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將老五王菊拉到一邊扎辮子,忽然關(guān)切地看向王小北,“還有,你的肚子還疼不疼?還疼的話,喝點鍋里煮的水就行了?!?/p>
王小北搖了搖手中的扇子,拍打著蚊子,答道:“沒事了,我好多了。”
他在空間喝完井水后,身體就好了不少。
正說話間,張美英滿頭大汗地回來了,嚷嚷著累得慌,拿起桌子上的水,一口氣喝光,然后用袖子擦了擦嘴角。
看到孩子們嘴里吃著東西,張美英好奇地問道:“你們在吃什么?嘴巴一直動個不停?”
老四跟老五張了張嘴,露出了口中的高梁飴。
看到是高粱飴,張美英也沒多想,以為是王家和進城時帶回來的。
“行了,你們就在家吃,別出去炫耀!”
接著她開始抱怨,“早知道以后都在食堂吃,就不該買鍋,也不知道現(xiàn)在那鍋還值多少錢?!?/p>
王小北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心里暗自竊喜:真是想什么來什么。
原本他還想找借口說潘老師要借鍋用兩天,新政出臺后就不必還了。
現(xiàn)在母親張美英主動提起,他也不必再編借口了。
他趕緊道:“我明天去公社問問潘老師,順便拿書,剛好問問。”
鍋繼續(xù)留家里,過幾天可就真要上繳了。
張美英點了點頭,休息了一下,看向大姐王梅,“菜都準備好了嗎?我現(xiàn)在去炒菜?!?/p>
“已經(jīng)準備好了,米飯也煮上了,就等炒菜了。”
接著二人一起進入廚房忙碌起來。
不久后,王家和帶著滿臉疲憊的王小東回到了家。
一家人圍坐一圈,聊起天來。
他們砍伐了幾根木頭搭起棚子,明天還要繼續(xù)砍樹為食堂提供柴火。
普通家庭做飯只需些玉米稈和木柴,但考慮到食堂飯菜量大,必須使用足夠的柴火以保證火力。
此外還宰殺了一頭豬,明天可以吃白面饅頭,豬肉和炒菜了。
王小北聽到這些,搖了搖頭。
之后,他將自己明早要去公社的事情說了一下。
王家和并沒當回事,點了點頭,反正也沒什么事。
王小北隨手從懷里掏出五個高粱飴,分給王小東兩顆,“大哥,你也嘗嘗!”
王小東接過糖,滿臉歡喜地咬了一口,問道:“老三,這糖哪來的?”
王小北見父親滿臉好奇,嘿嘿一笑說道:“爸,就是上次去城里買的,就剩這么多了?!?/p>
王家和聽罷看向王小北,心里暗想:這小子心眼多,也不知道他口袋里究竟藏了多少錢?
不過等潘老師的證明出來一切自然明了,王家和也就不再追問。
當天晚上,全家圍坐一起吃晚飯,菜肴豐盛,猶如過年一般。
吃飯期間,張美英得意地看向王家和,“你知道嗎?老二家的豬不見了,年底他家還得補上十二塊錢訂購金,還好他們把豬給拿過去了。你說,這是哪個干的?”
王家和輕嘆一口氣,擔憂地說道:“這個真不好說,豬沒了,但是要上交的豬還是定量的,我們只能少吃幾頓肉了?!?/p>
張美英聽后覺得有道理,立刻將矛頭指向那個偷豬賊,“這缺德的,真是夠喪良心的?!?/p>
王家和扇走腳邊的蚊蟲的同時,對王小北說道:“回頭我給你點錢,你明天去大隊買些蚊香,這蚊子實在太多了?!?/p>
這手上有了點錢,王家和也不想再繼續(xù)受苦。
王小北打趣道:“爸,那玩意兒可貴呢,兩毛錢一支,您確定要買?”
現(xiàn)在的蚊香不是后世盤裝的,而是一根根一米多長的、手指粗細,散發(fā)著刺鼻的氣味。
雖然城里有賣盤裝的,但產(chǎn)量少供不了鄉(xiāng)下,在城里就賣光了。
王家和瞪了他一眼,家里之前窮,沒錢買就算了。
現(xiàn)在有錢了,一些必備的東西還是得備上的。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一家人剛起床梳洗,外面便傳來一陣鐘響。
張美英疑惑,“大清早的,現(xiàn)在又不是農(nóng)忙,怎么還敲鐘呢?”
她話音未落,突然想起什么,“哎呀,對了,該吃早飯了,快帶上碗筷抓緊時間去吃飯,我怎么把這件事給忘了呢?!?/p>
聽到敲鐘聲,大家紛紛端著餐具,迅速趕往隊委會。
“鐺鐺鐺!”
清脆的金屬撞擊聲在清晨回蕩。
“媽,您怎么不去食堂呢,那活可輕松了?!蓖跣”倍酥耄叩侥赣H張美英身邊,笑嘻嘻地問。
張美英瞥了他一眼,“你以為誰都進得去?那崗位肯定先緊著他王家人,咱們這種外來戶哪里能進去?”
王小北頓時恍然大悟,是啊,好事當然先緊著自己家人。
當他們走進隊委會時,一股誘人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
所有人都在搶著打菜。
婦女隊長魏文靜,也就是王遠山的妻子,大聲喊道:“都排好隊,別擠,保證大家能吃飽,不排隊的下次份量減半。”
眾人聞言趕緊排隊,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王小北看了看飯菜,今天的伙食還真不錯。
饅頭、咸菜、白粥,種類雖少,東西卻十分地道。
魏文靜站在那里,笑容滿面地指揮著,“每人稀飯1碗,白面饅頭2個,還有一勺咸菜。這灶是昨天才搭起來的,早上先湊合一下,明天就有肉餡包子和油條了?!?/p>
她雙手叉腰,神采飛揚地向眾人承諾著,場面氣氛熱烈非凡。
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驚嘆。
“哇,這是要提前過年么?”
“真的假的?每天都能這樣吃嗎?”
“太好了!要是天天如此就好了!”
魏文靜一臉歡喜地說道:“以后我們天天有飽飯吃,干活也更有勁頭。”
王小北聽聞此言,無奈地搖搖頭。
隊伍雖長,但分發(fā)有序,幾人分工明確,發(fā)饅頭,打稀飯,打菜,效率很高。
打好飯,大伙圍坐一圈,邊吃飯邊談笑風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王遠山觀察著大家的表情,是一臉滿意,拿著旱煙在人群中慰問著。
只有一些老人,搖頭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