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義知道,胡惟庸這是對他之前搖擺不定不滿呢,他深吸一口氣,決定拉下臉面,將事情說清楚,道:“胡相,其實下官今日領(lǐng)著侄兒來,不僅是為了仰慕胡相見胡相一面,還是為了我侄兒的終身大事?!?/p>
胡惟庸故意裝傻,道:“李大人這話說得有趣,你侄兒的終身大事,自然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相又不是他的父母,你來找本相作甚?”
李存義一時間語塞,而李佑見叔父吃了癟,主動站了出來,道:“胡相,在下傾慕胡相侄女已久,今日特來丞相府求親,請丞相成全!”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一對眼睛好似鋼刀,刮過李存義與李佑的身上,他慢悠悠地說道:“要本相成全?本相可不敢成全,萬一恩師韓國公不高興,那該怎么辦?”
李存義硬著頭皮,說道:“之前小侄與胡相侄女的事情,我兄長的確反對,可婚姻大事,小侄也有決定的權(quán)利,他對胡相的侄女一見鐘情,我這做長輩的事一定要成全他的,胡相,請您成全!”
李存義沒明說,不過意思很明確,就算李善長反對,他也要促成婚事。
胡惟庸心中暗笑,笑李存義終于上道了,更笑李善長這條老狐貍謹慎了一輩子,還不是要被身邊的人拖下水?
當即,胡惟庸故作思索,站起身來回踱步。
李存義與李佑的心,也隨著胡惟庸的步子上下?lián)u擺,終于,胡惟庸不走了。
“今天李大人親自前來,你家侄兒也是一片真心,也罷,這樁婚事,本相準了!”
李存義與李佑露出狂喜之色,李存義給李佑使了一個眼色,道:“佑兒,還不趕快謝過胡相?”
李佑忙上前道謝,與胡惟庸家聯(lián)姻,就是抱住了一棵參天大樹,李佑仿佛見到了未來的坦蕩前途。
他們高興,胡惟庸也高興。
胡李聯(lián)姻達成,不管李善長愿意不愿意,未來李善長都會與胡惟庸成為一個利益集體,他胡惟庸的地位與權(quán)勢,將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翌日,武英殿。
下了早朝之后,朱元璋就回了武英殿處理政務(wù),朱老板的勤勉人盡皆知。
不過他屁股還沒坐熱乎,云奇就來通稟,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求見。
“胡惟庸?他來做甚?”
早朝剛剛結(jié)束,胡惟庸該說的在早朝上都說完了,這時候來干嘛?
“讓他進來吧。”
朱元璋低頭繼續(xù)批閱奏疏,不一會兒,胡惟庸來了。
“臣胡惟庸,參見陛下!”
朱元璋笑了,問道:“胡相,有什么事情早朝上不能說,非要私下里說?你這是公事,還是私事?”
胡惟庸低著頭,回答道:“既是公事也是私事,臣才來面見陛下。”
哦?
朱元璋覺得有趣,索性放下朱筆,聽胡惟庸說說,他到底搞什么名堂。
“昨日陛下升臣為中書省左丞相,臣倍感榮幸,卻也誠惶誠恐,擔憂有負陛下重托,待臣歸府邸后,有京城中的官員來臣的府邸上送禮,禮物貴重數(shù)量眾多,臣不敢藏私,昨夜命人將禮物登記造冊,名冊在此?!?/p>
云奇將胡惟庸的冊子呈遞給了朱元璋,就聽胡惟庸繼續(xù)說道。
“這些禮物臣不敢收,故將清單奉上給陛下,所有的禮物,臣想要送入國庫,而今處處都要用錢,臣也愿意為國庫充盈,做些綿薄之力?!?/p>
朱元璋簡單掃視了一遍,就將名冊放下了。
昨日胡惟庸府邸的熱鬧場面,早就被親軍都尉府告訴了朱元璋,這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
胡惟庸高升,權(quán)傾朝野,巴結(jié)胡惟庸的人去拍馬屁,這是人之常情。
讓朱元璋真正意外的是,胡惟庸竟然寫了明細,要將禮物都送到國庫去。
朱老板很滿意,胡惟庸的謹小慎微,讓朱元璋心里的防備銳減。
“你倒是有心了,晚些時候,咱讓毛驤私下過去一趟,這些禮物一半你留著,一半送去國庫,你貴為咱大明朝的宰輔,能有這份心,很不錯啊。”
朱元璋的心情極好,說道:“馬上要開春了,推行‘攤丁入畝’的事情也得上上心,記住,你跟咱可保證了三年時間啊?!?/p>
胡惟庸面露笑容,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在三年之內(nèi)完成,對了陛下,近日坊間傳聞,誠意伯病情加重,誠意伯素來廉潔,您看是否要派御醫(yī)過去為他診治一番?”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劉伯溫那病拖拖拉拉好幾年,也沒見嚴重一分,朱元璋估摸著劉伯溫就是不愿意站出來給他辦事,所以才尋了一個生病的由頭。
心中念頭一動,朱元璋道:“胡相,你代替咱去劉伯溫府上一趟,去看望他一番,再帶上御醫(yī),看看他到底是什么病,兩三年了還不好!”
