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大是振奮,忙繼續(xù)往下看去。
“廢除匠籍后,陛下可以錢財賞賜鼓勵匠人創(chuàng)新,有了平等自由地位,再有金銀賞賜誘使,匠人定會大舉革新,助我大明技術精益、國力昌隆。”
看到這里,朱標心下一笑,他終于知道,為何自家父皇一直垮著臉了,非但要解除匠籍,還要他朱天子從口袋里掏錢買技術,這不是要了他老命嗎?
“父皇,兒臣以為陸先生此計甚妙,只要技術不斷革新,便不存在失傳的可能,而且匠人地位提升,也不會再出現(xiàn)無人可用的情況,如此豈不正對了父皇的問題!”
對陸羽的想法,朱標很是贊同,朱元璋先前提出的難題,一者技術失傳,二者無工匠可用,都被一招花錢促進創(chuàng)新的計策破解了。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依舊是拉著張臉,不情不愿,他幽幽嘆了口氣,沉聲道:“獎勵創(chuàng)新,這可要花不少的錢,而且放歸匠籍后,若是朝廷工事再想請人,就得花真金白銀雇傭了,這又是一大筆開銷。
當下國庫雖還有些銀錢,可要應對國事,而且咱還預備著北伐,這些哪樣不花錢,陸羽那小子,當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慳吝之人,最聽不得“花錢”二字。
朱標忙道:“可這技術革新,也會為我大明掙來更多銀錢??!父皇可曾想過,倘若我大明火器革新、兵力增強,日后從世界各地探取的銀錢,怕是萬倍于這些花銷??!再者說,廢除匠籍乃是民心所向,花費一點小錢便能換得民心,豈不穩(wěn)賺不賠嗎?”
在吝嗇這方面,朱標倒并未繼承太多基因。
“哼!你這是崽賣爺田心不疼!”朱元璋冷哼一聲,以示抗議。
可語氣雖然不忿,他卻終沒有出言反對。
顯然,他也懂得孰輕孰重,知曉這錢有該花之理。
朱標心下大喜,生怕自家父皇再改主意,連忙拱手:“那便依陸先生的提議了?”
朱元璋沒好氣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便叫那臭小子占一回便宜!”
聽朱元璋答應下來,朱標樂得連連拱手,三呼“父皇英明”。
待朱標離去,朱元璋仍在齜牙咧嘴。
無端損失這么大筆銀錢,可叫他肉疼得緊。
雖說這買賣穩(wěn)賺不賠,可無論是收獲民心,抑或是技術革新,都并非一時一刻便能見到成效的。
這雪花花的白銀,又該從何處找補?
正自齜牙咧嘴,朱元璋忽地靈機一動,腦海中生出個想法來,他眸光一閃,嘴角揚起笑意來。
……
次日一早,朱天子便在朝會上宣布了廢除匠籍之事自此之后,朝廷下屬的工匠盡可放歸還鄉(xiāng),任由他們自尋出路。
這可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朝會上立時炸開了鍋。
最先跳出來的,是工部的官員,沒有這些工匠,工部官員還找誰剝削,他們自要站出來抗議申辯。
工部之后,便是朝堂的諸多勛貴。
這些人平日建造庭院、修建房舍,全是白嫖工部的工匠,如今沒了這福利,以后修房子這些可全都要花錢了,他們自然也不樂意。
其余官員或多或少也同樣都不贊成,可以說,朝堂上下,從淮西到浙東,不分派系立場,所有官員都反對此事。
這些人的反對理由俱是冠冕堂皇,為朝廷大計考量,匠籍絕不可廢除。
如此大義凜然之下,卻是一個個自私齷齪的心思。
朱元璋早將這些人看個通透,聞言自是大怒。
“砰!”
朱天子大拍龍椅,振聲罵了起來:“你們以為咱不知道你們存的什么心思?還不是圖匠籍工匠便利省錢?”
“你們平日里驅來遣往,可曾給這些工匠們支付過一文酬勞?那些匠人領著微薄薪俸,卻還要被你等支使差遣,過得有多凄慘?爾等可知道。”
“你等平日里個個都讀圣賢書,聽圣人訓,可這些大道理,都聽到腳肚子里去了?”
“口口聲聲說著為民請命,如何那些工匠們就不算是我大明子民了?為何他們受苦受難,你等視而不見?”
“非但如此,咱有心開赦,你等還要反對?”
一通大道理罵出來,這些朝臣竟無一人再敢反駁。
他們原本理虧,自知心思被朱天子看穿,哪還有臉反駁?
