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樣,朱元璋依舊還不放心,對于唯一允許學習星象的欽天監(jiān),也作出了嚴明規(guī)定,命其“永遠不許遷動,子孫只習天文歷算,不許學習他業(yè)”。
之所以有如此嚴格的禁令,就是為了防止他人管窺天意,傳布天文,借機亂國。
原本朱天子已是這般篤信天象玄學,而陸羽的出現,更叫他對此深信不疑。
夢到后世,后世之人還能穿越時空來到大明,如此玄乎其玄的事,居然讓他碰到了,不正說明他朱元璋氣運加身嗎?不然為啥以往的帝王都沒遇到過這種事,不正是玄學之說的最好證明嗎?
此刻,貝琳的話,正說到朱元璋心坎上,叫朱元璋沉默不已。
他這般表現,落在朝臣眼里,讓他們頓時喜出望外,連聲說道:“陛下,遷都有礙國運,于我大明萬般不利?。 ?/p>
“望陛下三思!”
朝臣們打蛇隨棍上,拿著氣運之說,猛攻朱元璋的軟肋,對此朱元璋被擾得不厭其煩,卻又無可反駁,最后只能擺手,喝斷道:“遷都之事暫且擱置,下次再議,退朝!”
連結果都沒議出,他直接宣布退朝,而后氣咻咻負手而去。
眼看朱元璋落敗而逃,眾朝臣彼此對視,各自臉上都露出得意笑容。
……
“你說……遷都當真會影響我大明國運嗎?”
武英殿中,朱元璋一臉迷惑,向身前的朱標尋求答案。
面對詢問,朱標蹙眉沉吟許久,卻終是拿不定主意,最終只能試探性的說道:“父皇,氣運之說玄之又玄,兒臣知之甚少,要不……父皇去問一問陸先生?他來自后世,定懂得比咱們多!”
朱元璋邊想邊點頭,隨即高呼一聲:“云奇!”
……
“云公公,陛下傳我進宮有何要事?”
陸羽收到傳喚時,滿心迷惑,趁著路上功夫,他當即向云奇打聽起來。
云奇雖也不甚清楚,卻也給出提示道:“今日朝會上,陛下與朝臣商議遷都之事,最終不了了之,此次征召,估摸著也是為了此事?!?/p>
聽了這話,陸羽更迷糊了。
遷都?
之前,他不都和朱元璋說明白了嗎?現在還有啥好問的?
武英殿內,陸羽當即向朱元璋行了個禮道:“微臣見過陛下!”
“起來吧!”朱元璋揮了揮手,還沒等陸羽細問,他當即便道出朝會上發(fā)生的事,最后詢問道:“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說遷都有礙國運龍脈,陸小子,你覺得呢?”
眼看朱元璋那滿臉擔憂、虔誠祈問的模樣,陸羽當真哭笑不得,他強忍著翻白眼的欲望,好言安慰道:“陛下,國運龍脈之說虛無縹緲,豈可妄信?再說,這世間若當真有神靈俯瞰天下,又怎會有這么多災荒饑餓?”
聽了這話,朱元璋登時沉默了。
對啊,都說神靈庇佑世人,怎會眼見世人受苦?
自家爹娘素愛求神拜佛,為何最終會活活餓死,若真有這等神佛,那不拜也罷!
見此情景,陸羽繼續(xù)說道:“陛下可還記得我后世光景?”
“自是記得,怎么了?”朱元璋眉頭一皺。
陸羽笑著說道:“后世華夏,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寬闊馬路,就連深山老林里,都興建起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和鐵軌,甚至連山間和海底都建有隧道……”
“我華夏被世人稱呼作基建狂魔,正是因為我們到處開山挖洞,大興土建。”
“試問若真有所謂龍脈,不早被挖斷了嗎?那我華夏焉能那般繁華昌盛?”
被陸羽的話引領,朱元璋的思緒回到數年前,初遇陸羽之時,在那時的夢境里,他曾親眼目睹后世的盛世光景。
那恢弘街市,那高大樓宇,那寬闊馬路,那人人臉上發(fā)自內心的笑容……
朱元璋猛然驚醒。
對啊,倘若龍脈之說真的靠譜,后世豈有這般繁盛?