朱元璋心里對劉伯溫是有埋怨的,埋怨劉伯溫不愿意站出來,與淮西勛貴打擂臺,他算計得不錯,讓胡惟庸這個與劉伯溫有仇的宰輔過去,若是劉伯溫假裝生病,胡惟庸肯定會拆穿他。
到時候朱元璋小懲大誡一番,再讓劉伯溫重新進入都察院,為他老朱賣命。
可是朱元璋沒想到,劉伯溫是真的有病在身,他的一個無心之舉,會將劉伯溫拖到鬼門關(guān)的邊上去!
………………
楊帆宅邸,燕王大婚后,楊帆就一直在宅邸待著沒出門,好在他身邊有了個紅薯姑娘相伴,倒也不孤單。
魏國公徐達正在準備前往北平,事情千頭萬緒,一晃就過去了快半個月。
楊帆坐在院子里的廊檐下,守著一個小火爐,紅薯在一邊為楊帆烹茶,她烹茶的手藝極好,各種茶具信手拈來。
楊帆看得是賞心悅目,道:“紅薯,你這烹茶的手藝是跟誰學的?陛下與皇后娘娘,可不是喜歡烹茶的人,你在宮里還會學這個?”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覺得傳承自兩宋的烹茶過于繁瑣,還耗費錢財,干脆就大力推行更簡單的喝茶方式。
馬皇后也是樸素的性子,這般文雅繁瑣的玩意兒,她也是不喜歡的。
紅薯眸子微微閃動,說道:“小時候我被江南的富商收養(yǎng),和很多女孩子一起學茶道,學琴藝,學丹青,后來沒等富商將我們送給達官顯貴,天下大亂,我輾轉(zhuǎn)流離有幸到了娘娘身邊侍候,這些技藝都有些生疏了?!?/p>
楊帆看著紅薯素凈白皙的精致臉蛋,心里冒出四個字來:揚州瘦馬?
“養(yǎng)瘦馬”這行當很早就有了。
從事“養(yǎng)瘦馬”的牙公、牙婆低價買來貧苦人家的小姑娘,養(yǎng)成之后再高價賣出。
這些行為與商人低價買來瘦弱的馬匹,再以高價賣出的經(jīng)營方式如出一轍,故民間稱這類女性為“瘦馬”。
楊帆的記憶里,這行當在明清時期蓬勃發(fā)展,甚至成為一項暴力的投資。
做法就是將貧苦人家面容姣好的小女孩買回來,教導歌舞、琴棋書畫,長成之后,或是賣給富人做妾室,或是入秦樓楚館,并從此中牟利。
而后來明朝的揚州鹽商壟斷鹽務(wù)生意,腰纏萬貫富甲一方,最喜行此事。
楊帆暗嘆口氣,這紅薯也是一個苦命人,他問道:“聽你說話的口音,不是北方人?”
紅薯搖了搖頭,道:“我老家原本在揚州,后來鬧戰(zhàn)亂爹娘就把我賣給了牙婆,牙婆死于戰(zhàn)亂我又被富商收養(yǎng),哪知道富商也被亂軍殺了,然后,我就遇見了娘娘?!?/p>
紅薯也夠倒霉的,爹娘不要他,牙婆也死了,好不容易有富商收養(yǎng),富商也死了,若是沒有遇見馬皇后,紅薯的結(jié)局可想而知。
沉默了片刻,楊帆說道:“而今天下大定,揚州那邊也沒有戰(zhàn)亂,你若是想要回去尋父母,我不攔著你?!?/p>
紅薯手微微一顫,晶瑩的茶水落下不少。
“大人要趕我走?”
