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杜構(gòu)竟帶著十余名隨從親自來到營地拜見。
杜構(gòu)風(fēng)塵仆仆,眼中卻閃著銳光:“聽聞魏公繞道而來,侄兒特來迎候?!?/p>
魏征仔細打量這個自幼看大的子侄,見他雖面帶疲色,但脊背挺直,神態(tài)從容,心下暗贊太子識人。
“慈州政務(wù)可還順手?”魏征邀他同車,看似閑談實則考較。
杜構(gòu)應(yīng)對得體:“慈州民生已復(fù),只是世家余勢猶存。昨日還有崔氏舊部鼓噪生事,被侄兒按律處置了。”
說著微微一笑,“倒是魏公此行,幫侄兒省了不少麻煩。”
魏征挑眉:“哦?”
“昨夜對岸那些人,原本怕是要在侄兒赴任途中送行的。”杜構(gòu)語氣平靜,“見魏公三千儀仗在此,今早已散去大半?!?/p>
二人相視而笑,皆有默契。
車行至滹沱河畔,魏征忽然命停車,遙指對岸一片莊園:“那是博陵崔氏的別業(yè)吧?聽說前日有批‘鏢師’入駐,足足兩百余人?!?/p>
杜構(gòu)神色一凜:“侄兒竟未收到消息…”
“因為你慈州的衙役里,就有他們的眼線?!蔽赫鲝男渲腥〕鲆环菝麊芜f過,“這些人,該清理了?!?/p>
杜構(gòu)接過名單,只見上面詳細列著十余名官吏姓名,連受賄數(shù)額、與世家往來的時間都標(biāo)注得清清楚楚。
他心中震撼,這才明白魏征繞道河北道的深意...
不僅是震懾,更是為他掃清障礙!
魏征望著滔滔河水,聲音低沉,“尚書省不是慈州,你這次回京,如赴刀山火海,可想清楚了?”
杜構(gòu)整理衣冠,鄭重一禮:“杜氏世代蒙受國恩,先父遺志不敢忘。縱然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辭?!?/p>
魏征滿意地點點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贊許,他輕輕拍了拍杜構(gòu)的肩頭。
之后兩方人馬合為一處,浩浩蕩蕩向京城方向行進。
然而行至岔路口,魏征卻吩咐轉(zhuǎn)向東南。
“魏公,此去非是京城方向?!倍艠?gòu)提醒道。
魏征撫須道:“繞道清河縣。有些舊賬,該清一清了?!?/p>
車隊進入清河地界時,明顯感受到不同于他處的氛圍。
田間耕作的農(nóng)人見到官軍旗幟紛紛低頭回避,市集上的交談聲也低了下去,幾個衣著體面的鄉(xiāng)紳遠遠望見車隊便匆匆躲進巷子。
清河崔氏的祖宅坐落在城北,青磚高墻雖顯陳舊,卻仍透著百年世家的氣度。得知魏征車隊將至,崔氏族長崔明遠只得率眾開門相迎。
“不知魏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崔明遠躬身行禮,神色恭敬中帶著戒備。
魏征下車,目光掃過崔氏門楣上御賜的詩禮傳家匾額,淡淡道:“老夫奉旨巡察地方,路過清河,特來探望故人?!?/p>
進入正堂,魏征毫不客氣地坐在上首。
侍從奉茶,他卻不接,只盯著崔明遠:“聽聞崔家近日招攬了不少游俠,可是要辦什么大事?”
崔明遠手一顫,茶盞險些落地:“魏公說笑了,那只是尋常護院…”
“尋常護院需要河北道的亡命徒?”魏征突然拍案,聲震屋梁,“你們崔氏好大的膽子!
杜構(gòu)赴任在即,若是途中有什么閃失,你清河崔氏擔(dān)待得起嗎?”
滿堂寂靜。崔氏眾人面色慘白,有人忍不住顫抖。
杜構(gòu)適時開口:“魏公息怒。崔氏歷經(jīng)風(fēng)波,想必不會再行糊涂事?!边@話看似求情,實則句句敲打。
魏征冷哼一聲,起身踱步到堂前,望著院中那棵百年古柏:“樹大根深是好事,但若生了蛀蟲,遲早要連根拔起?!?/p>
他轉(zhuǎn)身盯著崔明遠,“老夫今日來,是要告訴你一句話:太子新政勢在必行,順之者昌,逆之者亡?!?/p>
崔明遠冷汗涔涔,終于跪地:“崔氏絕無二心,請魏公明鑒!”
“有沒有二心,不是用嘴說的?!?/p>
魏征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這是青州新政的章程,你好生看看。清河縣若能在三月內(nèi)推行攤丁入畝、興辦義學(xué),或可戴罪立功。”
崔明遠雙手微顫地接過文書,額角滲出細密冷汗。
他余光瞥見門外肅立的東宮衛(wèi)率,寒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這哪是探訪故人,分明是兵臨城下!
誰家好人串門帶三千大軍的?
“魏公教誨,崔氏銘記于心?!贝廾鬟h深深叩首,“三個月內(nèi),清河必當(dāng)推行新政,以報太子隆恩?!?/p>
魏征這才接過茶盞,輕呷一口:“記住你說的話。三月后,朝廷自會派人來查驗成果?!逼鹕頃r又似不經(jīng)意道,“對了,那些游俠…該遣散了吧?”
崔明遠連聲應(yīng)下,親自將魏征送出大門。
待車隊遠去,他扶著門框才站穩(wěn)身子,背后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族長,難道真要將祖產(chǎn)分給那些賤民?”身后族老急聲道。
崔明遠望著消失在塵土中的旌旗,苦笑:“你以為魏征真是來商量的?那三千衛(wèi)率若是沖進清河,我崔氏百年基業(yè)頃刻便毀!”
族老聞言更急:“難道咱們清河崔氏還怕他一個魏征?家中蓄養(yǎng)的私兵部曲少說也有萬人,何必受這等窩囊氣!”
崔明遠猛地轉(zhuǎn)身,壓低聲呵斥:“糊涂!”他一把將族老拽進門內(nèi),指著遠處尚未散盡的煙塵。
“你當(dāng)魏征是三歲稚童?他早算準(zhǔn)了時機,各縣衙役剛被清洗,我們分布在周邊的勢力根本來不及調(diào)動!
此刻莊內(nèi)能用的不過百余人,你去和三千東宮精銳硬拼?”
他喘著氣擦去額角冷汗:“更可怕的是,只要今日有一支箭射向魏征的儀仗,明日朝廷大軍就會踏平清河!這是明晃晃的造反,天下世家誰還敢聲援?”
族老仍不甘心:“可那些田產(chǎn)…”
“舍財保命!”崔明遠咬牙打斷,“魏征故意挑杜構(gòu)在場時發(fā)難,就是在警告我們!
連杜如晦之子都成了太子刀鋒,何況我崔氏?”
他望著巍峨的祖宅,聲音漸低,“三個月…我們還有時間周旋。
立刻傳話給各房,所有人安分守己,先把眼前這關(guān)過了!
這次咱們認了,忍忍,再忍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