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但我崔氏世代受國恩,豈能眼看社稷淪亡,百姓遭殃而坐視不理?總要做點什么…”
就在這時,管家匆匆而入,神色緊張地呈上一封沒有署名的密信:“老爺,剛有人從門縫塞進來的?!?/p>
崔文善心中一凜,展開信箋,只見上面只有寥寥數(shù)字:“唇亡齒寒,崔公慎之。今夜恐有‘客’至?!?/p>
字跡潦草,顯然是倉促寫成。崔文善臉色驟變,“啪”地一聲將信拍在案上?!案赣H,這是……”
崔志浩也看到了內(nèi)容,驚疑不定?!翱磥?,有人不想讓我這個‘絆腳石’再礙事了。”
崔文善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面沉沉的夜色,語氣帶著一絲嘲諷和悲涼,“‘客’?怕是索命的無常吧?!?/p>
他沉默片刻,猛地轉身,對崔志浩快速吩咐道:“你立刻帶著你母親和弟妹,以省親之名,連夜出城,回老家祖宅去!沒有我的消息,絕不可回平壤!”
“父親!那你呢?”
“我?”
崔文善整理了一下衣冠,臉上露出一種看透生死的平靜,“我乃高句麗太大兄,豈能聞風而逃?我倒要看看,這‘客’,究竟是何方神圣!快去!”
就在崔志浩含淚帶著家眷倉皇離去后不久,崔府外果然響起了急促而整齊的腳步聲,火把的光芒將府門照得亮如白晝。
一隊全身披甲、殺氣騰騰的士兵,在淵蓋蘇文心腹將領高突勃的帶領下,直接撞開了府門,闖入其中。
“崔太大兄!”高突勃按刀而立,聲音冰冷,“有人舉報你私通唐國,密謀叛亂!奉莫離支之命,查抄府邸,請?zhí)笮蛛S我們走一趟吧!”
崔文善站在堂前,面對明晃晃的刀劍,毫無懼色,只是冷笑道:“私通唐國?密謀叛亂?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高將軍,淵蓋蘇文排除異己,就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嗎?”
“帶走!”高突勃不欲多言,厲聲喝道。士兵一擁而上。
這一夜,平壤城內(nèi),與崔文善交往密切的幾名文官府邸,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哭喊聲、呵斥聲、翻箱倒柜聲打破了夜的寧靜,血腥的清洗,以“肅清內(nèi)奸”的名義,悄然展開。
與此同時,大陽王高桓的府邸。
高桓同樣坐立不安。
朝會上的遭遇讓他既感屈辱,又覺后怕。
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徹底觸怒了淵蓋蘇文,以對方的性格,絕不會輕易放過他。
“王爺,外面似乎多了些陌生的面孔在監(jiān)視?!辟N身侍衛(wèi)低聲稟報。
高桓心頭一沉,走到窗邊,透過縫隙果然看到街角陰影處有人影閃動。
一種被毒蛇盯上的寒意從脊背升起。
“王爺,如今形勢危如累卵,淵蓋蘇文專權跋扈,今日朝會更是堵死了和談之路,擺明了要犧牲遼東,犧牲乙支文德,甚至犧牲整個高句麗來維系他的權位!”
一名身著便裝、面容精悍的將領低聲道。
他是城衛(wèi)軍的一名中層軍官,名叫金成煥,其家族曾受過高桓的恩惠,對王室較為忠誠。
“金將軍,依你之見,如今該如何是好?”高桓如同抓住救命稻草。
金成煥目光閃爍,壓低聲音:“王爺,硬拼無異于以卵擊石。但淵蓋蘇文倒行逆施,軍中亦非鐵板一塊。尤其是一些老將,對乙支文德耨薩極為敬重,如今見遼東被當做棄子,心中未必沒有想法?;蛟S……我們可以暗中聯(lián)絡……”他做了個隱秘的手勢。
高桓心臟狂跳,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兵變!
風險極大,一旦失敗,萬劫不復。
但坐以待斃,同樣死路一條。
“此事……須萬分謹慎?!?/p>
高桓深吸一口氣,“可能聯(lián)系到可靠之人?”
“末將盡力而為。但需時日,而且……需要王爺您的手書,以示誠意和決心?!苯鸪蔁ǖ?。
高桓猶豫片刻,想到淵蓋蘇文那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想到朝堂上死寂的氛圍,想到前方可能正在浴血奮戰(zhàn)的乙支文德,一股血氣終于沖了上來。
“好!本王便賭這一把!”他走到書案前,研墨鋪紙。
莫離支府,密室。
金熙俊正向淵蓋蘇文匯報。
“大人,崔文善及其黨羽已下獄,家產(chǎn)查抄。在其府中……‘搜出了’與唐軍往來的密信?!苯鹞蹩≌Z氣平淡,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淵蓋蘇文滿意地點點頭:“做得干凈些,讓他畫押,然后……”他比了個抹脖子的手勢,“至于大陽王那邊……”
“我們的人盯著,他府上今夜確有異動,金成煥秘密潛入,停留了近一個時辰?!?/p>
金熙俊道,“看來,我們這位王爺,還是不死心啊。”淵蓋蘇文眼中閃過一絲殘忍的笑意:“很好。讓他活動,讓他去聯(lián)絡。正好將那些隱藏的、對王室還抱有幻想的老家伙們,一并挖出來。記住,放長線,釣大魚。等他們自以為得計,即將發(fā)動之時,再一網(wǎng)打盡!”
“屬下明白。另外,關于遼東城……是否再派小股精銳,嘗試滲透補給?哪怕送去一些象征性的物資,也能稍微提振一下士氣?”金熙俊建議道。
淵蓋蘇文沉吟片刻,搖了搖頭:“不必了。小股部隊穿過唐軍封鎖線,成功率太低,徒增損失。告訴乙支文德,援軍正在路上,讓他堅持?。∷臓奚?,平壤不會忘記,高句麗不會忘記!”
這冷酷的話語,徹底宣判了遼東城的命運。乙支文德和他麾下的將士,成了平壤權力棋局上,注定要被舍棄的棋子。
次日,平壤城內(nèi)謠言四起。
崔文善“通敵叛國”的消息被刻意散布開來,引得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另一股暗流也在涌動——關于淵蓋蘇文有意放棄遼東、排除異己、甚至可能篡位的私下議論,開始在少數(shù)膽大的官員和將領之間秘密流傳。
這背后,顯然有大陽王和金成煥暗中推動的影子。
淵蓋蘇文對這一切洞若觀火,卻按兵不動,只是加強了王宮和莫離支府的守衛(wèi),同時密令高突勃調動絕對可靠的部隊,暗中控制了平壤幾處關鍵的軍營和城門。
一場風暴,正在平壤城上空凝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