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渴望在軍中建功立業(yè),而非困在案牘之間,這機會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許靖央早料到他會有此反應(yīng),回頭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寒露。
寒露會意,立刻從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備好的信函,遞到許鳴玉面前。
許鳴玉接過,迅速展開。
這是一份吏部的調(diào)任文書草案。
上面清晰地寫著調(diào)任許鳴玉至孟州,任孟州兵馬都監(jiān)。
掌一州之屯駐、兵甲、訓(xùn)練、差役等事務(wù),乃是實打?qū)嵉奈渎毥y(tǒng)領(lǐng)!
位次在知州、通判之下,卻手握實權(quán),正適合他這般年紀(jì)和出身的人去歷練。
只待吏部用印,便可生效。
“兵馬都監(jiān)……”許鳴玉喃喃念出這個職位,心臟激動得怦怦直跳。
這絕非閑職,而是真正的責(zé)任與機會!
他幾乎立刻就想點頭答應(yīng),然而一個念頭閃過,讓他激動的心情稍稍平復(fù),臉上浮現(xiàn)一絲猶豫。
“阿姐,若我走了,我爹娘他們……”
他父母只有他這一個兒子,他遠(yuǎn)行,父母定然牽掛。
“京城有我照應(yīng),大伯和大伯母你無需擔(dān)心?!痹S靖央語氣肯定,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孟州雖非王爺直接管轄的核心封地,但也屬于王爺勢力影響范圍內(nèi),你此番前去,是為自己掙前程,切不可驕躁,更不可仗著家中或王府的勢胡作非為?!?/p>
“你要勤勉任事,約束下屬,做出成績來,明白嗎?”
“我明白!阿姐放心!”許鳴玉重重地點頭。
他不怕吃苦,只怕沒有機會出人頭地,只怕不能施展抱負(fù)。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豈會退縮!
何況,這個位置十分稀缺,阿姐能為他爭取來,定不容易。
看見許鳴玉眼中的光亮,許靖央語氣放緩:“玉哥兒,你要記住,有時候人生遇到的看似是難關(guān)或坎坷,未必就是真正的失勢,也不必為此長久煩躁?!?/p>
“或許是命運在指引你轉(zhuǎn)向,去往另一個更適合你、更能讓你發(fā)光發(fā)熱的地方,塞翁失馬,焉知非福?!?/p>
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替他理了理并未凌亂的衣領(lǐng),并加以叮囑。
“從今日起,你好好準(zhǔn)備,待開春冰雪消融,便動身赴任?!?/p>
“是!阿姐!”許鳴玉朗聲應(yīng)下。
然而,他忽然想到什么,眉頭微蹙,看向許靖央的目光帶上了些許擔(dān)憂。
“對了……阿姐,你如此急切地安排我離京,是不是京城要出什么事了?”
許靖央心中微動,暗贊弟弟在宮中這些時日,敏銳性的確提升了不少。
她沉吟片刻,并未完全說透,只道:“陛下龍體欠安,平王與寧王,乃至其他勢力,暗流洶涌,爭奪是遲早的事。”
“如今送你遠(yuǎn)離這是非中心,是讓你避開鋒芒,積蓄力量,你在外站穩(wěn)腳跟,擁有自己的根基以后,便是我在京中最大的底氣之一?!?/p>
她將他的離開,賦予了更深的意義。
并非單純的逃避或歷練,而是為家族深遠(yuǎn)考慮的布局。
如此,許鳴玉心中更無顧慮,神情瞬間變得無比鄭重。
他挺直了脊梁,看著許靖央,眼神堅定道:“阿姐,你放心!我絕不會讓你失望!我一定會在孟州干出一番成績,成為你的驕傲,成為我們許家的倚仗!”
從威國公府離開時,許靖央坐在馬車?yán)铮戳税疵夹摹?/p>
至此,她的布局差不多完成了。
幫助崔尚書,一是為了向皇上爭權(quán),二是為了幫助蕭賀夜,三是為了給崔尚書這一個人情。
崔尚書如今協(xié)理吏部,許鳴玉的這個職位辦的十分順利。
更要感謝皇帝將許鳴玉貶做文書,所以是同品級之間的挪動,故而無需上報御書房。
等許鳴玉赴任以后,皇帝才知道,那時許鳴玉人已經(jīng)在孟州了。
許靖央睜開眼,吩咐寒露:“樂平川說的那兩個人,查清楚底細(xì)告訴我。”
“是?!?/p>
與此同時。
平王府內(nèi),肅國公來看望陳明月。
不久前,陳明月感染了一場風(fēng)寒,三四日不見好。
故而平王傳話給肅國公,讓他來探望陳明月。
看見肅國公,陳明月自然高興不已,連帶著蒼白的面色也有了幾分紅潤。
父女二人說了很久的話,最后肅國公才低聲問:“王爺待你好不好?”
