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把報紙遞還給她,說道。
“行,你看著辦吧。還有,我發(fā)現(xiàn)最近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挺嚴重的,得管管。誰要敢浪費,就讓他會議上做個檢討……嚴重的,直接通報給學?!?/p>
眼下的糧食情況算是好轉了些。
可浪費的問題卻愈演愈烈,好好的糧食就這么糟蹋了。
糙米沒人樂意碰,都盯著精糧吃。
真到了不愁吃喝的地步了嗎?
哪能呢。
剛從那幾年的緊巴巴里緩過來,哪敢敞開肚皮胡吃海塞啊。
焦如萱眼前一亮:“嘿,這主意好,我現(xiàn)在就去張羅,誰敢不吃或者浪費,那就開會教育……也許還能樹個典型上報哩?!?/p>
王小北頷首贊同:“行,你去辦吧,用玉米面、高粱面,再搞些野菜、南瓜藤……”
這些東西放到現(xiàn)在,那絕對是健康食品的代表。
可對那些日子油水少的人來說,吃起來確實有點費勁。
焦如萱笑著頷首,簡單告別后便離去了。
而王小北則在學校里閑逛了起來。
校園里,除了全校師生大會,各個角落也有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開小會。
場面顯得頗為雜亂無章。
約定的時間一到,王小北直奔禮堂而去。
此時的禮堂已經被八中的學生們占據(jù),周圍也不乏來學習經驗和交流心得的外校生。
會議的主持人依舊是周翰墨。
這次的籌備委員會,自然而然地在原有的管理小組基礎上組建起來。
盡管周翰墨跟方威兩人私下里不太對付,可該開的會,還得照常進行。
臺上坐的,正是先前管理小組的幾位委員。
會場內秩序混亂,臺下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王小北走上臺,跟大家簡單打了招呼,隨后徑直坐到了方威身旁。
他壓低聲音問:“你這家伙,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吱一聲?”
周翰墨瞥了他一眼,才低聲回應:“你呀,有時候想找人都不見蹤影。再說,不是你自己說的嗎,大事我們定就行,通知到你就好,哪能把你忘了呢?!?/p>
王小北無奈撇嘴。
接著,他小聲問:“籌委會那邊現(xiàn)在什么情況了?”
周翰墨接話道:“還是老一套組織架構,一個正主任帶四個副的,你算一個,方威占一位,高一高二各出一個代表?!?/p>
王小北微微頷首,嘴邊勾笑:“你這如意算盤打得可真響?!?/p>
總共五個席位。
方威跟周翰墨歷來不合。
王小北向來不插手具體事務。
剩下兩位,高一高二的,都是部隊或機關家庭出身的孩子。
除非他和方威能搭上線,一塊兒帶領下面的學生,否則往后籌委會的大權恐怕就攥在周翰墨手上了。
話說回來,好像一直以來都是他在做主。
畢竟,現(xiàn)在還是“紅色”當頭。
尤其是聽說方威家那位出了狀況。
周翰墨笑了笑,沒接話茬。
片刻之后,周翰墨瞅準時機,打開了麥克風。
“各位同志,大家好……”
隨著他的開場,臺下頓時靜了下來。
“今天,有眾多同志不遠千里趕來,為了學習交流……”
話語悠揚,滿場靜聽。
禮節(jié)性的寒暄過后,自然是籌委會正式成立的環(huán)節(jié)。
緊接著便是籌委會領導層的選舉投票。
整個上午,會議就這樣進行著。
直至到中午的時候,會議才告一段落。
新的架構大致上與先前小組相差無幾。
但因王小北與方威所屬的八星連及創(chuàng)興連的特殊背景,兩人依然保住了副主任的職位。
會議結束,眾人去食堂吃飯。
今天菜單,憶苦飯。
學生一律不得離校,午飯就在這吃。
王小北走到食堂,眼前烏壓壓的人群讓他直搖頭。
吃的積極性還真高。
許多外地的學生在這京城不敢太張揚,大都選擇回校解決。
見焦如萱在那邊檢查情況,朝他走去。
“怎么樣?有誰浪費糧食沒?”
焦如萱聞言微微頷首,壓低聲音說:“還真有人這么做,已經被我們的人請去班上等著,一會兒開個小會處理?!?/p>
王小北輕聲應了聲。
忽又想起什么:“對哦,你不是也得參會嘛。仇晶那邊通知到位沒,讓老師們吃完就散,早點回家休息?!?/p>
這也是方才會上提到的事。
焦如萱頷首:“收到通知了,人在里頭呢?!?/p>
王小北朝里望了望,頷了頷首:“好,我清楚了。咱們先吃飯?!?/p>
說完,帶著人往吃飯的地兒去了。
一到食堂,八星連同志正忙著給排隊的師生們分發(fā)吃的。
王小北自然也是拿起飯盆,乖乖排到了隊尾。
“連長好?!?/p>
輪到他時,打飯同志自然是認得的,笑呵呵地打了聲招呼。
王小北點頭回應,取了兩個略顯暗淡的饅頭跟一塊黑黢黢的窩頭。
這一份,差不多半斤重。
沒急著離開,他站著問了句:“供應能跟得上大家的需求不?”
“我們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不少呢?!?/p>
王小北聽后頷了頷首,道了聲:“辛苦你們了?!?/p>
“不辛苦?!?/p>
對方朗聲一笑。
王小北見狀,端著食物找了個地兒坐下。
用力咬了口。
額……
這味道。
難以言喻的感覺。
哎呀,這憶苦飯真是實打實的。
這些老師們本就廚藝平平,眼下添上南瓜藤那些玩意兒,更難吃了。
王小北到了周翰墨身旁,一屁股坐下,提議道:“要不要去給大伙打打氣?”
他瞅著周翰墨那噎得難受的樣子,差點兒沒忍住笑出聲來。
周翰墨琢磨了一下,心說還真是這么回事。
隨即,他霍地起身。
“各位同志?!?/p>
他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看向了他。
接著,周翰墨開腔了:“老話講,一個清晰的認知,得經歷從物質到精神,再從精神回到物質……”
一番話說完,他又接上:“這憶苦飯啊,不單是填肚子的,更是精神糧食,能讓我們刻骨銘心地體會到……”
此言一出,原本覺得飯菜難以下咽的同學們,似乎也不覺得那么難吃了。
沒錯,這頓飯,吃的是精神。
只有親歷過艱苦,才能珍惜眼前的不易,才能品出日子的甘甜。
手中的饅頭,恍若那必須征服的難關。
于是,大伙兒紛紛大口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