眾人紅著張臉,一個個跪了下來,拱手告罪道:“陛下圣明,是臣等思慮欠妥!”
這場面,倒給朱元璋看樂了。
平日里老被這些官員拿圣人教誨說事,今日他也現(xiàn)學現(xiàn)賣,一番大義凜然,罵得這些人不敢還口。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罵人的滋味,別提有多爽了。
大手一揮,朱元璋語聲高亢:“放籍之事就這么定了,無需再議!”
眾朝臣小雞啄米般點頭道:“臣等謹遵陛下御令!”
“至于朝廷工事……”朱元璋顧作思索后才說道:“朝廷往后自會撥掉銀款,雇請匠人,諸位不必擔心?!?/p>
朝臣們再沒有理由反駁,只能齊齊拱手,再三山呼:“陛下英明!”
……
“小老二趙三,多謝陸大人救命之恩,陸大人高義厚恩,小老兒全家上下定會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大人長命百歲!”
祭酒廨舍里,工匠趙三笑得老臉漲紅,滿面幸福。
陸羽自然知曉他的來意,忙上前將之扶起道:“你這說的哪里話,我不過替你轉達意愿,頂多算幫你解了匠籍,何來救命之恩?”
趙三一面起身一面搖頭:“大人替咱還了籍,讓咱趙家不必絕后,這可比救了咱命還要大的恩情??!這一切都多虧了大人啊!”
他顯然激動之極,越說越熱淚盈眶,就差老淚縱橫。
陸羽笑著擺手,道:“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你若是要謝我,日后多替我做幾件趁手的玩意兒便是,上回你那鏡片打磨得很好,改日可得再給我多打制幾副!”
趙三邊抹淚邊點頭:“大人吩咐一聲,咱和其他匠人們都肯替大人賣命!”
“您是不知道,自打那匠籍廢除的消息一出來,咱身邊那些工匠們,可都樂壞了?!?/p>
“他們求人托關系找到咱,非說要咱帶路,來親自拜謝大人,他們還說,往后大人家蓋房置屋、修渠搭橋,但凡大人有需要,吱個聲便是!”
匠籍雖然廢除,但朝廷諸多工事都還需要工匠,再加上近來準備西南戰(zhàn)事,需得大量制作望遠鏡,對工匠的需求極大,因此,趙三等工匠壓根沒有返鄉(xiāng),依舊是給朝廷賣命。
但相較于從前免費干活,現(xiàn)在他們可都能領到不低的薪俸。
尤其趙三幾人,先前給陸羽打下手時,也學了不少技藝,如今也算是高精尖人才,還享受高額津貼,由此可見,朱元璋這回可是下了血本。
對此,陸羽很是滿意。
原本想哪天進宮,得當面拍幾句馬屁,好生夸贊幾句,卻沒想,還沒等自己進宮,人家竟找上門了。
陸羽自是連聲夸贊,馬屁拍上了天,可朱元璋似乎興致不高,只淡笑兩聲,全然不領情。
陸羽正自迷惑,卻見朱元璋左右看了兩眼后,低聲開口:“陸羽,咱有事與你商議!”
原來是心里藏著事,陸羽放下心來,抬手便引:“如此,便請陛下書房一敘!”
他頭前領路,帶著朱元璋趕往書房,一路上卻在思慮,這回朱天子又是遇上什么麻煩,抑或是生出什么念頭來。
近來朝中唯一大事便是西南戰(zhàn)事,可這事先期準備早已做好,后續(xù)也無需他朱天子再多費心,至于其他,陸羽便猜不出因由了。
他只好乖乖領人進書房,奉上了茶,安分等候。
朱天子進了書房后,還沒開口,先抱著茶盞好生喝了幾大口,他喝得極慢,顯然是趁喝茶工夫組織言語。
陸羽更好奇了,什么事值得你老人家這般忸怩?
等了許久,終等到朱元璋抬起那張擰巴的臉來,他目光深邃,語聲低沉:“陸羽,你覺得……此時重發(fā)大明寶鈔,是否合適?”
陸羽原還在琢磨來由,一聽這話登時嚇了個趔趄,站穩(wěn)身子,他不可思議地望向朱元璋道:“陛下,是我聽錯了嗎,您要重啟大明寶鈔?”