陳明月臉色微紅,低下頭:“王爺待女兒極其體貼,不然,也不會只是因為我病了,就讓父親來探望。”
肅國公放下心來。
之前他聽說,平王跟陳明月分房睡,故而很擔(dān)心女兒被冷落。
肅國公勸道:“你好好籠絡(luò)王爺?shù)男?,早日懷有子嗣,就是對王爺最大的助力,寧王的皇長孫,近日很得皇上看重,平王在子嗣這兒,就先輸了一步?!?/p>
陳明月眼底閃過一抹黯然,沒叫肅國公看見。
“我知道了,父親。”
“你躺著吧,我去外書房見王爺,商議政事?!?/p>
肅國公走后,丫鬟上前伺候陳明月喝藥。
“王妃,您為什么不告訴國公爺,王爺根本不與您圓房呢?”
“說這個干什么,平白叫父親為我擔(dān)心嗎?”陳明月看向丫鬟,“不光我不會說,你們也不許跟我娘家那邊多嘴,若被我發(fā)現(xiàn),輕則訓(xùn)斥,重則發(fā)賣,知道嗎?”
丫鬟是她的陪嫁,自然聽她的,連忙點了點頭。
肅國公踏入平王府外書房時,平王正伏在寬大的紫檀木書案后,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公文。
一雙狹長的眼眸專注于手中的奏報,偶爾提筆批注,動作利落,渾身氣勢從容不迫。
他并未穿著親王常服,只一身玄色暗紋錦袍,更襯得身形挺拔,恣意沉冷。
聽到腳步聲,平王并未立刻抬頭,直到肅國公行禮問安后,他才掀了掀眼皮,算是打過招呼,目光便又落回公文上,聲音平淡無波。
“國公來了,王妃可好些了?”
“勞王爺掛心,明月已好些了,只是還需靜養(yǎng)?!?/p>
肅國公在一旁的梨花木椅上坐下,看著眼前這位權(quán)勢煊赫的女婿,心中既感欣慰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謹(jǐn)慎。
他略作寒暄,便切入正題,語氣帶上了幾分凝重:“王爺,臣今日前來,另有一事需提醒王爺?!?/p>
“這兩日,皇上頻頻召見寧王府的皇長孫蕭安棠入宮陪伴,聽聞在御前頗為得寵,此子聰慧伶俐,甚得圣心,長此以往,恐對王爺大為不利啊?!?/p>
平王筆下未停,聞言只嗤笑一聲,語氣帶著幾分不以為然:“本王那個小侄兒,年紀(jì)不大,倒是慣會賣乖討巧,哄得父皇開心,一個稚子罷了,能有什么不利?”
“王爺不可不防!”肅國公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分析道,“寧王有長子,且此子已得皇上青眼,這便是嫡長孫的名分優(yōu)勢?!?/p>
“而王爺您至今尚無子嗣,在立儲之事上,子嗣亦是重要的考量,若讓寧王世子長久地在皇上面前固寵,難免會讓皇上覺得寧王后繼有人,江山可托啊!”
平王握著朱筆的手微微一頓,終于抬起頭,那雙狹眸中銳光一閃,直直看向肅國公。
他語氣陡然變得有些森冷:“王妃如今病體未愈,需要靜養(yǎng),此時談何子嗣?”
平王直接將話題堵了回去,顯然不愿多談。
肅國公被他目光中的冷意刺得一凜,心知此事觸及了平王的忌諱,連忙順勢轉(zhuǎn)圜:“……王爺體恤王妃,是明月之福。”
“不過,王爺,我們或可從另一方面著手,既然寧王以此子為傲,我們或許可以對此子下手?!?/p>
平王眉峰驟然蹙緊,放下朱筆,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審視著肅國公,帶著一絲危險的意味。
“國公此言何意?傷害一個稚子,還是本王的侄兒,多沒良心?!?/p>
肅國公見他并未直接斥責(zé),心中一定,知道有戲,便湊近些許。
“王爺明鑒,并非要傷其性命,而是從其身世入手,”他眼中閃過一絲老謀深算的精光,“不瞞王爺,當(dāng)初東宮傾覆之前,曾有一位在太子身邊伺候多年的老宦官,為了尋條活路,托人向老夫投誠,用一個秘密換取庇護(hù)。”
平王眼中興味漸濃,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
肅國公繼續(xù)道:“那老宦官言道,廢太子在世時,因忌憚寧王,曾暗中派人詳查過蕭安棠的身世背景,竟發(fā)現(xiàn)了一處極其可疑的地方?!?/p>
“哦?何處可疑?”
“蕭安棠出生的時間,與當(dāng)年周太傅全家被抄斬處死的時間,相距極近,幾乎是前后腳!”
肅國公觀察著平王的反應(yīng):“更蹊蹺的是,寧王世子那位所謂的生母,背景干凈的過分,仿佛憑空冒出,查無可查。”
“一個人在這世上活過,怎么可能不留下絲毫痕跡,沒有任何親戚故舊?這根本不合常理!”
肅國公說出了自己的猜想:“臣大膽推測,那蕭安棠,極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寧王的親生骨肉,他或許是周家僥幸逃脫的余孽血脈!被寧王暗中收養(yǎng),充作親子,以此來混淆皇室血脈,欺君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