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三公子這處宅院實在偏僻得厲害,陳硯坐了近半個時辰的馬車才到府城附近。
馬車停在一棵大樟樹后,簾子外的薛正道:“陳大人可出來了?!?/p>
陳硯撩開車簾才發(fā)覺馬車已在半山腰,而不遠處的燈火長龍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
兩條火光組成的長龍沿著入府城的路蜿蜿蜒蜒,一眼望不到頭。
并排兩個火把中間是一輛輛獨輪車,獨輪車被推著往前時,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音。
一輛車的聲音或許不大,數(shù)百輛車子的響聲足以鬧出極大的動靜。
舉著火把之人,腰間掛著刀,大步走進原本夜間該緊閉的松奉城門內(nèi)。
這一刻,陳硯終于能想明白了,為什么賈三少會在今日去南山找事,又為什么賈三少要用美人計對付他。
如果他今晚真留在那惜菡屋子里,也就錯過了這一場大戲。
走私!
能進行如此大規(guī)模走私,身處松奉的官員不可能毫無察覺。
也就是說,整個松奉府上下官員皆知此事,且都參與其中。
難怪松奉的官員死在任上的遠比其他地方的多,怕不是發(fā)現(xiàn)此事后拒絕同流合污,被走私團伙弄死的。
此前的種種疑惑也在此刻盡數(shù)解開。
難怪那徐鴻漸無論如何都不退,原來是要護著此等吸血整個大梁的走私之事。
陳硯以為自已已經(jīng)見識過官場的黑暗,到了此刻他才知曉,自已所知實在淺薄。
貪污者,并非只是貪銀兩、兼并田地,他們更會為了一已私利為害一方。
為了走私,徐鴻漸強烈反對開海。
為了走私,徐門把持朝堂,肆意打壓誣陷異已。
為了走私,松奉被他們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如此毒瘤不除,百姓如何安居,國家如何富強?
陳硯只覺渾身血液都往天靈蓋沖,臉仿佛要被撐爆了。
他呼吸越發(fā)急促,連著深吸好幾次,依舊壓不下要燒光整個松奉官僚的怒火。
陳硯雙眼死死盯著火龍,聲音壓得極低:“薛百戶是何時知道他們走私之事?”
“陳大人去賑災(zāi)當(dāng)月?!?/p>
薛正并不瞞陳硯。
陳硯扭頭看向薛正:“為何不與本官說?”
薛正靜靜看著陳硯:“陳大人,知道此事后是要玩命的?!?/p>
松奉府臨海,走私要從此地過,因此松奉上上下下都要參與其中。
可如此大動靜絕瞞不過臨近的州府。
或許整個寧淮省都參與其中。
為了不走漏風(fēng)聲,只要知情者,要么與他們同流合污,要么只有死路一條。
一個同知想要對抗整個省,無異于找死。
“陛下可知此事?”
“密信已送往京中?!?/p>
薛正繼續(xù)道:“錦衣衛(wèi)的據(jù)點已經(jīng)被端了六個,身死二十七人,陳大人此時回賈三少的宅邸還來得及。”
只要縮回去,當(dāng)做什么都沒有看到,就可以保命。
“可我看到了?!标惓幍馈?/p>
薛正深深看他一眼:“陳大人的處境已十分兇險?!?/p>
此地終究是徐鴻漸的老巢,只要他們豁出去,有的是辦法弄死一名官員。
此前陳硯還未知曉此事,就已多次涉險,一旦知曉此事,往后的危機怕是層出不窮。
如此危機之下,陳硯竟然冷靜下來了。
前世他從史書上看到過沿海有走私者與日本浪人相勾結(jié),牟取暴利。
徐鴻漸被他逼著辭官后,焦志行雖撐著有些艱難,可只要徐鴻漸回不來,徐門遲早被瓦解,清流在陛下的幫助下也可以逐步占據(jù)上風(fēng)。
可徐鴻漸還未離京就有倭寇屠村之事。
以前他以為是湊巧,為此還退讓了,如今看來,這徐鴻漸怕是與倭寇早有勾結(jié)。
為了賺錢,竟當(dāng)賣國賊!還是以整個村子幾百人的性命為代價。
“不就是玩命?弄死一個不虧,弄死兩個賺了!”
他危險不要緊,弄死徐門上下才是最重要的。
薛正愣了下,臉上終于帶了笑意:“三元公此言爽快。”
無非就是玩命,為了大義,身死又何妨?
陳硯道:“知已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站在此處看著可不行。”
薛正道:“我已有準備?!?/p>
很快陳硯就知道錦衣衛(wèi)的滲透能力有多強,這隊伍最后兩排竟全是薛正手下。
陳硯換上衣服,與薛正一同舉著火把走到了隊伍最后,跟隨隊伍到城門口,守城的兵卒筆直站著,根本不檢查隊伍中的人。
從北門進城后,隊伍大搖大擺穿過府城。
府城內(nèi)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整個城除了隊伍手中的火把外一片漆黑,連狗叫聲都聽不到。
穿過整個府城,從南門出來,又走了半個時辰終于到了海邊。
原本片板沒有的海邊,此刻擺滿了百料船。
身穿甲胄的百名將士們整齊地站在沙灘之上,月光之下,手中的大刀反射出森森殺氣。
靠近海岸的船此時已在裝載貨物,而舉著火把的人已登船站在甲板之上,仿若嚴陣以待。
此等氣氛與府城守衛(wèi)的松散完全不同。
“都快點!”
有將士四處走動,呼喊催促。
陳硯覺得很是怪異,他們仿佛在提防什么。
松奉上下一心走私,再加上馮勇領(lǐng)著衛(wèi)所給他們保駕護航,在此地應(yīng)該是橫著走,他們還緊張什么?
很快第一批船裝滿,裝貨的人盡數(shù)下船,那些拿火把之人留在船上,隨著船起錨,調(diào)轉(zhuǎn)船頭要離開。
就在后面的船給第一批船讓道時,湖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些黑點。
陳硯定睛看去,那些黑點越來越近,借助月光他終于看清楚了——劃子。
劃子是小型木船,平底敞篷,長約三四米,寬一米多,依靠單槳或雙槳劃動。
無數(shù)劃子浩浩蕩蕩而來,猶如密密麻麻襲來的蟻蟲。
“??軄硪u!迎敵!速迎敵!”
一聲驚呼后,旋即就是陣陣呼喊:“??軄硪u!”
一時間,整個海灘上的將士們都嚴陣以待,載貨的青壯們紛紛從獨輪車底下抽出刀來,一條條船上射出無數(shù)支箭,盡數(shù)朝著劃子射去。
如此多箭盡數(shù)刺入劃子上豎起的稻草人身上,而那些劃子沒有絲毫停頓就圍到了裝滿貨物的船四周。
劃子上的人仿若螞蟻,沿著大船四周就往上爬。
大船一個擺尾,將左側(cè)的劃子撞出去極遠,不少攀爬的人紛紛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