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陸羽的話,再結合自身近來體悟,朱元璋不由深感擔憂。
他朱天子尚能憑著開國威望,鎮(zhèn)壓住局面,可日后自己的子孫呢?難道,要坐視這群學閥抱團,禍害朱家王朝?
“有沒有辦法,能打壓拆散他們?”朱元璋連忙追問對策。
陸羽素來戰(zhàn)無不勝,他料想其會有對策。
但這一次,得到的答案卻是一臉苦笑。
陸羽搖頭,兼帶聳肩攤手,一臉無奈道:“別說你朱天子的大明王朝,便是我后世那開明自由的時代,依舊有一堆學閥抱團扎堆,難以根除……”
“這……”
朱元璋大吃一驚:“連你們那時代都……”
想到那后世先進文明諸般境況,都無法根除學閥,朱元璋不由嘆息道:“難道就眼睜睜看他們壯大……看他們禍害我大明嗎?”他心頭蒙上一層陰云,如何都驅散不開。
“其實你也不必著急……咱不是正在解決這一弊端嘛!”
眼看朱元璋滿臉愁云,陸羽開解起來:“你忘了先前那簡化字等諸多手段了?”
朱元璋立時醒轉道:“之前那對付儒家的手段,便能打壓學閥?”
“不錯!”
陸羽點頭:“我之前不就說過么,學閥抱團,說到底還是物以稀為貴,當下讀書人太少,他們便能把持入朝當官的渠道,將整個朝堂都變成他們的勢力范圍。”
“可只要那簡化字等手段推廣開,讀書人一多,他們內部自也會出現(xiàn)分歧,再難維系當下這緊密聯(lián)系了,再者說來,讀書人一多,那些學閥士紳們未必能盡數(shù)拉攏收編了?!?/p>
聽聞這般開解,朱元璋心頭憂慮稍稍和緩,但他對當下局面仍有不滿:“可指望那簡化字推廣開,怕是太慢了?!?/p>
“再者說,這些士紳學閥可不只把持著讀書資源,他們還掌握著天下大半土地,掌握著錢糧權望……”
“啪!”
朱元璋正自抱怨,卻聽耳旁響指一敲。
抬頭一望,陸羽正豎著大拇指一臉贊許:“沒想到你竟有點眼界,還能看到這么遠!”
聽他贊許,朱元璋沒來由得意起來,他不由以期待眼神望向陸羽,暗示他接著分析下去。
陸羽接著道:“這些學閥大部分都是家里富有田產的士紳,他們靠著兼并土地,雇用平民百姓為佃戶,把持著錢糧資源,如此一來,平民們疲于奔命,他們倒落得清靜,能安心讀書……”
說到這里,陸羽兩眼微一放光,朝朱元璋揚了揚眉,以示重點道:“要想對付學閥,就得根治這土地兼并的朝代大患!”
朱元璋聞言一驚:“土地兼并?”
雖是泥腿子出身,但朱元璋并非對前朝史事全無了解,他也讀過史書,知道土地兼并才是歷朝歷代滅亡之根本。
士紳將田地收攏,平民百姓無田可種,就只能造反了。
就拿他朱元璋為例,若是當初有幾畝薄田可種,他怎會走上造反這條路?
“這土地兼并……有方可治?”
雖然知曉這土地兼并的危害,但朱元璋更清楚,這是歷朝歷代的陳疴頑疾,壓根沒有破解之策,若真能輕易化解,此前那么多朝代,又怎會逃不過王朝周期率呢?
“根治土地兼并……”陸羽很是無語,要想根治土地兼并很簡單,學太祖那樣,打地主,分田地,土地收歸國有,可是這是大明朝,朱家皇室就是最大的地主,還打地主,先把你打了差不多!
“看來你也沒辦法呀!”見到陸羽不說話,朱元璋嘆了口氣,也是,這幾千年來都沒法破解的難題,就算陸羽領先了自己幾百年的知識,恐怕也沒有法子!
“倒也不是沒辦法!”陸羽深吸了一口氣道,“不過我這建議也只能稍稍緩解那土地兼并頑疾,并不能徹底根治!”
朱元璋眼神一亮,一把攥住陸羽胳膊:“快說!”
“別急……”
陸羽抽回胳膊,托腮思慮片刻,緩緩道:“土地問題,說到底還是資源分配問題,任何人都想把持資源,不斷增益自身資源,他們通過兼并,使得資源聚攏于一身,而在這個時代,土地顯然是最重要的資源,畢竟旱澇保收,沒有任何的風險?!?/p>
他對土地問題稍作剖析,隨即直指破解之道:“要想對付這資源聚攏,便得從分配上下功夫?!?/p>
這般分析枯燥無味,朱元璋有些犯迷糊:“如何能調整土地分配?”
陸羽豎起兩根手指:“兩個手段……”
“其一……改朝換代!”
他幽笑兩聲:“正所謂不破不立,只要朝堂一改,這資源重新分配,土地問題不攻自破……”
歷朝立代更迭,可以說成是土地兼并沉疴難救,也可以說是時代對于資源的再分配。
一場戰(zhàn)爭,人口銳減,貧富更迭,那土地問題自能緩解。
朱元璋原還期待陸羽能說出什么好計策,一聽這話,不由怒哼了聲:“你是指望我大明朝早日滅亡么?”
