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也不愿掃了朱元璋的興致。
她輕輕舀起一勺燕窩銀耳桂花粥送入口中,將蜂蜜糕點小心地放在擺好的盤子里,時不時也夾上一筷子那滋補身體的名貴菜肴。
菜肴的味道在舌尖上散開,淡淡的甜味并不濃烈,反而透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
還有那松鼠桂魚,淡淡的甜味與鮮嫩的魚肉在唇齒間交融,一口咬下去,仿佛能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的鮮活與清香。
“陛下,您也吃。”
馬皇后溫柔地給朱元璋夾菜。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美食,沒有像往日那樣狼吞虎咽,而是細細品嘗著每一口滋味,似乎生怕錯過了任何一絲美味。
一頓飯下來,朱元璋心滿意足地拍了拍肚子,小圓桌上的菜肴被他吃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不剩。
朱元璋向來珍惜食物,看到這一幕。
他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妹子,如今咱大明有錢了,內(nèi)庫更充實了,老朱家再也不是窮日子。
就算給那些不孝子每人一筆錢讓他們出去就藩,咱們手頭也還能剩下不少。
就算不支援國庫,咱們的日子也能過得安安穩(wěn)穩(wěn)、舒舒服服的?!?/p>
朱元璋一臉得意地說道。
“是是是,陛下說得是?!?/p>
馬皇后連連點頭微笑。
對于宮里逐漸彌漫的奢靡之風。
她雖身為后宮之主、母儀天下的皇后,但并不打算徹底遏制。
她深知將心比心的道理。
宮里的太監(jiān)們凈身入宮本就吃了不少苦,宮女們一入宮便被困在這深墻之內(nèi),往往要等到人老珠黃,二十五六歲的年紀。
在尋常百姓家,晚嫁的都已是幾個孩子的母親,早嫁的恐怕都快當奶奶了,可宮女們卻還被困在宮中。
所以,只要這奢靡之風不過分,馬皇后也不愿過于苛責。
誰不想過上好日子,誰不想吃好穿好?
馬皇后心里明白這些道理。
朱元璋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朱棣和朱棡兩兄弟,說道:“你們兩個怎么都不吃?
傻愣著干什么?”
朱棡傻呵呵地笑道:“兒臣不敢,怕壞了父皇、母后用膳的心情?!?/p>
這一記馬屁拍得恰到好處,朱元璋聽了很是受用,笑呵呵地吩咐道:“吩咐御廚那邊,也給兩位殿下做一桌。”
“是,陛下?!?/p>
云奇笑嘻嘻地連忙領(lǐng)命退下。
朱元璋拎起一壺清茶,離開飯桌,坐到旁邊的偏椅上,稍作休息后,才重新端正了態(tài)度,看向兩個兒子。
他摩挲著下巴上的胡茬,微微瞇起雙眼,臉上露出凝重的神情。
“這么說,陸羽真能從國債上繼續(xù)賺錢?”
“先生是這么說的?!?/p>
朱棣低聲回答。
他看得出來,自家父皇這是又要琢磨著搞些事情了。
朱棡撓了撓頭,沒有說話。
朱元璋陷入了深思,食指關(guān)節(jié)輕輕地敲打著旁邊的茶案,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響。
他喃喃自語道:“咱可得好好瞧瞧,這小子又能搞出什么新花樣來?!?/p>
這一次,朱元璋可不打算再輕易露面了。
上一次大明銀行開業(yè),儲蓄之日,大明日報拿他這位朱天子的名號進行宣傳,百姓們心存顧忌,世家大族更是毫無動靜。
可隨后僅僅過了兩三天,換用了太子朱標的名號后,世家大族紛紛踴躍下注,百姓們也如飛蛾撲火般涌入大明銀行。
為銀行存入了一批現(xiàn)銀。
而這批現(xiàn)銀自然不能歸入內(nèi)庫,只能進入國庫。
但目前這批現(xiàn)銀仍是大明銀行的私有資金,用于推行大明銀行這一新政,所以并未交到戶部,也就沒有真正歸入國庫。
因此,朱元璋暫時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插手此事。
他雖是天子,但也有諸多不能做的事情,天子也不能肆意妄為,還是要顧及天子的威嚴和自己的臉面。
想起大明銀行開業(yè)那次儲蓄的事情,可真是讓他老朱的心拔涼拔涼的。
等云奇把御膳房做好的膳食送來,父子三人的正事也談得差不多了。
朱棡迫不及待地一屁股坐下,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朱棣也不甘示弱,雖說他的吃相文雅一些,但也難掩武將的粗獷豪邁。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起了天。
朱元璋也不管什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guī)矩,在他們老朱家,想吃就吃,想說就說,哪來那么多講究。
朱棡一邊往嘴里塞著食物,一邊說道:“老四,你說咱老朱家宮里以前怎么就只吃清粥小菜?
