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清冷的聲音,在常委會議室里回蕩:
“具體有哪些部門?想必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有數(shù)!你們有沒有挪用公款?有沒有把工資款、補助款、扶貧資金,存放到農(nóng)商行賺利息錢?”
那些參加常委擴大會議的局委辦一把手,無不尷尬的低下頭。
原來,縣委請他們過來參加常委擴大會,就是為了此事!
張俊臉色嚴肅的說道:
“各位都是飽讀詩書的人,不用我多說,你們也知道。民間借貸作為民間自發(fā)進行的資金融通行為,客觀上解決了部分社會融資需求,但由于交易隱蔽、監(jiān)管不易的特點,高利放貸亂象頻發(fā),極易對社會秩序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不論古今,都屬于法律重點規(guī)制的范疇?!?/p>
他坐在中間第四把交椅上,緩緩掃視眾人,繼續(xù)道:
“相信你們都看過紅樓夢這本書。王熙鳳一生聰明伶俐、能言善辯,但最終也因為八個字,落了個抄家的下場。這八個字,就是:重利盤剝、高利放貸!”
縣委宣傳部長劉秋英,輕咳一聲,說道:
“這事我知道,《紅樓夢》第三十九回說道,王熙鳳把賈府里工人的工資,拿到外面放高利貸,結(jié)果發(fā)不出工資,必須等利息錢收回來才能放工資?!?/p>
張俊點頭道:“不愧是我們縣委的宣傳部長,博學多才!令人贊嘆。劉部長,那你知不知道,清朝年間,朝廷規(guī)定的利息是多少?王熙鳳在外面放的利息,又是多少嗎?”
劉秋英想了想,說道:“我只知道,王熙鳳在外面放的高利貸是10%的月息。第104回中,賈蕓說王熙鳳拿著太爺留下的公中銀錢,在外放加一錢,即對外收取月息為10%的高利貸。后來查抄賈家時,查出一箱子的借票,定性為重利盤剝,一概照例入官!”
張俊贊許的道:“劉部長博覽群書,很是厲害。我特意查了一下,《大清律·戶律·錢債》規(guī)定,凡私放錢債或典當財物,每月取利并不得過三分。根據(jù)該規(guī)定,清朝借貸的利率上限為月息三分,即月息不能超過3%,王熙鳳放債利率為月息10%,是國家標準的三倍多,因此構(gòu)成違例取利、重利盤剝?!?/p>
陳國良沉吟道:“張俊同志,你談清朝的刑律,是有什么用意?總不是想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吧?”
張俊微微點頭,說道:“陳書記,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不論古今,凡是放高利貸的,都不得好死!至今本朝,想必大家都知道,年利率不超過24%的利息,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兩分利息,法院予以支持和保護?!?/p>
他又繼續(xù)說道:“對年利率超過24%、未超過36%的利息,如果債務(wù)人已經(jīng)給付債權(quán)人,那么已給付的不能要求對方返還,未給付的也不能要求對方給付;年利率超過36%的利息,約定無效,已經(jīng)給付的可以要求對方返還?!?/p>
大家都點頭,表示理解。
張俊打開面前的文件,說道:“可是你們知道嗎?寶誠公司的利息達到了多少?他們通過砍頭息、收取保險法、擔保金、手續(xù)費等方式,收借款人收取高額利息,月利息高達10%以上!寶誠公司的所作所為,和王熙鳳如出一轍!這樣的人,就是當代的周扒皮,眼下的黃世仁!”
眾人神情一震!
他們這才明白,張俊為什么一定要拿紅樓夢里的王熙鳳舉例。
這是在以案說法!
經(jīng)過張俊這么一說,在座的各位,不管懂不懂金融法規(guī),對寶誠公司的案子,都有了深刻的領(lǐng)悟。
張俊痛心疾首的說道:“同志們,你們把單位的公款,挪用到農(nóng)商行放利息,看似是在為單位謀福利,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的資金,卻被不法分子盯上了!他們拿著這筆錢,在外面重利盤剝老百姓!”
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不敢和張俊對視。
張俊把材料一推,說道:“參與此案的單位,實在太多,今天被邀請到場的各個局委辦,都有參與!具體名單,我就不再贅述!”
他語氣一緩,說道:
“在這里,我提個建議,過去的事情,我們不再追究誰的責任,你們必須盡快把放在外面的資金,全部收回來,該發(fā)工資的,馬上發(fā)工資!該給農(nóng)民補貼的,馬上給我發(fā)下去!”
眾人都是一訝,面面相覷。
他們都以為,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場大風暴,在座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沒想到的是,張俊居然既往不咎?
張俊沉聲道:“但是,我希望,這樣的事情,以后千萬不要再發(fā)生!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的公務(wù)單位,不是資本家的打手,更不能為虎作倀!”
他之所以敢這么說,當然事先已經(jīng)和陳國良、傅自強通了氣。
因為這個案子,涉及面實在太廣!
真要每個人都追責的話,易平縣的官吏,少說也要倒一半!
事發(fā)之后,出丑的還是易平縣!
到時候,易平縣的常委們,也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陳國良和傅自強在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既往不咎!
張俊雖然不太贊同這樣的處理方法,但也無可奈何。
他一個副縣長,總不能和書記和縣長對著干吧?
那不利于縣委的團結(jié)。
而且,傅自強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他說,縣里財政吃緊,各方面的窟窿都很多,各單位拿錢賺利息,也是無奈之舉。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張俊身處局中,也只能選擇妥協(xié)。
于是,這樁集體挪用公款賺利息的案子,不了了之。
隨后,張俊為王太利之死定了性。
經(jīng)過調(diào)查取證,王太利并沒有貪沒公款,但在放貸過程中,存在監(jiān)察不明的責任。
這也算是替王太利平了反,不至于死后還背著一個貪官的罪名。
陳國良沉著的說道:“農(nóng)商行一案,到此完結(jié),所有人都不要再討論!大家回去以后,按照張俊同志的吩咐行事!務(wù)必將放在外面的資金悉數(shù)收回,以后不許再犯!好了,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人事議題?!?/p>
張俊率先發(fā)難,緩緩說道:“之前在抗洪搶險時,青山鎮(zhèn)黨委書記陳偉宏同志,存在嚴重瀆職行為!此人不宜再擔任現(xiàn)職,我建議對其進行相應(yīng)的處分,以儆效尤、以正黨紀!請各位常委議一議!”
陳國良愕然看向張俊。
這是常委會!
陳國良是縣委書記,他才是主持人!
張俊只是一個常務(wù)副縣長,卻喧賓奪主,搶先拋出人事任免議題!
陳國良的不悅,全寫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