他的聲音高了八度,甚至連基本的恭敬都全盤拋開,對朱天子大呼小叫起來。
這消息來得太過突然,也不怪陸羽如此震驚。
大明寶鈔,這是陸羽第二次與之打交道。
早在朱天子并未暴露身份前,他曾與陸羽合伙做起買賣,當初他支付分成所用錢財,便是大明寶鈔。
那會兒,大明寶鈔剛剛問世,朱元璋信誓旦旦要將之推行全國,取代金銀,他并無半點金融知識,莫名推出這種信用紙幣,簡直是自尋死路。
好在陸羽嚴辭批判,叫朱元璋懸崖勒馬,才令這敗壞經濟的惡政及時猝亡。
陸羽原本以為再聽不到這個詞兒了,卻沒想朱天子又打起這壞念頭來。
驚詫之下,他激動駁斥:“陛下,當初臣已不是說過嘛,這大明寶鈔初一發(fā)行便迅速貶值,后期更是賤如草紙,拿它擦屁股都嫌生硬,您這時候重啟寶鈔,難不成又想收割百姓財產?”
國庫開銷太大,這陣子又廢除匠籍,他朱天子的確銀根收緊,可再缺錢,也不能把主意打到老百姓頭上啊!
陸羽難免失望,本以為自己的到來已叫朱元璋改進不少,卻沒想他仍這般糊涂,做出這等收割百姓的糊涂事。
“唔……”
朱元璋卻連連擺手,道:“咱啥時候說要收割百姓了?而且就算發(fā)行大明寶鈔,也未必一定貶值吧!”
陸羽冷笑道:“當初臣說過的話,陛下難道忘了嗎?這大明寶鈔壓根沒有……”
他的話還沒說完,朱元璋便擺手搶過話來:“咱自是記得,你說這大明寶鈔會貶值,是因為準備金不足嘛,可現(xiàn)時不同往日,那時的大明寶鈔會貶值,也不代表咱現(xiàn)在發(fā)行的寶鈔同樣會貶值???”
他仍在盡力爭辯,顯然對這大明寶鈔情有獨鐘。
陸羽蹙眉道:“那陛下說說,你的準備金在哪?”
國庫里壓根沒錢,棲霞商社的利潤,也遠達不到準備金的規(guī)格。
朱元璋幽幽笑起來:“你忘了咱老二嗎?他不是正在準備跨海東征嘛!”
陸羽一愣道:“陛下的意思……是倭國的金銀礦?”
“不錯!”
朱元璋抖擻起眉頭道:“有倭國那源源不斷的金銀充當準備金,咱這大明寶鈔豈會貶值?”
先前廢除匠籍時,朱元璋頗為國庫犯愁,便靈光一閃,想著重啟大明寶鈔,用寶鈔暫時頂上銀錢空缺,待拿下倭國后,便能維持寶鈔幣值穩(wěn)定。
這偷來的時間差,正好解決當下國庫缺錢難題。
“而且這回咱絕不濫發(fā)寶鈔,每發(fā)一筆錢,咱都會派人精心計算,根據(jù)準備金的多寡發(fā)鈔,百姓也可以用大明寶鈔交稅,如此一來,寶鈔絕不會再貶值!”
顯然,朱元璋他準備得倒很充分,已將陸羽先前所提“寶鈔貶值”的諸般因素,統(tǒng)統(tǒng)考慮在內。
陸羽略有詫異,看來這朱天子真是下了番苦功夫??!
照他所計劃,這大明寶鈔或許當真不會再貶值。
可是……
深吸一口氣,陸羽祭出懷疑眼神:“臣相信陛下有此定力,能暫且維持寶鈔穩(wěn)定,可日后呢?時日一長……”
朱元璋連忙拍起胸脯道:“咱定會遵循你所說‘金融要領’,絕不會叫寶鈔貶值!”
“不……”
陸羽搖頭,示意對方將自己的話聽完:“我說的‘日后’,指的是陛下百年之后,您的皇子皇孫們,他們能否秉持初心,不濫發(fā)寶鈔?”
紙幣和金銀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憑空印發(fā),也正因這一特點,它與生俱來便有原罪——濫發(fā)導致物價飛漲、貨幣貶值!
到那時,經濟崩壞、民生凋敝,社會動蕩自是不可避免。
而在金融體系并不穩(wěn)固的大明朝,濫發(fā)貨幣幾乎是必然事件。
試想只要開動印鈔機,便有大把錢財進入自己口袋,哪個皇帝能頂住這等誘惑?
當下里,朱元璋已懂得這金融原理,他或許真能頂?shù)米∵@誘惑,可他的子孫后代們,勢必會犯這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