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轉(zhuǎn)過頭,看著潘嘉平從斜對面的供銷社走出來,一臉愕然。
“潘老師?”王小北疑惑地看著潘嘉平,只見他手里拿著個東西,笑瞇瞇地望著自己,“真巧啊,我原本還打算去你家找你呢。”
“哦?有什么事嗎?”王小北不解地問。
潘嘉平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抬頭看了看熾熱的太陽,說道:“外面太熱了,我們進(jìn)去店里坐著聊吧?!?/p>
說完,潘嘉平率先走進(jìn)早點(diǎn)鋪,崔學(xué)海和崔博文父子倆見到潘嘉平,立刻熱情地打招呼,“潘老師好?!?/p>
“崔師傅好?!迸思纹匠迣W(xué)海點(diǎn)頭示意,“崔師傅,我們想在這聊會天,方便嗎?”
“方便方便,潘老師,您快請坐!”崔學(xué)海爽朗一笑,隨即吩咐兒子,“博文,快給潘老師倒茶?!?/p>
“知道了?!贝薏┪膽?yīng)聲而去。
“謝謝潘師傅!”潘嘉平感激地點(diǎn)點(diǎn)頭。
落座后,潘嘉平將手中的文件往桌子上一放,又抽出一張報紙遞給王小北。
王小北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fù)重前行?!?/p>
配圖是一群戰(zhàn)士凱旋的黑白照片,以及激昂的文字。
王小北認(rèn)真的看了一下,雖然沒找到大伯的身影,但看到全國各地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報道時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都是大豐收?。?/p>
“潘老師,真登報了啊?”王小北看著潘嘉平,滿臉驚異,他從未想過,潘嘉平竟有如此大的能耐。
潘嘉平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平日里的淡然和矜持全然不見,“這報紙是昨天的,我是今天回學(xué)校才收到的信。”
這樣一來,潘嘉平返城的進(jìn)程將會大大加快,他能不激動嗎?
看著潘嘉平興奮的樣子,王小北笑著調(diào)侃道:“潘老師,《人明日報》這樣的大報紙,給的稿費(fèi)肯定不會低吧?”
潘嘉平點(diǎn)了點(diǎn)頭,解釋道:“沒錯,他們一千字按五十塊錢,我這篇文稿總共不到2000個字,即便登報的字?jǐn)?shù)有所刪減,但他們卻是按照我投稿字?jǐn)?shù)計算的,總共是九十七塊八毛五分?!?/p>
王小北聽著咂舌不已,繼續(xù)翻看著眼前的報紙,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本連載小說。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稿費(fèi)太豐厚了吧,早知這樣,他也寫小說了。
崔博文則在旁邊看得饒有興趣,靜靜聽著二人談話。
這時潘嘉平從口袋里掏出五十塊錢,慎重地放在桌上說道,“小北,說實話,這篇文稿的核心是來自于你的啟發(fā)?!?/p>
“如果沒有這個靈感,我也拿不到稿費(fèi),這里有五十塊錢你拿著,別嫌少。”
“謝謝潘老師!”王小北毫不猶豫地收下了這筆錢,在他看來,這是意外之財,而且眼下急需用錢,哪還能客氣。
想了想,王小北又問道:“潘老師,除了錢就沒發(fā)放糧票和肉票之類的嗎?”
潘嘉平見王小北收下錢,心里一松,畢竟一個老師靠學(xué)生賺了稿費(fèi),盡然沒有全給,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哥哥……
想到哥哥,潘嘉平只能期盼他能盡快來信,將剩下的錢給王小北。
對于王小北提到票,潘嘉平一臉疑惑,“票?報紙都是直接給錢,從沒給過票啊?!?/p>
王小北也就沒追問,回去之后再編吧。
“潘老師,你幫我寫個證明吧,否則我回家也說不清這錢是從哪來的。”
潘嘉平淡淡一笑,指了指文章最后,“有了這個,應(yīng)該不需要證明了吧?!?/p>
當(dāng)王小北看到那篇文章末尾署名處寫著“作者:潘嘉平、王小北”時,他有些無奈地?fù)u了搖頭。
潘老師,您寫個筆名多好,干嘛寫真名啊,萬一有人惦記上我,我該怎么辦?
然而很快,王小北便想開了,真要有事也是幾年后了,自己肯定去了大城市,如果有鄉(xiāng)親們要搞事,就過來找吧。
他好奇地問潘嘉平,“怎么我的名字也出現(xiàn)在上面?”
潘嘉平擺擺手,“我也不知道,不過投稿的時候我提了一嘴說那句話是你說的,可能報社覺得那句話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所以也給你署名了吧?!?/p>
王小北搖搖頭,這樣也好,沒有詳細(xì)證明,到時候錢和票還不是隨自己說,要收據(jù)證明,找潘老師和人明日報啊。
王小北把報紙折了起來,“潘老師,這報紙送我了呀,我?guī)Щ丶医o我爹娘看看,他們一定高興?!?/p>
“你拿著,本來就是給你的?!?/p>
潘嘉平笑著,心想還是要把錢補(bǔ)上,不然心里過不去。
旁邊的崔博文都看愣了,“小北,你竟然賺了50塊稿費(fèi)?”
王小北嘿嘿一笑,“知識……”
立刻住口,潘嘉平還在呢,別又把這句話給發(fā)表出去,到時候問題可就大了。
“還是潘老師的稿子寫的好,我跟著沾了光了。”
崔學(xué)海更是使勁的咽了咽唾沫,動動筆就能賺這么多錢,別提有多羨慕。
再看看自己的兒子,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潘嘉平笑著道:“這就是多讀書的意義,讀書才會有機(jī)會。”
又看著王小北說,“小北,我收到教改通知了,以后咱們和城里一樣,是六年級制?!?/p>
王小北不以為意,就算改也是從一年級開始。
然而,潘嘉平繼續(xù)道:“這次我們增加了六年級,課本用的也是城里六年級的。”
王小北直接蒙圈了。
這樣一來,他是不可能上大學(xué)了啊。
潘嘉平端起桌上的茶喝光,“好了,不跟你們說了,馬上就要新學(xué)期了,我得回學(xué)校準(zhǔn)備準(zhǔn)備了。”
他起身離開,只留下王小北與崔博文在原地,消化這一系列的新信息。
這時王小北從座位上起身,邁步走出大門。
遠(yuǎn)遠(yuǎn)地,王遠(yuǎn)航一行人歡天喜地地往回走,每個筐子里都滿滿的,小豬崽、雞、鴨鵝等等。
王遠(yuǎn)航走過來,問道:“小北,你在這兒干嘛?剛剛跟你在一起的就是潘老師吧?”
“沒錯,潘老師剛把我們一起發(fā)表在《人明日報》上的那篇文章拿給我看了?!?/p>
王小北得意地拿出報紙展示,“您看,我和潘老師的名字都在上面呢!”
王遠(yuǎn)航驚訝地接過報紙,雖然識字不多,但還是認(rèn)出了關(guān)鍵信息。
“真是你們倆??!”王遠(yuǎn)航朗聲笑了笑,道,“我把這報紙帶回去,看以后村里誰還敢說閑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