父皇還時不時讓民間烙大餅的進宮來。
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p>
朱棣看了一眼正豎著耳朵聽著的父皇,可不敢拿父皇的名義說事,毫無心理壓力地直接開口道:“用先生的話來說。
大魚大肉吃膩了,就想吃點不一樣的、清淡點的。”
“哦,哦?!?/p>
朱棡瘋狂點頭,嘴里塞著豬蹄,含糊不清地說道,“那也用不著一直吃那么清寒的東西?
咱老朱家又不是連這點錢都沒有?!?/p>
朱棣又開口道:“還是先生說的,這叫自討苦吃。
先生還說,先苦后甜那都是瞎扯。
先苦了后面不一定甜,但先甜的話,后面就一定會甜?!?/p>
在一旁偷聽的朱元璋,只覺得三叉神經(jīng)都快被刺激得亂跳了,心里暗罵這陸羽的歪理邪說,但仔細一琢磨,又覺得好像還挺有那么點道理。
“妹子,你說咱覺得對不對?”
朱元璋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問馬皇后。
平常處理正事,遇到頭疼的問題時。
他總是習慣來問自家妹子。
馬皇后微微皺眉,沒有立刻搭話。
朱棣接著說道:“先生還說了,像父皇和太子殿下這樣勤于正事,倒不如多活些時日。
國朝穩(wěn)定,不能出現(xiàn)動蕩,多注意身體,福壽延年。
只要國朝穩(wěn)定,天下再亂也亂不到哪里去。
可要是天子這邊、皇家的事情出了問題,那受苦的百姓可就多了。
百姓們才不在意皇家的日子過得有多好。
他們只在乎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能不能吃飽下一頓飯?!?/p>
朱元璋原本似笑非笑的神色,忽然變得鄭重起來,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之色。
昔日他還是個放牛娃的時候,還沒有遇到馬皇后,那時他哪敢想什么皇帝用金鋤頭種地。
他只盼著地主家能管他一頓飽飯就心滿意足了,皇帝對他這個放牛娃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跟他毫無關(guān)系。
馬皇后昔日的日子雖然比朱元璋好過一些。
畢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飽讀詩書,也正是因為這樣。
她才有了如今深厚的學問,處理正事起來,比起朱元璋也是毫不遜色。
若不是生為女子,朱元璋說不定還沒這福氣。
即便如此,馬皇后也是個能體諒民生疾苦的人。
“駙馬,這話說得在理?!?/p>
馬皇后開口道。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這回,這小子總算說了句對的話?!?/p>
說著,朱元璋從兒子朱棡手里奪過他剛撕下來的另一只豬蹄,大口吃了起來。
剛才他吃得肚子滾圓,本還覺得撐得慌,可看著兩個兒子越吃越香,不知怎么的。
他又覺得餓了。
“吃播”的威力還真是無窮無盡。
馬皇后在一旁看著,也多吃了兩三塊糕點,又喝了幾杯清茶解解膩。
……
“先生,那兩百萬兩白銀可不是小事?!?/p>
李祺聽說了這件事,便乘坐著陸羽的馬車,在車內(nèi)與他交談起來。
陸羽笑了笑,說道:“李大人,您不必稱呼我為先生,您又不是我的學生?!?/p>
“那可不一定?!?/p>
李祺忽然露出詭異的笑容,隨后做出一副要拜陸羽為師的姿態(tài),把陸羽嚇了一跳,連忙將他扶起。
李祺重新落座,看著陸羽說道:“既然不能稱呼先生,那該怎么稱呼?”
“叫我官職即可?!?/p>
陸羽思索一番后回答道。
李祺笑容更盛,清了清嗓子,裝模作樣地說道:“大明銀行如今雖與戶部掛鉤,但理應將之前寶鈔提舉司的事務一并回歸戶部。
而在下不才,乃韓國公之子,如今又是駙馬都尉兼戶部侍郎,好像正是大明銀行行長的上官。
不知您該稱呼本官什么?”
