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光微動,示意侍衛(wèi)取過那柄陌刀。
入手沉甸,刀身線條流暢,寒光內(nèi)蘊,與他熟悉的制式橫刀形制相似,細看卻又處處不同,更顯精悍。
“試。”李世民言簡意賅。
一名侍衛(wèi)領命,取來隨身的精鋼橫刀,又讓人搬來一副測試用的鐵甲。
持陌刀的侍衛(wèi)深吸一口氣,運足臂力,大喝一聲,陌刀化作一道寒光劈下!
“鏗——嚓!”
一聲刺耳的金鐵交鳴后,是令人牙酸的撕裂聲。只見那精鐵鍛打的甲葉,竟被陌刀如同切朽木般從中劈開,斷口光滑!
而侍衛(wèi)手中的精鋼橫刀,在與陌刀微微碰撞時,刃口竟崩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
全場寂靜。只有爐火還在不知疲倦地燃燒,發(fā)出呼呼的聲響。
所有匠人,包括趙鐵錘,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看著大唐皇帝的反應。
李世民臉上的淡然終于被打破,他眼中閃過一絲震驚,快步上前,親自接過那柄陌刀,手指拂過冰冷的刀鋒,感受著那非同尋常的質(zhì)感與重量。
他又看了看被劈開的鐵甲和崩口的橫刀,目光最后落在李承乾身上,變得無比深邃。
“此刀……何名?日產(chǎn)幾何?”他的聲音里,已沒了之前的冷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專注的審視。
“回父皇,此乃改進型陌刀。因采用新法冶煉、新式流程,如今日產(chǎn)可達八十柄以上,若全力運轉(zhuǎn),猶可提升?!崩畛星鐚嵒卮?,心中稍定。
“日產(chǎn)三十……新法……新流程……”李世民重復著這幾個詞,目光再次掃過那秩序井然的工坊,看著那些因長期勞作而顯得精悍的匠人。
他并非不懂軍事和技術,正因如此,他才更清楚,能穩(wěn)定產(chǎn)出如此品質(zhì)兵器、且有如此效率的工坊,意味著什么。
這絕非簡單的“廣蓄私兵”所能概括。這背后,是整套全新的、高效的生產(chǎn)體系,是足以改變大唐軍事實力格局的力量!
李世民沉默了。
他看著躬身立于面前的兒子,看著他那與年齡不符的沉穩(wěn)與眼中尚未完全熄滅的、屬于開拓者的光芒。
忽然想起自己年輕時的銳意進取,想起征戰(zhàn)天下時對更強兵甲、更高效后勤的渴望。
良久,他緩緩將陌刀遞還給侍衛(wèi),伸手扶起了李承乾。
“起來吧?!?/p>
他的語氣緩和了許多,甚至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復雜。
“陪朕……好好看看你這青州。”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工坊之外,那更廣闊的、煙囪林立、帆影點點的天地,“看看這把‘劍’,究竟是如何煉成的?!?/p>
李承乾心中微定,知道最危險的關口或許已經(jīng)過去。
他起身,恭敬地側(cè)身引路:“父皇請隨兒臣來?!?/p>
他沒有首先炫耀那鋒銳的陌刀,而是帶著李世民,走向了工坊區(qū)更深處,那片支撐起陌刀生產(chǎn)的基石所在。
首先來到的是經(jīng)過改良的高爐區(qū)。數(shù)座磚石砌筑的龐然大物巍然矗立,水排驅(qū)動的鼓風皮囊發(fā)出沉悶的呼吸聲,爐頂冒著滾滾濃煙,顯示著內(nèi)部正在進行的激烈反應。
“父皇,此乃兒臣指導匠人改建的高爐,鼓風更強,爐溫更高。雖仍未能直接流出鐵水,但產(chǎn)出的海綿鐵品質(zhì)遠勝以往,為后續(xù)精煉打下了基礎?!崩畛星忉尩馈?/p>
李世民看著那不斷被投入爐中的礦石、煤炭,聽著那震耳的鼓風聲,微微頷首。他征戰(zhàn)多年,深知軍械之利源于材料之精。
緊接著,他們來到了石墨坩堝煉制區(qū)。匠人們正在將搗碎的石墨粉與黏土等物按比例混合、捶打、塑形、陰干。
看到那烏黑不起眼的“石頭”竟能變成承受極致高溫的容器,李世民眼中再次閃過驚異。
“石墨坩堝,乃實現(xiàn)高溫熔煉的關鍵。”李承乾拿起一個燒制好的灰色坩堝,“以此熔煉高爐產(chǎn)出的鐵料,去蕪存菁,方能得到鍛造陌刀所需的優(yōu)質(zhì)鋼水?!?/p>
離開核心的冶煉區(qū),李承乾又引領李世民參觀了實行“分工法”的各個陌刀制作工位。看著匠人們?nèi)缤艿钠餍盗慵?,在各自崗位上高效運轉(zhuǎn),將一塊塊鋼坯變成寒光閃閃的利刃,李世民沉默良久。
這種組織模式帶來的效率提升,直觀而震撼。
“此法,亦是汝之所創(chuàng)?”李世民問道。
“兒臣只是覺得,專人專事,或可事半功倍。便與匠人們一同摸索試行?!崩畛星t遜地回答,但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巡視完陌刀坊,李承乾并未停下,而是帶著李世民登上了工坊區(qū)附近的一處矮丘。從此處眺望,整個青州“將作區(qū)”的輪廓盡收眼底。
只見高爐、工坊、倉庫錯落有致,道路經(jīng)過規(guī)劃,運輸物料的車輛往來穿梭。
更遠處,新建的鹽場灘曬如雪,港口帆檣如林,隱約還能看到織造坊、琉璃窯等其他工房的蹤影。
整個區(qū)域雖然仍顯粗糙,卻充滿了一種蓬勃的、有序的生機,與李世民認知中任何一座大唐城市或官營作坊都截然不同。
“父皇請看,”李承乾指向這片忙碌的景象,“兒臣所思,并非僅僅幾把利刃。青州臨海,擁鹽鐵之利,通海運之便。
兒臣在此,是想嘗試打造一個……一個能持續(xù)為我大唐產(chǎn)出精良軍械、充盈國庫、繁榮商貿(mào)的根基?!?/p>
他頓了頓,繼續(xù)道:“改進軍械,是為強軍;革新鹽法,是為富國;興海貿(mào)、辦工坊,是為開源。
兒臣遠離長安,非為避世,實是想跳出窠臼,為我大唐探尋一條更為堅實的強盛之路。
這里的每一座工坊,每一條新法,都是兒臣獻給父皇,獻給大唐的賀禮?!?/p>
海風吹拂著這對父子的衣袍,遠處工坊的喧囂與港口的號子聲隱隱傳來。
李世民久久凝視著腳下這片充滿異樣活力的土地,聽著兒子這番遠超乎他預想的陳述。
他看到了鋒利的陌刀,看到了高效的流程,更看到了這背后所蘊含的、一種試圖從根本上提升國力的嘗試與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