楊帆啞然失笑,道:“不是趕你走,你既然與父母因戰(zhàn)亂分離,若是想要一家團聚,我自然要全了你的心愿?!?/p>
紅薯搖了搖頭,凄涼一笑:“他們已經(jīng)將我賣了,我又何必回去找他們?就當他們不在人世也好?!?/p>
紅薯的眼眶通紅,好像要哭似的,楊帆正想著要如何安慰,忽聽院門被敲響了。
“楊大人在家么?楊大人?”
紅薯起身走過去,背對著楊帆的時候還擦了擦眼角,她打開門外面是個穿著粗布衣裳的青年,一個遞鋪的伙計。
“這里是楊大人府邸,有什么事?”
“姑娘,這里有一封楊大人的信?!?/p>
遞鋪伙計送了信,一溜煙地跑了,在應(yīng)天做遞鋪生意的人手腳都得快,紅薯也見怪不怪了。
紅薯看了一眼,那信封上落款寫著兩個字——張橋。
“應(yīng)該是泉州府那邊給我來的信吧?”
楊帆笑呵呵地站起身,道:“我算一算日子,張橋也該給我回信了?!?/p>
楊帆將隨著魏國公徐達前往北平,可楊帆身邊得力的人,就一個王圖。
王圖精于刑訊情報,武藝也不錯,不過王圖對理政方面的事情是一竅不通。
楊帆思來想去,給遠在福建省泉州府的張橋?qū)懥艘环庑?,希望張橋能給他找個靠譜的人過來,幫他。
楊帆拆開信件一看,不禁笑了。
張橋在信里說他聯(lián)系了夏時敏,夏時敏愿意前往北平,為楊帆做事。
末了,張橋還提到,晉江縣的攤丁入畝之法已經(jīng)徹底結(jié)束,未來張橋還會前往泉州府其他縣,協(xié)助泉州府官員推行此法。
楊帆離開后張橋就成了晉江縣知縣,干勁十足。
武有王圖,文有夏時敏,楊帆這趟去燕京,總算有了個自己的小班底。
………………
誠意伯府,劉伯溫躺在床榻上,昏昏欲睡,忽聽房門打開了,劉璉匆匆走進來,道:“父親,胡相來了!”
劉伯溫努力睜開眼,說道:“胡惟庸?他來干什么?”
劉璉關(guān)好門,防止冷風吹進來,道:“胡相說,是陛下派他來探望父親,陛下還派來了御醫(yī)給父親看病,父親,要讓他們進來么?”
劉伯溫苦笑,胡惟庸得了皇帝的旨意,誰能攔得???
“讓他們進來吧,咳咳咳……”
劉伯溫得知胡惟庸升任中書省左丞相后,就交代好了后事,今日胡惟庸來,更讓劉伯溫有種感覺:他的時間不多了。
劉伯溫與淮西勛貴斗了許多年,太明白胡惟庸是個什么樣的人了。
不多時,劉璉領(lǐng)著胡惟庸與御醫(yī)來到屋子里。
胡惟庸微微皺眉,屋子里濃重的湯藥味道,讓胡惟庸有掩住口鼻的沖動,他往床榻上一看,劉伯溫面色蠟黃,氣息奄奄,仿佛馬上就要入土似的。
哎呦!
胡惟庸心中一喜,快步上前,臉上去滿是憂心之色:“青田公,許久沒見,怎么這般憔悴了?”