“嘿嘿……”
陸羽訕笑兩聲:“這不還有第二個方案嘛!”
他清了清喉嚨,道出真正的主題:“這第二個方案,便是朝廷通過賦稅,主動修正土地分配。”
“賦稅?”
朱元璋總算聽出點門道:“快說說,如何修改賦稅政策,才能將那些士紳的土地重新分配……”
陸羽重新伸出手指:“我有三策……這第一條,便是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
朱元璋稍作思量:“你是說……取消人丁稅?”
大明的稅賦繁多,像那商市稅、茶酒稅、鹽鐵稅、徭役兵役等等,俱都是偏門小稅,主體稅賦還是人丁稅和田畝稅。
顧名思義,這攤丁入畝就是將人丁稅攤派到田畝稅中。
朱元璋只根據(jù)這字面意思,便已猜出大概。
陸羽打了個響指:“不錯,將人丁稅并入土地稅中,是為了減輕那些無田、少田平民的稅賦壓力,將這稅賦攤派到有田、多田之人身上?!?/p>
朱元璋思量片刻:“這不就是士紳們加稅?”
朝廷的總稅款自是不能降低的,這人丁稅攤派到田地里,田畝稅自然要增加,而那些多田的士紳們,自然就得多繳稅了。
陸羽點了點頭,伸出第二根手指:“咱們還能更進一步,將那田畝稅改革成階梯稅制。”
“階梯稅制?”
這四個字兩兩組詞,朱元璋都能認得,但合攏在一起,他就有些迷糊了。
“簡單來說,就是富人多繳稅,窮人少繳稅?!?/p>
陸羽稍作展開:“譬如那士紳們家中田產較多,超過一定限額,就定其稅率為二十稅一;而那些窮人田產較少,未達高賦稅標準,便定田賦三十稅一。”
“這具體稅率嘛,自是你根據(jù)實際情況擬定,但原則只有一條:田產較多者,繳稅比例也隨之增高!”
階梯稅制,在后世廣為引用,最為普及的,便是那后世的水電費率。
用電越多,即是占據(jù)資源越重,收稅比率就越高。
這樣的稅制,說到底就是向富人收稅,補貼窮人。
朱元璋稍作思慮,已漸漸明白過來:“這也是將這稅賦壓力推到那些士紳頭上?!?/p>
士紳是田產大戶,他們名下田地多,稅率自然就高,原本田產基數(shù)就多,再乘上更高的稅率,其繳稅數(shù)額怕要成倍數(shù)上翻。
“還有第三條……”
陸羽伸出無名指:“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朱元璋早已看出陸羽的調性,稍一思索,立即接話道:“你這是要取消士紳們在徭役、田賦上的豁免特權,讓他們和百姓同責同權?”
陸羽點頭:“自古以來,有功名者便享有特權,這些特權讓真正富有之人免于納稅,反將龐大的稅賦壓力推給平民?!?/p>
“在這樣的特權催生下,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所以,必須得改變現(xiàn)狀,讓那些士紳擔當起納稅重任!”
既已答應了,陸羽索性不再藏著掖著,他將后世種種改革舉措一一列出,供朱元璋擇選。
朱元璋將這數(shù)條政策逐一記下,反復在腦中思索剖析。
若照陸羽所說,這些政策都能推廣開來,那這稅賦重壓全堆到那些富田士紳身上,自會緩解這土地兼并的頑疴。
你不是想要兼并土地嗎?
無所謂,咱任由你們兼并,但兼并土地越多,你們要繳納的稅賦就越重,直到稅率逐級升高,每多一份土地,便要多交數(shù)倍的賦稅。
到那時,田地對那些士紳來說,不再是有利資源,反倒成了負擔。
如此一來,他們豈敢再兼并土地?
想到這里,朱元璋情緒越發(fā)高昂,兩眼越發(fā)放光,但這激昂情緒,總有平復下來的一刻。
當這興奮勁兒過去,審慎思量其中利害時,朱元璋又擔憂起來:“這些政策,無一不是對那些士紳的打壓,如若推廣下去,只怕會引起滿朝震動??!”
那些士紳并非傻瓜,看到這些田稅改革政策后,稍一分析便能看出這是沖他們去的,他們又豈會坐著等死?
可想而知,他們定會群起反抗,其反抗聲勢,只怕會比當下抗議陸羽教書的勢頭,要猛烈得多得多!
陸羽不過是與他們格格不入,就遭群起攻詰;可那些政策,是在要他們的命??!
想到這些,朱元璋的臉色由明轉暗,先前那興奮勁已變作了沉思顧慮。
這般表情變化,自逃不過陸羽的雙眼。
事實上,陸羽早就清楚,這些政策極難推廣,若非是有極為強勢的君主,怕很難力排眾議,開罪那些既得利益者。
而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正具備這強勢君主的一切條件,是最合時宜的人選。
陸羽也想借這朱天子的強權威勢,改變那土地兼并的千古頑苛。
眼下,朱元璋仍在沉思,看他表情,顯然是將方才那些計策聽進去了,但是否照辦,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