點了完畢。
一共三輛解放卡車。
人群互相扶持攀爬上車子里。
三輛車塞得滿滿當當,站著都顯得擁擠。
“大家請注意,近幾天這里遭受暴風雪襲擊,幸好是昨天停了一天,要不然,你們恐怕還得再多等待幾天,等道路重新疏通才能前往。咱們得抓緊時間趕路?!?/p>
馬干事簡短交代后,就回到車里準備出發(fā)。
眾人互相靠著,立即出發(fā)。
其實距離目的地僅有60公里,但沿途山路崎嶇,加上積雪影響行車極為不便。
足足耗費了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才于下午一點多鐘,順利到達了東湯縣。
到達后的首批知青,再度被分成8個公社小組。
每個組少則幾十人不等。
核對完信息表后,各自坐上馬車離開縣城前往下鄉(xiāng)點。
湯山公社……
聽到這個名字,王小北心知肚明,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片土地。
領(lǐng)頭人簡單介紹了幾句,便帶著20余位新同伴踏上征程。
冷,刺骨的冷。
即便是像王小北這樣的體質(zhì),也能感受到那份穿透衣服直抵內(nèi)心的寒冷。
并非身體上承受不了溫度降低帶來的不舒服,而是凜冽的北風,仿佛試圖割裂皮膚。
直到后來喝了一些井水,情況才算稍微好轉(zhuǎn)一些。
到最后,不得不輪流跳下車,奔跑著追隨前方緩行中的隊伍。
否則,真擔心一不小心,便會凍僵失去意識。
幸虧這批年輕人滿懷豪情壯志,即使面對惡劣條件依舊樂觀積極。
沿途中覆蓋皚皚白雪的路上,響徹著歌聲與詩朗誦聲。
感覺到累的時候,便暫時坐進車里休息復(fù)體力。
盡管記不清具體走了多少路,只知道蜿蜒曲折的小路,耗去了整整半天。
直至傍晚的時候,才差不多到公社糧庫。
所有人都沒有了開始的激情,縮著身體。
“好了,到地方了?!?/p>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好奇探出頭。
盡管已經(jīng)是黃昏,但仍然可以清楚辨認出倉庫內(nèi)圓形谷倉。
周圍不少屋子里亮著燈,有人走出來好奇的看著他們。
顯然也是剛到的知青們。
袁國慶緊緊了圍巾,目光中充滿了好奇,他自言自語地問道:
“這兒咋這么多人?”
王小北搖了搖頭,回答說,“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從南邊來的吧?!?/p>
旁邊那些人,正用帶著滬市或津沽方言交談著。
“所有人集合,點名?!?/p>
為首的那人喊了一聲,隨即大家迅速整理東西,七零八落地站成一排。
“現(xiàn)在開始報數(shù)分配,聽清自己的隊伍安排。”
負責人宣布道。
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杜興言,去第一組?!?/p>
“孟欣妍也是第一組……”
一個個名字喊了出來,分配了地方。
糧庫外漸漸聚集了許多穿厚棉衣、戴著皮帽的人們。
他們顯然年紀比較大,和在場的學(xué)生們相比,顯得成熟許多。
王小北靜靜地站在那里聽著,他跟袁國慶被安排進了第一大隊。
杜興言跟孟欣妍兩人也在其中。
等所有人都分配好之后,負責人向所有人說道。
“各位同志,先前害怕大雪把路封了,所以讓大家走的比較急,如今大家伙都到地方了,等會大家就跟著大隊長回去,過一段時間,縣里會專門為知青舉行一次歡迎大會?!?/p>
看了一下后,對方再次開口。
“現(xiàn)在,大家各自前往自己的生產(chǎn)大隊報到吧?!?/p>
他指了指身邊走過來的老頭,“這就是一大隊的隊長,虞老五?!?/p>
“哈哈……”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人不由得都笑了起來。
王小北對這樣的名字,并不覺得稀奇。
在舊社會里,村里的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因此給孩子取名時,常常是按照什么聽起來順口、容易記住就用什么。
隨即從人群中走出四個人。
杜興言、孟欣妍、王小北以及袁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