“陛下,那些朝臣強調龍脈國運,不過是為了打消陛下遷都之念,他們分明是為一己私利,試圖阻止陛下遷都罷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頭又涌起怒火來。
這些高官貴戚,明明占了朝廷的光,享了天大富貴,卻還不知足,竟以國家命運為要挾,妨害朝政國計。
強壓住心中恨意,朱元璋咬牙切齒道:“可咱總得拿出說法,堵住他們的嘴!”
國運之說雖不可信,可世人信之,他總不能拿陸羽的后世話語,去說服滿朝文武吧!必須得有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去駁倒朝臣,方能打消滿朝阻逆。
“這個嘛……”
陸羽撓了撓頭,低眉想了想:“如若陛下決議要遷都,我倒可以幫忙解決那些朝臣非議?!?/p>
朱元璋一喜,連忙問道:“當真?怎么解決?”
“這個嘛……陛下只需要讓你手下的錦衣衛(wèi)暫時聽我安排,助我一臂之力即可!”陸羽笑著說道。
“你……莫非想用謠言破這玄學之說?”朱元璋也是聰明人,經陸羽這話,他當即就想起了當初蘇州城之事。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陸羽卻賣起了關子。
聞言,朱元璋眉頭頓時一皺,剛想要繼續(xù)追問,陸羽卻再次出言,轉移話題道:“陛下,修建新都事關重大,您可不能疏忽大意?。№毜锰魝€合適人選負責此事,萬不能再重蹈鳳陽中都的覆轍!”
鳳陽中都,李善長玩忽職守,致使百姓怨聲載道,朝廷徒費錢財。
“你這話說得不錯,必須挑選一個合適的人負責督造此事?!惫黄淙唬煸氨晦D移了話題,說話間,他似有深意的望了陸羽一眼。
可陸羽好像并沒有感受到什么,反而說道:“此人必定要身正嚴辭,要知道,負責遷都定會經手大量錢糧,一個不好,就可能量出貪腐大案,我看青田公就不錯,其跟隨陛下多年,而且從不貪腐,很適合負責此事。”
“劉伯溫的確不錯,可惜他太老了,根本無法負擔起如此重擔?!敝煸皡s搖了搖頭,拒絕道。
陸羽想了想,也是,劉伯溫這么大的年紀,要是去監(jiān)造新都,很可能直接死在任上,這的確不行,但誰又能負擔起如此重責呢?
“其實咱倒是有個好人選,若讓此人監(jiān)造新都,定能將新都修好,且絕不會再出現敗財傷民的亂局?!边@時,朱元璋卻開口說道。
陸羽不由好奇起來:“誰有這般能耐?”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朱元璋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了出來。
陸羽登時一愣,當即指著自己,一臉尷尬道:“陛下所說的合適人選,該不會是我吧?”
“沒錯!這世上還有誰比你更合適?”
朱元璋淡笑道,陸羽才識過人,又素有一顆體察世情、愛民如子的仁心,由他主管修建新都一事,最是合適。
“不……這怕是不妥?。 ?/p>
陸羽卻連連搖頭,一臉苦相道:“我又從沒干過督造工事的活兒,哪能擔此重任?”
自從倭國回來,他已打定主意,要在家好生休養(yǎng),陪陪妻兒,哪還愿意再出遠門?再出去待幾年,只怕回來一對兒女都不認識自己了。
朱元璋顯然早料到陸羽的態(tài)度,神色淡定道:“你莫急著推辭,且聽咱說完!”
招手喚陸羽到近前,朱元璋撫案探身,湊更近些道:“你不是一直想讓大明按照你的想法,更進一步發(fā)展嗎?但如今的朝堂上,多方掣肘,你的很多想法壓根無法推動,這次修建新都,正是個機會?!?/p>
“新都如同一張白紙,任由你揮墨書寫,管你鬧個天翻地覆,都沒有人能阻撓,如此大展身手的機會,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p>
照朱元璋的說法,顯然此次修都城不只是個建筑工事,而是一次全方位改革,這倒叫陸羽有些心動了。
畢竟在應天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jié),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得顧慮各種影響,而新都意義重大,它的好壞,將為大明開啟一頁新篇章,得天下效仿。
若是能將這新都修好,于改造大明的計劃,定是事半功倍!
