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沒有任何意外。
十五萬燕軍林立于濟南府城前。
殺機無窮。一千五百門火炮已然列于陣前,對準了濟南府城。
這些火炮的來歷,皆是自南軍繳獲的。
皆是南軍最厲害的,甚至連炮彈都是。
此刻。
在這一千五百門火炮邊上,有著一千五百個高舉著火把的燕兵,還有填充炮彈的炮兵。
陣前。
自有炮兵軍侯。
中軍所在。
朱棣騎著馬,戎裝在身,無比威嚴。
“攻!”
朱棣凝視著濟南府城一刻后,吐出了一個字,帶著毋容置疑的霸氣。
“燕王有令。”
“進攻?!?/p>
丘福拔出劍,大喝一聲。
隨之。
傳令兵向著軍陣四處沖去,傳達王命。
“先鋒軍準備。”
張玉大聲喝道。
自有先鋒軍指揮僉事統(tǒng)御大軍,已然就緒。
如同以往。
先鋒軍五萬,五個先后迅速。
炮兵壓陣,先鋒奪城。
除了最前沿的炮兵外,便是先鋒軍的各種攻城器械。
“開炮?!?/p>
王命下達。
一千五百門火炮幾乎在同時間震天而響。
整個虛空都在顫動。
一千五百發(fā)炮彈向著濟南府城傾泄而出。
轟,轟,轟!
炮彈落地。
直接爆開。
整個虛空都是一顫。
在炮彈落于城關(guān),落于城內(nèi)后,無數(shù)鐵刺碎屑向著四周宣泄開來。
“啊……啊……”
“快豎盾。”
“快躲開……”
“燕軍開炮了?!?/p>
“快啊。”
……
一時間。
整個濟南府城內(nèi)一片哀嚎遍布。
南軍的火炮,南軍的炮彈,如今成為了對付他們的殺器。
城中內(nèi)城所在。
盛庸在此親自領(lǐng)兵。
“將軍?!?/p>
“燕軍已經(jīng)開炮了,要開始進攻了?!?/p>
一個將領(lǐng)快步來到了盛庸的面前稟告。
“按原定計劃防守,死戰(zhàn)不退?!笔⒂钩谅暤?。
守城之戰(zhàn)。
無他。
悍勇鎮(zhèn)守,死守死扛。
這就是拼哪一方能夠堅持更久。
“是。”
南軍將領(lǐng)迅速退下。
“盛將軍?!?/p>
“有什么需要我做的,盡管開口。”鐵鉉在一眾護衛(wèi)保護下,來到了盛庸的面前。
“鐵知府。”
“燕軍已經(jīng)開始進攻,府城已經(jīng)陷入戰(zhàn)火,你來做什么?”
看著鐵鉉來到,盛庸眉頭一皺,帶著幾分關(guān)切。
“身為大明的臣子,”
“自當與大明共存?!?/p>
“此番燕逆來犯,我鐵鉉怎能躲在府邸不出?”鐵鉉則是正色的回道。
“鐵知府?!?/p>
“如若你真的要幫忙,那就竭力調(diào)動城中的醫(yī)師,還要調(diào)撥全城的藥材吧?!?/p>
“燕軍一旦開戰(zhàn),必會強攻?!?/p>
“而且還有火炮壓制,我軍傷卒不會少?!?/p>
“接下來,便是惡戰(zhàn)了。”
“就看能夠守得住多久,朝廷援軍還有多久來了?!笔⒂箛@了一口氣,也是充滿了悲觀。
于他看來。
濟南府城被攻破也只是時間問題,畢竟燕軍的戰(zhàn)力已經(jīng)擺在了那里。
“盛將軍這是太過高看燕軍了?!?/p>
“他們兵鋒或強,但以我軍如今現(xiàn)在就有十萬兵力駐守府城,朝廷更會繼續(xù)調(diào)兵而來,必將燕軍阻在這府城前不得寸進?!辫F鉉則是十分自信。
如此兵力下,以防守之勢,他自然自信不會敗。
看著鐵鉉的自信,盛庸也沒有多說什么。
畢竟鐵鉉只是一個文官。
并沒有真正見過燕軍的厲害。
“鐵知府?!?/p>
“如今我們也應(yīng)該要慶幸一番,幸虧此番朱棣麾下的戰(zhàn)將朱正未曾來到?!?/p>
“如若他來了。”
“或許我們這府城縱然墻高城厚,也堅持不了幾日?!笔⒂咕従忛_口道,語氣里也是帶著慶幸之意。
畢竟。
盛庸當初也是在李景隆麾下為副,與朱正有過交鋒的。
而且朱正攻城,防守。
完全是一個全能型的戰(zhàn)將。
在朱棣麾下的眾將之中,最讓盛庸忌憚的便是朱正。
“朱正?!?/p>
“一個逆賊罷了。”
“遲早一日,朝廷會將這些逆賊斬盡殺絕。”鐵鉉則是冷笑一聲,不以為意。
正在這時!
“報?!?/p>
一聲高喊自內(nèi)城方向傳來。
只見一個急報兵快速策馬而來。
顯然是有緊急的軍情傳達。
“何事?”
看著快速來到的急報兵,盛庸立刻開口問道。
急報兵迅速翻身下馬,跪地稟告:“自北邊來的密報,緊急軍情?!?/p>
“請大將軍一閱?!?/p>
急報兵捧著密報,大聲道。
聽到自北邊來的,盛庸臉色一變,迅速就將這急報兵手中的密報接了過來。
“但愿不要出什么大事啊?!?/p>
盛庸心底暗暗想著,心中也是實則忐忑。
對于如今的南軍而言,無論北邊出了什么事都不是好事。
如果朱正沒有擋住元軍,北邊必將生靈涂炭,血流成河。
為何北疆百姓也將會無比仇恨朝廷,乃至于鎮(zhèn)壓了朱棣后,朝廷也還要繼續(xù)耗費重兵去北伐,而且想來不會那么簡單的就退出去,必然是長時間的戰(zhàn)爭。
可如若不是元軍破邊,那就是朱正贏了,這同樣也不是好事,如果沒有了北邊元人的威脅,那朱棣又將增添更大的一個助力。
對于他南軍而言,則更不是好事了。
不過在盛庸的心底深處,作為一個大明的戰(zhàn)將,作為一個漢人。
他心中自然是不想元人真正破邊,讓北疆血流成河的。
一旦讓元軍南下,哪怕他真的領(lǐng)兵戰(zhàn)勝了朱棣,那也會是遺臭萬年。
史冊之上也必會有濃墨的一筆。
可以說。
此刻的盛庸心底也是無比復雜的。
盛庸帶著這種心情,打開了手中的急報。
當看到了急報上的內(nèi)容。
盛庸的臉色隨之一變,大驚失色,更有著一種無言的敬佩。
“北邊的元軍,退了。”
“朱棣北邊的禍患,解了?!笔⒂咕従忛_口對著鐵鉉道。
聞言!
鐵鉉則是點了點頭,繼而道:“于大明而言,于百姓而言,這是好事?!?/p>
“如若真的讓元軍破邊,那北疆必將血流成河?!?/p>
“朝廷之上也不知究竟是何人出此昏招,竟然勾結(jié)元人來。”
“當真可恨?!?/p>
“如若用此法勝過了燕逆,讓北疆血流成河,那這種勝還是勝嗎?”鐵鉉也是帶著幾分怒意的說道。
在知道朝廷派人出使元庭,甚至是引元軍南下時,鐵鉉就上奏彈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