劉伯溫咳嗽了一聲,道:“有勞胡相前來探望,我這身子骨不成了,吃了許多的藥也不見好,想必是命不久矣。”
胡惟庸拉住劉伯溫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青田公何出此言?你就是受了風寒需要休養(yǎng),朝廷不能沒有你劉伯溫啊,你看,陛下還派御醫(yī)來給你醫(yī)治,這位何太醫(yī)專精此道?!?/p>
劉伯溫苦笑,道:“那就多謝陛下隆恩了?!?/p>
何太醫(yī)為劉伯溫診病,忙活了兩刻鐘才忙活完,提筆就寫下了一副藥方。
何太醫(yī)叮囑道:“劉大人,這藥方熬制的藥每天都要喝兩次,早晨一次,晚上一次,按時服藥即可。”
劉璉將藥方小心翼翼地收好千恩萬謝何太醫(yī)。
胡惟庸坐在床榻邊,寬慰劉伯溫道:“青田公就在家中好好養(yǎng)病,等你病好了,陛下還是要重用青田公的?!?/p>
劉伯溫費力地抬起手,擺了擺道:“胡相,我老了,有心無力,我現(xiàn)在只求離開應(yīng)天歸鄉(xiāng)養(yǎng)老,其他的都不敢再想了。”
胡惟庸的笑容越發(fā)和氣,道:“好好,這些等你病好了再說,本相還有公務(wù)在身,先告辭了?!?/p>
劉璉送胡惟庸與何太醫(yī)出府邸,上了馬車,胡惟庸的笑容瞬間消失,他冷聲問道:“劉伯溫的病,如何?”
何太醫(yī)老實回答,道:“劉大人心氣郁結(jié),不能消散,若是能安心將養(yǎng)還有康復的可能……”
何太醫(yī)見胡惟庸的臉色變得陰冷起來,立刻話鋒一轉(zhuǎn),道:“不過胡相您放心,有老夫親自為劉大人開的藥方,只要他吃下去,不多,連續(xù)吃個一個月,那就是神仙難救!”
胡惟庸的神情這才松弛下來,道:“何太醫(yī)果真是妙手,這段時間你每天都得來他府上,盯著他喝藥,不要有紕漏,記住,這是陛下的意思?!?/p>
何太醫(yī)十分上道,應(yīng)和道:“請胡相放心,陛下那邊老夫也知道怎么說,保準不給胡相您添任何麻煩?!?/p>
哈哈哈!胡惟庸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就喜歡何太醫(yī)這樣的聰明人。
胡惟庸洋洋得意,幽幽呢喃道:“劉伯溫啊劉伯溫,你說本相不適合做丞相,本相還就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吾高高在上,你半只腳踏進了鬼門關(guān),你我的勝負,已見分曉?!?/p>
胡惟庸與劉伯溫的矛盾由來已久,最讓胡惟庸在意的,是多年前劉伯溫對他的評價。
那時候,楊憲還活著,李善長辭官歸隱。
朱元璋物色丞相的人選,首選楊憲,但是劉伯溫卻極力反對,認為楊憲才能卓絕,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楊憲無法將義理作為權(quán)衡事務(wù)的標準,會摻雜諸多個人主見。
朱元璋就考慮汪廣洋,結(jié)果劉伯溫回答得更加干脆,認為汪廣洋的氣量還不如楊憲。
朱老板沒辦法,就問胡惟庸如何?
劉伯溫的回答很有趣,認為丞相這職位就好像一拉著馬車的駿馬,胡惟庸上位,恐怕會將馬車給弄翻了。
話傳到了胡惟庸的耳朵里,胡惟庸那小心眼能受得了?這仇怨一直記到現(xiàn)在。
你劉伯溫憑什么認為我不行?你說我不行,我胡惟庸就要證明給你看!
胡惟庸去探望劉伯溫的事情,不過是應(yīng)天城里面一件不起眼的事情,然而五日后,在病榻上躺了許久的劉伯溫忽然出來,入宮面圣了!
皇宮,武英殿。
云奇來稟報的時候,朱元璋正在處理政務(wù),聽到這消息,朱老板笑了。
“哎呀,咱沒派人去探望他,給他開藥的時候,這劉伯溫一直纏綿病榻,咱讓胡惟庸去探望他,五天!五天時間劉伯溫就能起床了,看來治病還是得靠胡相,哈哈哈哈!”