思來想去,陸羽終究還是受不了這誘惑,說道:“陛下,這活兒……我接了!”
“那可說定了,督造新都之事就全權交由你負責!”朱元璋當即咧嘴說道,他希望這新都如同自己在夢里所見的后世城市一般,但他也知道這不可能,此事交由陸羽,想來即使達不到后世的城市,也有幾分新面貌。
“陛下,你想讓我全權處理督造新都之事,那必須答應我?guī)讉€條件。”陸羽趕忙說道。
“你倒是說說,要什么條件?”朱元璋饒有興趣的問道。
“新都督造府的所有官員,一應政務,須得聽我指揮!”修都這種大事,就怕外行人指導內行人,瞎逼逼,所以,陸羽首先要保證的是徹底包攬所有權力。
聞言,朱元璋思慮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道:“此事咱準了,修建新都時,有任何事你都單獨向咱奏報,不必經過工部!”
“多謝陛下!”陸羽點了點頭,顯然他也知道這是朱元璋給自己的最大權力了,隨即他繼續(xù)說道:“還有,這次科考中第的國子學弟子,我也要一并帶去?!?/p>
既要辦事,手頭當然得有人,這些弟子都是自己人,總比外人靠譜得多,再說修建新都,免不了要一番整頓,說不得還會罷免一批官員……
這空出的位置,正好留給自己人了。
“也準了!”朱元璋想了想,雖有些肉疼,但終是咬牙同意。
見到朱元璋應下,陸羽頓時喜笑顏開,當即謝恩準備離開,這時,朱標卻站了出來,詢問道:“陸先生,你現在擔當國子學祭酒一職,如若離開……這國子學該怎么辦?還有雄英……他年紀尚小,總不能也跟著你一起去洛陽吧?”
先前那國子學之事倒是幌子,朱標更關心的,當然是自己皇兒的教育問題。
“這倒是個問題?!敝煸罢f著看向陸羽。
這次科舉,國子學大獲成功,不少舉子轉頭新學,都希望來國子學深造,若陸羽這么一撩挑子,確實耽擱新學發(fā)展。
陸羽顯然早已想好了對策道:“殿下不必擔心,我心中已經有了接替我的人選?!?/p>
“誰?”朱元璋頓時好奇。
陸羽趕忙道:“此人名為道衍,是位有德高僧,一直跟隨我學習新學,先前印制寶鈔時,他也曾出力……”
道衍自一頭扎進科學大道后,對科學狂熱非常,他從陸羽身上學習了不少后世知識,并自己鉆研思索,悟出不少門路。
若非陸羽領先他數百年的知識,只怕都要被他給趕上超越了。
有道衍在國子學,倒是能叫人放心。
“這個道衍是劉基的好友,又得你陸羽看中,想來也是有真才實學的,在你回來之前,咱會讓他暫代你的祭酒之職!”朱元璋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了此事。
陸羽是朱元璋看重的人,而這段日子,道衍一直跟在陸羽身邊,朱元璋不可能不調查,不過除了查出他和劉伯溫是好友之外,就沒查出什么,如今得陸羽舉薦,他也不會反對。
交托完國子學的事,陸羽再轉身去,朝一臉擔憂的朱標道:“至于皇孫的學業(yè)……臨走前,臣會布置一些作業(yè),留帶太孫繼續(xù)學習,如若他有什么困惑,也可去國子學尋道衍大師解惑?!?/p>
“這道衍大師當真能教好雄英?”朱標還有些擔心,他顯然更愿意相信陸羽。
對此,陸羽心里默默腹誹,他連朱棣都能教出來造反,還教不好一個朱雄英嗎?
而一旁的朱元璋則嗤笑起來,擺手說道:“洛陽離應天府又不遠,真有什么問題,來回一趟算不得大事,你何苦這般操心?”
聽朱元璋這么一說,朱標頓時反應過來,當即點了點頭。
……
自上回朝會上,貝琳以國運天象之說,勸阻了朱元璋的遷都之念后,已過了半個月。
半月間,朱元璋再沒提過遷都之事,而貝琳也因此在朝臣中威望大漲,不少朝臣都舉著雙手贊揚他,而朝中對于此事,漸漸沒了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