李祺裝腔作勢,面帶笑意地看向陸羽。
陸羽臉色一黑,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老實、濃眉大眼的李祺,居然會跟他來這一出。
陸羽整了整身上的便裝,這一動作讓衣服顯得更加緊繃,也透露出他內(nèi)心的不平靜。
“下官見過侍郎大人?!?/p>
陸羽半開玩笑地說道。
李祺苦笑著連忙在一旁躲開,雖然按照官場規(guī)矩,陸羽這個大明銀行行長確實該對他行此禮,但李祺可沒這個膽子接受。
莫說是他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就算是戶部尚書,甚至是之前未被廢除的宰相,比起陸羽如今在民間的聲望和官場的地位。
恐怕也只能平輩相交。
李祺可沒那么大的膽子。
于是,接下來的稱呼又變回了“先生”。
陸羽也坦然接受了。
他可沒有隨便給人躬身行禮的習慣。
平常見到太子朱標時,陸羽也都是平坐相對,只有見到朱元璋時,才會象征性地行一下禮,畢竟朱元璋如今也算是他的長輩。
對于長輩,陸羽還是愿意給幾分面子的。
……
到了大明銀行門口,此時已近正午。
門口處已有許多百姓前來取錢。
大明銀行存錢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最低存款時限是以月為單位。
所以這幾天,時不時就會有百姓前來,看看是否真的能從銀行取出本金之外多出來的那部分利息。
雖然有些人連一文錢的利息都沒有,但更多的人還是能拿到不少利息的。
盡管利息不多,但畢竟是無本的買賣,還是有很多人愿意來試一試。
畢竟,白白給錢的事情,在這世上可真是頭一遭。
在錢沒有真正拿到手之前,哪怕對朝廷的信譽再信任,心里還是會有些不踏實。
“取到了,真的取到了!數(shù)月前老夫存了一百兩紋銀,如今竟然多了一兩。
這一百兩紋銀可是老夫的棺材本兒?!?/p>
一位老者激動地喊道。
“這位老伯有福氣,存上幾個月就能得一兩利息。
要是存上幾年,就算按照洛陽新都如今的物價,也能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了。
以后就算膝下無子養(yǎng)老,也有個依靠了?!?/p>
旁邊的人紛紛羨慕地說道。
更有人拿著手中的存單,興奮地大喊:“有這存單在,只有本人前來才能取出來,換了別人可不行。
就算有劫匪來了,想把我一輩子的積蓄搶走,那也是不可能的。
哈哈哈哈?!?/p>
像這樣的場景,在大明銀行門口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
此時,一道清亮的光芒從大明銀行上方的云彩中微微顯露出來,天空一片晴朗,所謂“青天白日”,大概就是如此了。
剛從車上下來的李祺,看到這奇異的景象,一時竟看得失了神。
反應過來后。
他抓著陸羽的衣袖,激動地大聲說道:“這是我大明的祥瑞!”
陸羽看著遠方的景象,只是微微一笑,擺脫了李祺的糾纏,邁步向前走去,緩緩說道:“人做善事,自有上天庇佑。
人在做,天在看?!?/p>
對于鬼神之說,陸羽向來抱著敬畏且遠離的態(tài)度。
但他覺得,如果世上真有某種力量能讓人堅守內(nèi)心的準則,減少罪惡,傳播善良,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或許這就是迷信之說能夠流傳千年而不衰的關(guān)鍵所在,人心總該有所約束。
隨著陸羽和李祺走進大明銀行,門口的百姓們依舊歡呼雀躍,熱鬧非凡。
“祥瑞祥瑞!”
“大明萬年萬萬年!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大明必將繁榮昌盛!”
各種各樣的贊美之詞層出不窮,若不是銀行外面的守衛(wèi)維持著秩序,恐怕早就群情激昂,場面失控了。
還有許多百姓朝著洛陽新都皇宮的方向跪拜下去。
一拜就是一大片,場面頗為壯觀。
不知何時,太子朱標竟也從大明銀行總督辦的書房里走了出來,站在高處,俯視著下方百姓跪拜的場景。
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一幕著實令人震撼。
“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嗎?
本宮絕不能辜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