朱元璋大手一揮,讓云奇帶著劉伯溫來,此時他的心情不錯,他認為這劉伯溫之所以來見他,是想通了也不再明哲保身了,準備為朝廷辦事。
朱元璋如今正在大力推進全國的攤丁入畝,需要劉伯溫這樣一位剛正不阿的官員來監(jiān)督。
不多時,劉伯溫拄著拐杖隨云奇來了,臉色蠟黃精氣神看上去很差的樣子。
朱元璋心中暗笑,笑劉伯溫八成是用了喬裝之術(shù),病懨懨的樣子,還裝得挺像。
也不怪朱元璋誤會,何太醫(yī)當日為劉伯溫診治一番后,曾經(jīng)面見朱元璋,說劉伯溫的病沒有什么大礙,按時服藥即可痊愈,朱元璋先入為主,也沒將劉伯溫的病放在心上。
“臣劉基,拜見陛下!”劉伯溫顫巍巍地行禮,朱元璋笑道。
“劉大人今天來見咱,是有什么話要說???咱可有段日子沒見過你了?!?/p>
劉伯溫苦笑,道:“陛下,臣一直生病纏綿病榻,今日來,是想求陛下一件事?!?/p>
朱元璋微微頷首,道:“咱估計你也要來說這事了?!?/p>
劉伯溫微微一怔,驚訝地說道:“陛下……您都知道了?”
朱元璋笑了,道:“你的病正在好轉(zhuǎn),朝廷又是用人之際,咱就知道,你劉伯溫會站出來,為咱分憂,你重新出仕的請求,咱準了!”
劉伯溫臉上的驚訝變成了錯愕,他搖了搖頭,一臉苦澀,道:“陛下誤會了,臣今日來見陛下,是因為臣吃了那何太醫(yī)開的藥方,我肚腹中脹痛難忍,好像有石頭在臣腹中一樣……”
什么?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消失,他微微皺起眉頭,盯著劉伯溫,卻聽劉伯溫繼續(xù)說道:“臣這幾日疼得夜不能寐,輾轉(zhuǎn)反側(cè),臣想請求陛下準許臣返回青田老家,告老還鄉(xiāng)吧!”
劉伯溫不提告老還鄉(xiāng)還好,他一提這四個字,朱元璋對他前面的話,一個字都不相信。
劉伯溫為了能告老還鄉(xiāng),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而今又開始編造何太醫(yī)的藥有問題。
朱元璋心里惱怒,可是看到劉伯溫那瘦弱的身軀,他強壓著怒意,輕聲說道:“你在家放寬心養(yǎng)病,不要總想著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晚一些咱會讓毛驤過去一趟,給你送些補品,你就好好地在家中待著,不要想著回青田?!?/p>
劉伯溫苦著臉,仍舊不肯放棄,說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我吃了何太醫(yī)開的藥后越發(fā)不適,若繼續(xù)服藥,恐怕……恐怕臣命不久矣啊!”
朱元璋笑了,被劉伯溫給氣笑的。
聽劉伯溫的意思,他讓何太醫(yī)過去,就是給他劉伯溫下毒去了是吧?
朱元璋背過身去,道:咱還有諸多政務(wù)要處理,你身子骨弱趕快回府去吧,云奇,送劉大人出宮!”
劉伯溫望著朱元璋的背影,一顆心越來越?jīng)觯孟癯寥肓吮锩嫠频摹?/p>
劉伯溫徹底寒心了,他來找朱元璋,是想要落葉歸根,可是朱元璋竟草草打發(fā)了他,劉伯溫在云奇的攙扶下走出武英殿,外面陽光熾熱卻暖不了劉伯溫半點。
他喃喃說道:“這恐怕是老夫,最后一次入宮面圣了……”
云奇一聽嚇得手一抖,低聲說道:“劉大人,慎言啊?!?/p>
劉伯溫好似一副行尸走肉,回到了家中,回到了那張病床上面,他的精氣神被抽干了,隨著朱元璋那句話徹底消散。
他為大明王朝盡心盡力多少年?結(jié)果就換來朱元璋不咸不淡的一句話,連他的死活都不管。
劉伯溫歸來一言不發(fā),倒頭就睡,這般一直到了快日落西山的時候,才悠悠醒來。
劉璉一直守在床邊,見劉伯溫醒來,劉璉才敢問道:“父親,今日您去了宮里,陛下怎么說的?準許您歸鄉(xiāng)了么?”
劉伯溫聲音喑啞,有氣無力地說道:“回不去了,陛下讓為父在應(yīng)天休養(yǎng),恐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會放為父離開……”
劉璉手足無措,道:“父親沒說那何太醫(yī)給您開的藥有問題么?陛下當真不管那何太醫(yī)?”
劉伯溫搖了搖頭,“說了,可是說了沒有用,陛下只讓為父休養(yǎng),不可離開應(yīng)天?!?/p>
劉璉傻眼了,沒有了主意。